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回 五路大军(2/2)
刘明听贾诩这么一说,确实觉得很是充满了诱惑。
于是跳下马来,上了贾诩的马车。
贾诩满满的给刘明斟了一杯酒说道:“主公。
太感谢您了。
卑职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是头一回这么舒服得行军呢。
主公您这马车,还有您修的这道路。
真是太让人惊叹了。”
刘明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嘿嘿的笑道:“这算什么。
这都是很早之前就有的东西了。
不过,这也算是你赶上了,这马车,那是咱们幽州当初作为贡品,进献给先帝的东西。
你坐起来当然舒服了。
可是,光有马车,而没有这条新修的道路的话。
你也不会坐得那么舒服。
最少你这酒菜,就摆不了这么安稳了。”
贾诩又给刘明满上了一杯,笑着说道:“全张主公的鸿福了。”
刘明嘿嘿笑道:“你这福气也过不了几天了。
明天咱们就该到渝城了。
咱们修的这条路,那也就算是到头了。
等咱们打下渝关之后,再向辽东进攻,就不会有这么好的道路了。
到时候,你可要吃点苦头了,不过,不许抱怨呦。”
贾诩不在意的笑道:“卑职享了这么多天的福气。
那已经贪天之幸了。
有什么可抱怨的。
军旅生涯本来就该这样的。”
接着,贾诩又随口夸道:“主公,倒是您大战在际。
却毫无紧张,果然是大将的风范。”
刘明笑道:“这有什么好紧张的。
那渝关不过才五万的兵马守关。
吕将军扰敌之后。
他们从后面赶来支援的兵马,那也最多不过五万。
到时候,我三弟张飞的兵马,和子龙的兵马正好趁着他们后方的空虚,夺下青龙,缓中二城。
那时候,他们后援已断,渝关成孤城一座,而且他们关中又多添了一倍的兵马吃饭。
恐怕都用不着咱们强攻,硬打,他们就要饿得开城投降了。
咱们又有什么好紧张的。
只是可惜了咱们精心训练的那些攻城部队,恐怕就要排不上用场了。”
贾诩安慰道:“主公,兵书有云:庙算多者胜,庙算寡者败。
咱们准备充足一点,那总是好的。
而且就算是咱们在渝关用不上了。
那辽东的城池多了,早晚会有用上的地方的。
其实卑职倒是希望永远用不上这些才好。
这可是咱们攻城的王牌呀。
这些东西要是一曝光,今后被人防范了。
那也是咱们的损失呀。”
刘明挥挥手说道:“无妨,无妨。
有攻,必有守。
有法依,则必有法破。
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昌盛不败。
也只有如此,人们才会进步。
咱们只要永远走在他们的前头,那也就罢了。”
贾诩微笑道:“主公说的有理。
就像那个吕布,多次的另换门庭,谁又能想到他如今竟然会成了咱们幽州的模范,成了咱们幽州政策的一面旗帜了。”
刘明听贾诩这样一说,心里也是暗暗的好笑。
只因为贾诩当初在研究过幽州的律法和政策之后,发现以刘明如此的优越条件,在那袁绍一纸假圣令得文书下,竟然还会有部分的幽州官员改变立场,准备听从袁绍的命令。
贾诩对此十分的不解。
而且,贾诩也不相信那些官员会是一批愚忠到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顾的汉室忠臣。
所以,贾诩对此展开了详细的调查。
这一查之下,贾诩哭笑不得的发现,由于幽州并没有正式的向外面打多少的攻城仗,而那些治理州县的官员,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嘉奖的奖励标准,故此,其实在幽州还有大部分的官员没有了解到刘明优惠政策的好处所在。
甚至于还有一部分人知道会有好处,可他们本身又不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这个好处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