第二百一十八回 应对(1/2)
曹操收了徐晃之后,原计划是继续的讨伐郭太和白饶。
可曹操在抵达洛阳,会见了洛阳的群臣之后,那些朝中的大臣把曹操叫进城去。
给了曹操一个左将军的官位,随后那些朝中的大臣就开始措辞让曹操把军权和部队交给皇甫嵩率领,让曹操留在洛阳和他们共同的议事。
曹操什么人?
他多机灵呀。
曹操当时就明白了。
曹操眼看着自己身在洛阳的这个险地,立即就打定了主意,自己决对不能吃眼前亏,也决对不能让这些大臣把自己软禁起来。
当下,曹操一点也没犹豫,慷慨激昂的向这些朝中的大佬表示了自己对汉室的忠心,自己是心甘情愿的愿意接受他们这个朝廷领导的。
可曹操在一顿花言巧语把这些大臣都拍晕了之后。
又对这些大臣诉说道,自己这回带来了十五万的精兵强将,领兵的那些将领都是自己的本家兄弟,士卒也是自己家乡的本族子弟。
如果让他们不认识的皇甫老帅冷不丁的去接管他们的兵权,恐怕会引起误会,造成不必要的尴尬。
随后,曹操又委婉的表示,自己愿意和皇甫嵩一道前去,协助皇甫嵩平稳的接管军队。
只是自己日后在朝中为官时,这些大臣都要对自己进行照顾。
这些大臣早就被曹操拍晕了,全都拿曹操当自己人看待了,此时又看曹操这么合作,不就是让自己这些人在他今后的仕途当中进行关照吗?
那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当即,这些大臣也全都拍着胸脯答应了。
可是!
他们万万没想到,曹操请求他们照顾,那不过是曹操为了麻痹他们的思路罢了。
等曹操把皇甫嵩带回了自己的大营后,脱离了这些朝中大臣的掌控,曹操立马就把皇甫嵩软禁了起来。
随后,曹操恶狠狠的对夏侯敦等人说道:“宁可我负天下人!
不可天下人负我!
本来某家只是准备接管司隶得控制权,并不想对他们这个洛阳的小朝廷有什么企图。
可既然他们敢和我玩阴的。
那我也决不能放过他们!”
当场,曹操就展开了他所谓的报复行动。
曹操首先命令曹洪拿着从皇甫嵩等人身上搜出的令牌,印信。
带着五万的大军,就把皇甫嵩的八万军马接管了。
其次,曹操又令曹仁带着一万的兵丁进入洛阳,控制洛阳所有朝廷大员的宅第。
并抓捕了这些朝中大臣的所有私人武装,护卫。
最后,曹操聚集了这些心惊胆战的朝中大佬。
以绝对霸者的气势,非常客气态度,以及近乎卑恭的言辞和这些大臣商议道:“操忠于汉室之心,可鉴天地。
然,荆棘拦于路前。
操自当披荆斩棘,当仁不让!
而诸公皆先皇之遗老,国家之栋梁。
操还需仰仗各位提携,指点。
诸公之谋事,操不敢擅议。
朝廷之格局,仍需诸公操劳。
只是那些跑腿传话等操劳的琐碎之事,自当晚辈效劳。”
曹操说的客气,可是具体的意思已经点出来了,你们这个小朝廷该怎么样,就怎么样,随便。
而且以后你们也由我曹操来供养了。
可是你们要想办嘛事或是传什么样的命令,那都得经过我曹操的同意,并有我曹操来办理。
说白了,就是你们这个洛阳的小朝廷,自此就被我曹操软禁和控制了。
这些大臣在生死一线之间,哪有什么好考虑的。
尤其是曹操虽说是和他们商量,可是这与单方面的通知他们,那也没什么区别。
反正不管这些大臣同意不同意,曹操就是借助他们的一个名号罢了。
誓死不从地大臣也早就被曹操软禁起来了。
可是,他们的名号,还是会被曹操照样使用的。
曹操在控制了这个洛阳的小朝廷之后,随即就加大了对郭太和白饶的打击力度。
可是在经过了几次的接触战后,曹操对于这支久经战火考验的部队大感兴趣。
这郭太的部队,先后经历了黄巾战役,并州战役,又和皇甫嵩对抗了多时,那残留下来的,全都是置生死于度外的精壮老兵了,老弱病残的士兵几乎都死干净了。
现在郭太部队的战斗力,那是何等的恐怖?
而那白饶的部队,同样是经过连场的恶战保留下来的精锐之师,老弱病残也全都死光了。
剩下的也全都是脑袋别在裤腰上,杀一个够本,杀两赚一个的亡命之徒。
故此,曹操在综合盘算了自己兵马和这支贼寇的实力对比后,悲观的发现,既使自己能够灭了这些贼寇,那自己好不容易攒起来的部队就得全搭在这里。
然后等待自己的也就只能是灭亡了。
在这种绝境下,曹操开动脑筋,群策群力。
召集部下商议解决问题。
戏志才给曹操献策道:“狡兔遇绝境,尚且蹬鹰。
那郭太,白饶二寇,皆是并州,淮南等地战败亡命而来的流寇,久经血战,凶狠顽强。
在咱们大军压迫之下,又无别的去路,当然会誓死抵抗,亡命搏杀了。
有道是上兵伐谋,次兵伐交。
现在主公有朝臣为援,大义在手,何不仿效刘太尉招降黑山张燕之策,招降这些流寇。
这些流寇久经亡命奔波,如得主公抬爱,肯定会久动思静,安心归顺主公的。
如此一来,主公不仅不伤一兵一卒。
还可得几十万的精兵。
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曹操对戏志才的这个建议,那真是有些心动,可是出使郭太,白饶那里,那可绝对是一个危险的活儿。
那郭太和白饶可不是什么诸侯,那是两大寇呀。
他们那会遵守什么两军对仗,不斩来使得规矩。
故此,曹操皱眉的说道:“此计上佳。
可是何人可以为使?”
戏志才昂首挺胸说道:“属下愿为将军说之!”
曹操连忙摇首说道:“不可!
不可!
先生乃我军中之主谋。
万金之躯。
此行过于凶险。
我宁舍千军万马,不愿先生有失矣!
此事再议!
再议。”
戏志才心中感动,更是执意要去了。
而曹操说什么也不答应。
最后,戏志才以国家大义相责于曹操,又再三的保证,凭自己的谋略,言辞,绝对不会有任何闪失的,绝对可以圆满的完成任务的。
曹操这才无奈的答应了戏志才的请求。
最后,曹操哭送戏志才出营,并要求戏志才,万事以保命为先,一定要活着回来。
同时,曹操命自己的族弟曹洪护送戏志才的安全。
并训令曹洪,如果戏志才有什么闪失,那你曹洪,也就不用再回来了。
满营的众将无不为曹操爱惜下属的真情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