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造还是不造 这是个问题(下)(2/2)

“是这样”

尤远解释道,“如果不是非得给新枪的话,那么咱们完全可以把那批封存起来的旧燧发枪利用起来。”

“封存起来的旧燧发枪?”

王崤峻还是有些糊涂的问道,“咱们有很多旧燧发枪吗?”

“当然有”

尤远答道,“当初‘五五’式步枪量产并开始全面装备之后,‘飞龙军’之前装备的那些燧发枪以及库存新枪便随之撤了装。

原本科技部是想把这些新旧燧发枪重新回炉炼钢,但因为”

枪支拆解起来费人费力,而‘五五’式步枪的生产任务又比较重,他们实在是抽不出足够的人手来办这件事。

于是,科技部和军事部的兄弟们一商量便放弃了回炉的打算,将这些燧发枪做了简单的封存处理后,便一股脑的都搬到了我物资管理部的仓库里,一直搁到了现在。

由于这件事是由科技部和军事部的兄弟们自作主张处理的,并没有经过委员会,所以五哥还有其他几位委员兄弟并不清楚。”

王崤峻闻言这才明白过来,不过他此时顾不上批评科技部和军事部几位兄弟擅自作主的行为,而是急忙的问尤远道:“这批燧发枪有多少支?”

“总共有一千五百支”

尤远答道,“其中有一千二百支是使用过的,另外还有三百支是当初库存备用的新枪。”

“这可太好了”

王崤峻高兴的说道,“有了这批枪,再加上新造的,三个月内给开封送去三千支燧发枪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武器科完全可以在生产燧发枪的时候保留一部分生产力继续生产‘五五’式步枪充实库存,来个两不耽误。”

周磊在一旁插话道。

王崤峻之前转移话题,询问周磊有关燧发枪产能的问题,实际上等于是表达了其对武器科转产燧发枪的支持,不少原来对转产持反对意见的与会者的思想因此已经有所变化。

这会儿尤远这边拿出了一千五百支燧发枪,周磊那边又表示在转产燧发枪的同时,武器科依然能保持“五五”

式步枪的部分生产能力,再加上张维信在前面的那番说服,使得绝大多数与会的兄弟都不再反对为后周朝廷生产燧发枪的提议。

这样一来,尽管钱远山、曾志林等军事部成员还是对此事表达了保留意见,但这项提议最终还是获得了委员会扩大会议的通过。

;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