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回 分歧(3/3)
其他的官员一听王司徒这么说,也都纷纷得附和。
这可把刘明吓了一条,这要是真的把自己缠在了这里,那自己幽州的根基可就要真的丢失了。
那可怎么能行呢?
于是,刘明连忙苦笑的跟众位大臣解释道:“非是本公不愿为朝廷尽力。
而是,就算是本公的军马留了下来,而且众将士的粮饷由诸公来解决。
可诸公又是怎么来解决呢?
要知道那董卓退向了长安,那长安乃是他的根本所在,城高墙厚,兵精粮足,又有崤函之险,断非一日可以攻下。
我这五万的大军,再加上这些新降的十几万的人马,向在洛阳附近,千里无粮。
诸公又能支持个几日粮草?
而且那幽州公孙度反贼的实力庞大,如不尽早平定,他得到本公幽州粮草的资助,与那董卓遥相呼应,则汉室危矣!
天下危矣!
况且本公之精锐,皆是幽州的虎狼之师。
如今幽州危在旦夕,众将士心系家园,无心恋战,就算是勉强留此应战,那也无十足之战力。
再说了,如今那董卓已经被打怕了,逃走了,而那本初响应诸公的号召,结盟数十万,前来讨伐董卓,这里也不少本公得这点军马了。
这朝中的大事。
又有诸公在此谋划效力,本公焉有不放心的,就请诸公多费心力了。”
王司徒等人一听刘明说得在理,也就不再强留刘明,遂把刚才的分歧跟刘明叙说出来。
原来,刚才这些朝中的大臣在讨论同组朝廷的时候,那王司徒提出这天子既然是何皇后下‘罪己诏’禅让的,而且又有太尉刘明得先皇遗诏,那他就是汉室的正统,只要那董卓还在一天的拥立天子,董卓就只能算是一个权臣,而那天子的身边就应该有朝中的大臣追随,保护天子的安危。
而以马日碑为首的一群大臣则认为应该听从刘明得建议,在洛阳把朝廷的框架搭起来。
共同谋划如何得营救天子,铲除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