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79章 残迹隐现,八方玄机(2/3)

这些个建筑,岛边环建,目的可能不是为人所用,而是为鼎所用。

寻鼎的关键,兴许须得破解这八方建筑中隐藏的玄机。

东北方位依然没有看到什么建筑残迹。

有劳肥哥。

化肥依然保持了高兴的状态。

吴夺想起老财主说的“先看好的”

;第一处东南方位的建筑残迹是“偶遇”

,但是紧接后面三个“方位”

,却是老财主选的。

这说明,这些建筑残迹肯定是有“好”

有“坏”

······不,还有中不溜丢的,东南方位就是中不溜丢,因为化肥也没表现出负面情绪,只是比较蛋腚。

化肥最后“圈定”

的范围,略略下凹。

当然,下凹也只是相对周围而言。

沙漠之中,凹凹凸凸本来就很正常,还有更凹的地方。

挖。

结果,这次几个人一起动手,挖了三四米深,累得吴夺气喘吁吁,还是没挖到什么东西。

挖沙子和挖土不一样,沙子有一定的流动性,想深挖确实比较累。

“肥哥,这地方对么?”

吴夺拄着工兵铲看着化肥。

化肥仰头,“欧——”

“欧你个头啊,我不想挖了。”

吴夺瞪了它一眼。

“方位和建筑配套,应该是存在的,不过化肥的感觉也未必就那么准。”

梅小梅笑着开了口。

梅小梅对于化肥的神异还是首次见识,而且吴夺他们不可能对她详细解释,只说这狗子特别灵,甚至能听懂人话、能察觉到很多隐藏的异常情况。

梅小梅并不是很相信,但是她对于“带狗上阵”

也很赞成,因为动物也有动物的优势。

刚才化肥选中“井区”

她吃了一惊,但现在化肥貌似又选错了,她便又觉得刚才可能有偶然和碰巧的因素。

吴大志抬了抬手,“先不用挖了,我再想想。

墙,门,井······ “要不咱们先休息一下,喝点儿水吃点儿东西?”

吴夺提议。

“也好,现在临近中午,天越来越热了。”

吴大志点头。

众人便在车边铺了块塑料布,围坐着小憩。

吴大志和葛亮挨着坐,他俩一点儿都没有憩的感觉,喝了几口水之后,都进入了思索状态。

其他人也不好聊天影响他俩,只是默默喝水和休息。

“我知道了!”

吴大志忽而抬头,“这里不是建筑,已经没了!”

葛亮旋即接口,“树?”

吴大志点点头,“对。

以树为主,以土为辅,旁边应该有土围。

但是这里已经沙漠化这么多年,树早就没了,土围又不是土墙,土围只是简单培成,肯定也留不下残迹。”

葛亮点点头,“老爷子,那下一处,去正南?”

“嗯,等大家休息好了吧。”

“吴老先生,我们不累,抓紧时间吧,等都探完了,还想听您答疑解惑呢!”

梅小梅直接站了起来。

“都这么想?”

吴大志笑着看了看大家。

大家点头。

“其实也可以随时解释一下这片范围的八方玄机,不过我也没有完全想好,所以还是全都探查完了再讨论的好。”

“您老不用解释,现在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听您的。”

梅小梅哈哈一笑。

“你这孩子,用的什么词儿啊!”

于是继续驾车奔向正南方位。

这里也没有露出什么建筑残迹。

还是得有劳肥哥。

化肥到了这里,又出现了之前在东南方位的蛋腚状态。

不过那里有露出来的矮墙,这里啥都没有,吴夺和吴大志必须“要求”

化肥“圈地”



化肥也没有不听,依然很蛋腚地圈出了一小块。

这次简单多了。

挖了也就半米多,便露出了石块垒砌的建筑残迹。

清理了一番之后,吴夺发现,这应该是一个灶台。

这个灶台是梯形体,并不高,也就一米左右;不过比较宽,上边径得有一米半,下边径少说两米。

灶台上方是圆形的“大洞”

,这个“大洞”

的位置,本来应该是放类似“锅”

的一类烹煮器的,但是现在没“锅”



灶台一面的下部,有方形的“门洞”

,这是放柴火到锅底的入口。

另一面的上部,还有个“圆洞”

,当是排烟的。

这个灶台残破风化得比较厉害,也就能基本看出来是灶台的结构。

“好了,这里就这样了,去下一处吧。”

吴大志想了想,“剩下三个,先后由近及远吧。”

他们现在位于正南,还剩下西南、正西、正东三处方位尚未探查。

先后由近及远,那就是先去西南,再去正西,最后是正东。

这几处若看完,他们对这个范围也能算初步探查了一遍了。

开车到了划定范围的西南边缘,这次化肥直接不肯下车了。

吴夺心说,三处好地方,两处中不溜丢的地方,剩下的三处,怕都是坏地方了。

若是用吴大志他们的业内行话,应该是吉、中平、凶。

化肥在吉地比较高兴,在中平之地比较蛋腚,现在到了其中一处凶地,则表现出了很不好的“情绪”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