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82章 捡漏个瓶,送你个球(2/3)

吴夺点点头,“也是,金代和南宋之间,也不可能一点瓷器贸易都没有。

到了南宋再出海,那就有可能了。”

保险起见,吴夺还是听了听。

结果确实是金代晚期的耀州窑青釉刻花梅瓶。

虽然到不了北宋,却也不失为一件好东西,吴夺也挺高兴。

“房哥,花了多少钱?”

“整整十万呢!

要不我怎么只买一件就回来了!”

房卫国追问,“确定能到金代?”

吴夺郑重点头,“金代没问题。

也就是说,到不了北宋,能到南宋!

金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梅瓶,这么好的品相,你还是捡了个漏儿啊!”

房卫国拿起手机,又查又算之后,“嗯,这一件,要不是海捞,那就是大几十万甚至百万东西!

海捞的话,得打个折扣,往低了算,再折一半,三四十万总能值吧?”

“这件很完整,是全品,釉面没有明显磨损,‘海化包浆’也很均匀,我看市场行情能到五十万。”

吴夺微笑点头。

“干得漂亮!”

房卫国放下手机,又从包里拿出一个小锦盒: “十万,我楞是没再砍动,磨叽之间,他说最多搭给我一件东西。

你这大晚上的帮我鉴定,借花献佛,送你个球!”

“什么?”

“自己看。”

吴夺打开小锦盒,发现里面是一个水晶球。

白水晶。

球体直径大概有四厘米多。

不过,这不是一个光面球,上面有浅浮雕,浮雕了一个人物。

“我去,这······雷震子?”

吴夺看着白水晶球上浮雕的人物,不由愣了愣,待看清人物手里拿的东西,“噢,原来是雷公啊!”

这人物是鸟脸雷公嘴,背上还有一对翅膀,乍一看是有点儿像雷震子,但他手里拿着雷公凿、锤钻,那就是雷公了。

“这水晶球其实也挺有意思的,就是我看年份比较浅,也不知他从哪儿收来的。”

“这白水晶品质还不错呢,而且水晶硬度高,雕得如此活灵活现也不容易。”

吴夺一边说,一边又听了听。

结果,这浮雕雷公水晶球,居然是清代乾隆时期苏作的精工!

“嗯,虽然是搭来的,但是太差的东西我也不好意思送你啊!”

房卫国应道。

“这东西,年份不浅,能到乾隆呢!

不是便宜东西,我不能收啊房哥。”

吴夺弄明白之后,冲房卫国笑笑,随手又将水晶球放回了小锦盒。

“能到乾隆?”

房卫国愣了愣,“那货主这么大方?”

“许是断不了代,又觉得水晶不值钱。

毕竟,水晶类的东西,贵重得不多。”

“你说这是干嘛用的呢?

要说摆件吧,太小了;把玩件吧,也没个穿系的地方······”

房卫国的注意力,又到这水晶球上了。

吴夺刚才也听了,只听到年份和工艺,也没听到别的。

不过吴夺现在没去多想这个。

这浮雕雷公水晶球,是乾隆时期的苏作精工,怎么也能值个三万两万的,可真是不好意思收。

这时候房卫国又转回来了,“就算是乾隆的,又不是和田玉,只是白水晶,小万的事儿!

而且我这是白来的,你又帮我鉴定,我既然捡漏了,送你又怎么了?”

“你这可不是白来的,其实相当于花了十万买了两件东西!”

“不说旁的了!

你不收,就是看不起我!”

房卫国气呼呼地点了一支烟。

“好家伙,房哥,这还动气了?”

“收不收吧!”

吴夺想了想,“那我就收了。

不过——”

“别提附加条件!”

房卫国打断。

“你别急啊,我是想说,要是以后我送你东西,你也不能拒绝。

要不然,也是看不起我喽!”

“嘿!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啊你。”

房卫国拍了拍桌子,“行!

以后处长了你就知道了,甭跟我客气,我找你鉴定,不是也没客气么?”

“我这就不客气了。”

吴夺不再推挡,“你说摆件小了点儿,其实加个底座,摆书桌也行。”

“还能镇宅辟邪哩!”

房卫国笑了笑,“得,太晚了,我也该走了。”

吴夺送他出了门口,他又问道,“对了,你什么时候回齐州?

我明天就走了。”

“少说还得过两天。”

“那就回来再聚。”

送走了房卫国,吴夺去把这浮雕雷公水晶球用清水冲洗了一下擦干收好,也就睡了。

第二天上午吴夺又和胡允德到了莲花村。

上午是玉器场,长方桌上铺上了黑丝绒,玉器全都放在了盒子里、开着盒盖摆在了上面。

和书画场不同的是,玉器场是直接拿着盒子去服务台登记,因为没有大件,最大的摆件,也就是一只青玉香炉。

来的人不少。

玉器这东西,比较容易出手,不光喜欢古玩的人玩,单纯玩玉的群体也很庞大。

吴夺和胡允德早就商量好了,还是分头行动。

吴夺习惯性地先扫一遍。

结果他很快就注意到了一件东西。

吴夺稍稍一怔,接着快步上前,低头略略端详,便立即从盒里抓出到了手里。

“又是小吴先生,这么急干嘛?

这个又没人跟你抢!”

吴夺拿起东西的时候,碰巧山羊胡子正在旁边,也正要抬手拿旁边的东西。

吴夺虽快却很小心,并没有碰到他,他也只是顺口来的一句。

“对不住,羊先生,晃神没看到您。”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