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九章(3/5)

抬头看到识趣地站立在旁一言不发的乐虬,万炜突然释然地笑了起来:“彼有羊,吾有乐光昊,足以相敌也!”

“相敌?”

仿佛是为了证明万炜对乐虬的评价,后者马上在万炜不经意中发现了一丝异样:“同为董家臣,怎会相敌?”

万炜的笑容凝结下来:靠,一不小心说漏嘴了。

看着乐虬那疑惑的表情,万炜在短时间内便下了将所有事情告诉他的决定。

“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我就将我最高的机密告诉你吧!”

这是万炜冠冕堂皇的理由。

其实,这乐虬抢了张济的老婆,而张济在董军中算是出了名的暴力分子,就算乐虬想出卖万炜或吕布,只要他一出了自己的保护范围,恐怕张济也会在他开口之前打暴他的头。

所以,对于乐虬的去向,万炜有九层九的把握。

先是被那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感动的一塌糊涂,然后又是被吕布和万炜的故事(当然也是不完全真实的那个版本)吓的目瞪口呆。

万炜现在慢慢地品茶,外松实紧地盯着乐虬的反应。

“臣觉得,三天前羊在议事厅上所言与臣不谋而合。”

乐虬以这种最实在的形势表达着自己地选择:“以袁绍家世地位,必不肯居他人下。

所以,若我是袁绍。

则选择有二。

若是能保持自身势力,羽除董卓,从保天子。

以讨逆首领接任丞相。

总理朝廷,自然最好。

如若无必胜把握,如今形势。

莫过于尊刘氏遗族为君,自然也能统领天下。

而无论那种选择,都是以袁绍的保存势力为起点,所以为了避免与都亭侯飞熊军正面为敌的情况发生,必然要有一支其他地,能够牵制飞熊军地部队存在。

公孙赞与他的白马义从的确是最好地牺牲品选择。”

顿了顿,乐虬又道:“既然主公想引诸侯入关。

这次却为一次好机会。

只要败于公孙赞,诸侯军定会出兵。”

“我这就和大哥说去。”

万炜起身便要走。

“主公勿急,此事还几个需要注意的事。”

乐虬连忙道。

“哦?”

“吕将军之武艺,就算是市井小人也知其天下无双,董卓怎会不知吕将军底细?”

乐虬伸出三个手指。

逐一扳指说道:“对上白马公孙赞,无疑就是三种情况。

其一,吕将军的武艺的确比不上公孙赞,飞熊军的战力也不如白马义从。

这种情况对于形势的发展最为有利,且不容董卓置疑。

其二,两将之间,两军之间,各有优势。

或是将胜而兵弱,或是兵强而将败,在或者两者都势均力敌。

此时。

就希望吕将军能在紧张压抑的战场上找到一两个不明显。

却是对战中其关键作用地事件。

只要吕将军有足够好的演技,瞒过董卓的眼睛而放弃对这些关键事件的争夺。

就能令飞熊军以微弱的劣势败退。

这样,董卓也不会有太多地置疑。

其三,便是吕将军无论在哪方面都占了绝对的优势,与白马公孙之战绝无败退的可能。

如此,事情就比较棘手了。

属下目前之想到了一种办法能令我军假装败退后,董卓不至于马上怀疑吕将军。

\\\\\但,此计并非完全之策,也有一些副作用。”

乐虬迟疑地看了看万炜,并没有把计策说出来。

“很好,很好。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此事分析的如此全面,并依次想出对策。

仅凭这一点,我就不会后悔,将你纳入内围高层的决定了。”

只要能激励下属,万炜是不会吝啬几句赞美之词的。

而看乐虬的神色,说明这番话的效果的确不错。

“不用顾忌什么,世界上没有多少事情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地。”

万炜大致猜出了乐虬打上了谁地主意。

果然,在万炜表了态之后,乐虬表情严肃地道:“如碰上第三种情况,要让吕将军不着痕迹地假败于对手是极为困难的,属下才疏,未能想出什么方法。

所以,只好从别处下手了。”

万炜点了点头:没门地话,爬窗户也不失为一种进屋的好办法。

“属下想,能不能在吕将军获胜的情况下,制造出另外一种形势,令吕将军不得不放弃眼前利益,做出撤退的命令。

而且董卓即使生气,也只能接受败果,却不会怀疑吕将军的忠心。

比如说……两军交战之际,后方突然发现敌兵踪迹,这样,吕将军下令退兵也是合情合理的吧!”

“如此,确实能令大哥退兵有正当的借口。

但是你怎么能保证敌方士兵会出现在我军后方,而且出现的时机还要恰当。

不能早,也不能晚。”

万炜从来都没有考虑前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所以对乐虬想出的第三种情况的解决方法比较感兴趣。

乐虬闭眼又思考片刻才道:“或许,在事先,我们可以令亲信夹杂在斥候骑兵之中,将画有董军军备图的布绢绑在箭头上射入联军营帐。

希望对方能利用这次白马义从与飞熊军对阵的机会,派精兵绕过董军阵地,配合白马义从打击飞熊军。

当然,我们可以事先加大斥候力度,专门探察那些对方有可能出现的位置,在对方形成包围圈之前脱离战场。”

“但如果对方对军备图的有置疑,认为这是董卓的诱兵之计。

所以按兵不动,以备万一。

那该怎么办?”

顿了顿,万炜又补充一句:“依照袁绍那好谋无断的性格。

这种可能似乎更大。”

乐虬叹了口气。

点点头赞同道:“诚如主公所说,此计风险虽小,却也不易实现。

属下另有一计。

极易成功,却需要事先有万全的准备策划。

便是主公提前将麾下五百亲卫借故调离虎牢,然后选一亲信将领带亲卫迂回至飞熊军不远地后方。

穿上联军军服,在约定的时候突然出现在董军斥候面前,暴露自己的行踪,然后再次消失。

这样,退师有名矣。”

“找到正当理由出虎牢;然后选择不能被董军发现地迂回路线;还有事先对战局地预测。

并约定好时间;最后是撤退的路线。”

万炜一点一点地将此计需要解决的问题说了出来:“而且每一个阶段地出错,都将可能导致计谋的失败。

恩。。。

甚至会令董卓对我等产生疑心--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撤退时被暴露的时候。”

“还有。

这只是针对第三种情况而策划的。

如果事实是前两种……”

乐虬补充的话被万炜打断:“前两种出现的几率可以忽略不计,不用考虑了。

一会我去找大哥说明一下,然后再将有关的资料取来。

尽快将此事地具体计划做出来。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