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7章 等到看雕母,又遇关知鱼(1/2)

这个摊子这么小,吴夺之所以能瞅见这东西,因为不是放在摊子上,而是有个人正在拿着对着阳光仔细在看。

这是一枚大钱。

这个摊子,主要也是卖古钱的摊子。

有堆在一起的,也有一些钱币盒装着的,但总体占不了多大点儿地方。

这个拿着大钱看的人,是个三十多岁的很精神的男子。

这枚铜钱确实大,直径怕是得有六厘米。

大到吴夺站在男子身边,随着他举着翻看,跟着也能看清钱文。

正面“咸丰元宝”

,背面穿口的上下是“当千”

两字,左右是满文的“宝泉”

,代表着户部宝泉局。

大钱上的汉字,都是楷书字体,字体端庄俊美,字口深峻见锋,如斧凿刀劈。

(上面的汉字都是繁体,文中则是简体表达。

) 整体来看,铜色黄亮,熟美润泽。

看清之后,吴夺微微叹了口气。

但是在叹气之时,目光仍然被深深吸引着,因为实在太漂亮了。

如果这枚大钱是真品,那么就应该是“咸丰元宝当千”

雕母!

所以,即便它如此漂亮,即便吴夺还没有上手,第一感觉也还是不真。

因为这东西太稀少了!

稀少到让吴夺不相信能在古玩地摊上碰到。

但是,却又不舍得走,还想最后上手看看。

铜钱一般都是铸造的。

而雕母,则不一般,它是雕出来的。

铸造钱币之前,得先做雕母。

雕母也叫祖钱,上面的字,是手工雕刻的,和铸造的对比之下很明显。

清晰,漂亮,不可能有拖泥带水或者模糊的感觉。

以雕母为版翻铸出来的钱,叫做母钱。

下一步,才是用母钱来大量铸造钱币。

而用母钱做出的第一批钱币中最好的,则被作为样钱。

所以,同朝代同版别的钱币,最贵的是雕母,因为数量本来就稀少;而且翻铸出母钱之后,按规定雕母是要存档入库的。

雕母上不会有任何铸造痕迹,因为是手工刻的嘛。

但是,雕母也是造假的重灾区,因为雕母往往比较贵,而且铜钱造假相对其他古玩品类又相对比较容易。

如果男子手里这枚“咸丰元宝当千”

雕母是真品,那么少说也是几百万的东西!

几年前,曾经有一枚“咸丰元宝当五百”

雕母上拍,也是宝泉局的,拍出了两百多万的高价。

宝泉局是中央铸币机构,属于户部;另外还有宝源局,属于工部。

此外还有各个地方铸币机构。

“当五百”

肯定不如“当千”



咸丰元宝和咸丰重宝,这两种大钱,因为铜质精良,钱文精美,在清代铜钱之中,属于很受追捧的品种。

咸丰皇帝是个很悲催的皇帝,可谓内忧外患,鸦片战争的欠款还没赔完,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签了赔款新条约,还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还有连年的天灾,还有太平天国的人祸。

人又得了肺痨,三十冒头儿就崩了。

咸丰朝因为太平天国起义,滇铜的运输之路被阻断,所以铸钱的铜材都告急了,这时期流通的小钱铜质差劲工艺粗陋。

怎么办?

铸大钱吧!

咸丰重宝,当十的,当二十的,当五十的;咸丰元宝,当百的,当五百的,当千的。

这就省铜了。

咸丰重宝的直径,一般在3.

5厘米到4厘米,咸丰元宝的直径,则能到5厘米以上甚至6厘米。

既然省铜了,一个顶那么多个用了,铜质和工艺也就不马虎了。

毕竟发行量不大,再那么差劲,就说不过去了。

同时,咸丰重宝和咸丰元宝的字体,也很漂亮。

因为受追捧,所以咸丰重宝和咸丰元宝的价格也就比较高。

虽然版别挺多,但是最普通的咸丰重宝,也得几百块一枚;几千块、几万块的版别也不少。

而咸丰元宝,比咸丰重宝的价格还要高。

至于“咸丰元宝当千”

宝泉局的精品,已经多次拍出过百万的价格了。

所以,如果这枚是“咸丰元宝当千”

的雕母,说几百万,并不为过。

摊子前的男子拿着这枚大钱看来看去,还挺有耐心,吴夺既然不舍得走,那就只能在一边看着。

宁霜笑了笑,对吴夺示意自己先到对面摊子看看。

人太多盯着这男子也不好。

摊主的年纪也不大,看着应该不到四十岁,眼睛特别小,一笑就没了。

宁霜走后,他笑着对吴夺说道,“哥们儿也是玩钱币的啊?”

“我就随便看看。”

吴夺应了一句,“你这里好像主要是清钱啊!”

摊主焉能看不出吴夺在等男子手里的这枚大钱,不过男子还在看,也不能说啥,便又说道,“我这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罗汉钱美品,要不要看看?”

康熙通宝罗汉钱也是清钱中一个比较受追捧的品种。

这种康熙通宝,大小和普通的康熙通宝没啥差别,只是从钱文上看,其中“熙”

字比其他的康熙通宝少了一道竖。

最特别的是铜质,颜色黄得要深一些,略略有点儿像黄金。

关于罗汉钱,并没有什么确凿的史料,主要是传说比较多,比如铸钱的时候有一个金罗汉被熔化到铜材原料里了,等等。

同时,罗汉钱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比如送给心爱的人,比如又有人叫万寿钱。

罗汉钱近年来价格一路攀升,不过和咸丰元宝还是没法比的,美品的也就千把块。

吴夺对罗汉钱兴趣不大,正要开口婉拒,拿着“咸丰元宝当千”

的男子对摊主开口了:“老板,实落点儿,给个能成交的价儿!”

“就我刚才说的那个价儿,不能再低了。”

摊主便没再和吴夺说话,接了口。

男子摇头,“你报得太高了,这东西就是个工艺品,你这价儿,都能买一枚好版好品的(咸丰)重宝了!”

“真不能让了,而且这东西是不是工艺品,那也不好说啊!”

摊主脸上一直挂着笑。

“有什么不好说的?

市面上压根儿就见不着真的!

去年有个当千宝泉局的雕母,在国外的大拍上都流拍了!”

男子这意思,“咸丰元宝当千”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