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进宫(2/3)
陈济世又拿起了手电,往里照了照,“七爷,我先进去看看。”
他说进去,就是和吴夺之前一样,走到直线的尽头,一边走一边观察,并不是真正进去。
陈济世出来之后,吴大志随后也“进去”
看了看。
“爷爷,从这一部分,能看出什么规律来么?”
吴大志却看了看陈济世,“老陈,你觉得呢?”
“看不出······”
吴大志沉吟,“我也看不出,但是,我隐隐有一种预感。”
“什么?”
吴夺和陈济世齐声问道。
“这个迷宫,可能出口和入口是合二为一的,只有一个。
而这个地方,显然不是;同时,这样的地方,在迷宫之中,或许不止一处。”
“您的意思是,有的‘门口’,就和这里一样,“出”
迷宫之后,却只有一个密闭的空间,不能真正出去?”
陈济世立即跟了一句。
“对!”
“为何会有如此预感?”
陈济世追问。
“说不清,就是忽然出现的。”
吴大志说着,看了看吴夺,又看了看水池中央的“峰顶”
。
吴夺恍然大悟!
四阴无尽,五阳长生;阴阳八方,九鼎于宫。
阴阳八方,九鼎于宫。
九鼎于宫。
宫。
此处,便是“宫”
!
迷宫中没有真正的九鼎,却有秘藏九鼎所在之地的“地理模型”
。
眼前迷宫外的“天坑孤峰”
,就是秘藏豫州鼎的“地理模型”
。
另外,应该还有其他八个出口,分别通往秘藏其他八鼎的“地理模型”
。
这八处地方,和现在看到的“天坑孤峰”
一样,都是出不去的。
而迷宫真正的唯一的“出口”
,也是“入口”
,应该在那座孤丘墓葬之中!
豫州鼎,也在其中!
也就是说,若有人先进入到了孤丘墓葬,找到了豫州鼎之后,还能走通迷宫,便会发现九处秘藏之地的“地理模型”
。
根据已知的豫州鼎的所在方位、根据其他八处“地理模型”
的方位,再结合天象图和地理图,那么找到其他八个秘藏之地,就要比现在容易得多!
而且到了实地,还能参考已经看过的“地理模型”
验证。
况且,吴夺他们如今还已经知道了青州鼎的秘藏之处。
那就更容易了。
吴夺突然间感到有些庆幸。
若不是先找豫州鼎,就没有这个助力;若不是先找青州鼎,就不知道还得保存好藏鼎之处的“圆球”
。
这两个地方不先找到,那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吴夺一时间沉进去了,有些失神,吴大志连续咳嗽几声,抬高声音,“老陈,你怎么看?”
陈济世摇了摇头,“扑朔迷离。
不过,我刚才琢磨了一会儿,愈发觉得您的预感应该是对的。”
“噢?”
“您看,若此处迷宫是一处藏宝之地,多设置几处这样的地方,貌似很有必要。
这其中,有藏宝之地,也有混淆视听空空如也之地;同时,怕是还会有凶险之地!”
不待吴大志接话,陈济世又道: “七爷,水池的温度,和井水差不多,不到十度,这是因为中和了温泉的温度;而此地的温度,比水池温度又要低一些。
这并不符合这个深度的地温。
所以,迷宫若有藏宝,这其中应该会有寒物,而且距离此地可能不远。”
陈济世说的,是常规意义上的推理,因为他不知道九鼎之事,不知道天象图地理图,不知道“九鼎于宫”
。
但吴大志还是点了点头。
因为他说的有一部分,是很有道理的。
其他八处地方,未必没有藏宝。
“寒物”
之说,更是靠谱。
若有“寒物”
,不可能在孤丘墓葬之中。
因为孤丘墓葬离此地较远,若寒气能从这么远传来,那孤丘墓葬里头会冷成什么样子?
而不管是青铜鼎还是青铜悬棺,低温之中是难以保存良好的。
“寒物”
靠着此地比较近的可能性最大。
正在此时,化肥却站了起来,冲着吴夺“欧”
了一声,接着竟要往里走!
陈济世不知道化肥的神异之处,不由笑了起来,“真是初生狗崽不怕虎啊!”
实际上化肥有多大“年纪”
,吴夺也不知道,因为这么长时间了,它长得并不多,总体来看还是狗崽。
换成别的狗子,半年已经有近乎大狗的体型了。
吴夺拉住绳子,看了看吴大志,“爷爷,要不我先进去探探?”
吴夺知道,化肥在门口“思考”
良久,现在开始行动,应该是已经胸有成竹。
吴大志自然也知道,但一时之间还是有些犹豫。
陈济世开口,“小吴,不要这么着急冒险,狗子可能只是好奇。”
“陈爷爷,跟着它就算找不到出路,但我看退回来应该没问题。
我这狗子的鼻子特别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