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98章 买人(1/2)

大家动手干起活儿来,那还真是利索,后院转眼间就收拾出来。

后院有八间房。

正房有三间,他们家又是农户,人家没那么讲究,这三间正房当然是老太太住。

说是老太太住,其实说白了就是王小青和老太太住。

刘秀娥住到了东屋。

东屋有两间房,剩下的三间房自然是给了几个丫头住。

小丫头们哪想到他们居然现在可以住这么大的房子,就算两个人住一间这房子空荡的也让人害怕。

一个个兴奋地爬上爬下,收拾起来那是浑身都是劲儿。

王小青和老太太出门去采购。

毕竟这屋子里缺的东西太多。

简单的家具虽然有,但是已经破败了不少,而且那窗子上纸都烂的够呛。

现在的天气可不暖和了,这一刮风窗子里都是土。

最主要的是今天可是会从包掌柜和魏掌柜那里,拿到结算的银子。

王小青手里有银子了,她琢磨着这院子里都是一些老太太和妇孺可不行。

就自己爹那小身板弱不禁风的。

家里还是得有看家护院啊!

当然她也可以把韩家的一些人调到这里来。

可是毕竟那是韩家的男人们。

在这里和王家女人们搅和在一起也不太方便。

再说了,现在纸坊又不能直接开到城里来。

把人家弄过来,影响人家干活挣银子,这也不合适。

韩家是他们的朋友,又没有那个义务保护他们。

王小青就琢磨着买两个人吧,起码得弄一个看门儿的。

再弄一个可以帮忙打杂收拾家的。

当然最好是买一家的,再加上一个男孩儿,可以跟在父亲身边当个小厮。

这是最完美的。

她早就已经看到了洪都城墙根儿底下,那里可是有不少路过的难民都在那里待着。

市面上有不少的孩子头上插草标,就等着把自己卖了能葬自己的父母。

或者让自己的弟弟妹妹有可以活下去的机会。

说白了现在买个人太便宜。

她早就已经听说。

四斤小米儿就能买一个大活人。

在现代不可思议的事情。

可是在古代这是常态,毕竟没人对于这种制度有任何质疑。

没人觉得这是剥夺人权,反而会觉得你买了她就是救人一命啊。

不卖了自己,家里人怎么活下去,他们自己怎么活下去啊。

和饿死比起来,这似乎不难接受。

两个人先找到了韩大志和赵老三,毕竟他们要买的东西多,况且还要买人。

如果没有两个男人跟着,一老一小出去容易被人欺负。

而且太危险。

别以为难民就都是好人。

王小青很有自知之明,自己这个小身板,打可是打不过别人。

到时候路上要是被人抢了银子,那可就麻烦。

得不偿失,还是老老实实一些好。

她又不是银子多的没地方使。

虽然她扮了男装,可是她这男装可不顶事儿。

面对歹人的时候,也只不过把他当做一个孩子罢了。

韩大志听说要买人也点点头。

这是应该的。

他们现在都清楚家里就是缺人。

要不是现在粮食还没有打下来,不然的话。

村儿里其实应该是买一些人回去。

不光是作坊里缺人呐。

他们这生意现在蒸蒸日上,要货的大把,可是他们能做出来的货那是有数量的。

王小青早就和他们商量过,准备让韩成奎他们每个人买几个徒弟。

这地里也需要有人打对。

他们每个人都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几个人来用,问题是那也不行。

起码纸坊的工作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代替的。

现在多了铺子。

王小青要是真的弄个医馆。

更需要人手,纸坊也需要人手。

只有花银子买人。

王小青觉得自己那真是腐败。

彻底沦为封建思想的奴隶。

可是不是说入乡随俗。

她也没办法啊。

靠她,还没那个能力改变千百年来的传统。

她是个蝴蝶!

不过她这翅膀扇不动那么大的世界。

四个人去了城外。

一出城门。

歌舞升平的一派祥和景象就消失。

尤其是到了南边的墙根底下。

密密麻麻都是人。

衣衫褴褛的难民拖家带口都在墙根底下。

一个一个的破棚子看的让人心酸。

一看到他们来了。

不少人立马就明白这是要人。

不少人立刻拉着儿女凑上来。

“少爷,老太太,大爷,我这丫头聪明能干,吃苦耐劳,已经十三了,再有两年就能当个媳妇使了。

三斤小米就行。”

“大爷!

大爷,我这个小子!

您看看,机灵着呢,什么都能干,别看个子小,其实已经十二了,能干活儿!

还吃的少。”

“大爷!

我们一家三口不要小米,买了我们,就给口饭吃就行,您看看,我们都能干活儿,我们两口子手脚利落,孩子半大小子,也能下地干活儿。

保证不亏。”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