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八百零一章:得了便宜还卖乖(1/2)

八月初,在香港住了一个月零三天的秦淑珍终于回到了上海。

沈建华已经急死了!

因为去的时候,秦淑珍只请假一个星期,谁知过了三天就发传真到单位上,要求补休这些年攒下的探亲假,理由是妹妹这儿有大事。

秦淑珍不仅仅有秦家的面子,还有沈建华呢,浙省外贸厅的领导不可能不批假。

不知道领导出于什么目的,批假后特意打电话给沈建华了解情况。

这一两年他们省有几个干部出国后就滞留不归,造成的影响极坏!秦淑珍的上级领导有可能是怕担责任,问问级别比他高的沈建华,图个安心。

沈建华也不知道老婆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他立刻打电话,秦淑珍的解释让人难以置信。

阑尾炎手术用得着陪护一个月?

但是沈建华还是给浙省外贸厅领导打电话道歉了,说小姨子动手术,做姐姐的不放心,所以请探亲假陪护。

原来是这么回事!浙省外贸厅的领导放心了,让沈建华转告秦淑珍,与公与私都应该把秦淑洁照顾好了,假期不够还可以增加!

领导这么表态当然事出有因,无论香港的“瀚洁蓉进出口公司”还是美国的“HJR国际贸易公司”、法国的“MDJ实业公司”,都大量采购浙省商品。

去年的采购量高达两亿美金。

省外贸公司出口创汇任务的第一名连续两年被秦淑珍获得,省里正在考察,有意提拔秦淑珍担任省外贸厅副职。

秦淑珍终于回来了,亲自来虹桥机场接机的沈建华一见面就问出了什么事?

事出反常必有妖,沈建华乃是高智商。

秦淑珍知道不能瞒着丈夫,要不然无论怎么撒谎都难以自圆其说。

所以她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说了,把沈建华听得大汗淋漓。

这时的中国人,即便是沈建华这种高级知识分子,也接受不了“人工受孕”只要孩子,不管伦理上的孩子爸爸是谁。

沈建华怒道:“这简直是瞎胡闹!你怎么不管管?”

“管?怎么管?我跟小洁见面时她已经到了预产期!她是因为最信任我,这才把这件事告诉我,我还能出卖她,把这事儿告诉老的?”

额!老婆说得有道理啊!沈建华一声长叹:

“唉!以后怎么办呢?”

“我和小洁商量好了,跟爸爸妈妈说孩子是领养的,但是不能这么跟孩子说,跟孩子都得说是亲生骨肉。”

“那孩子爸爸是谁怎么解释呢?”

“孩子爸爸是军人,在战场上光荣牺牲了!”

这一刻远在三水市的黄瀚正在排练,没由来的一阵心悸。

沈建华紧皱眉头想了想,道:“也只能这样了!对了,说了半天你都没说是男孩还是女孩!”

“呵呵!大胖小子,七斤二两,皮肤白、脑袋大,双眼皮,我越看越喜欢!回来时真心舍不得,那孩子好像知道我要走哭得那个伤心啊……”

说着、说着,秦淑珍母爱泛滥,居然掉眼泪了。

“你帮着带了一个月,有感情了!”

“可不是么,那孩子一生下来就没爹只有妈多可怜。”

“说不定小洁有了孩子后想开了,肯恋爱结婚呢!”

“不可能,小洁都有儿子了,干嘛还要个丈夫?”

“额!你这话我听着怎么觉得后背发凉啊?”

“怎么?难道你不内疚吗?”

不知怎的,秦淑珍又红了眼眶。

沈建华仕途一帆风顺,然夫妻俩聚少离多,秦淑珍当然一肚子怨气,此时更有“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的感慨。

愣了半晌的沈建华终于憋出一句:“要不你调来沪城吧!”

“唉!我父母你爸爸妈妈年纪都大了,都不在身边怎么行?”

“今年国家启动浦东大开发,市里要趁着这股改革浪潮大发展,所以我特别忙……”

“别说了,这些我都懂,所以我能够接受小洁不找丈夫,没有牵挂就没烦恼!”

“此事古难全”正在实现胸中抱负,工作干得风生水起的沈建华忽然间有种悲凉感。

他不无遗憾道:“我承认,我这个丈夫很不称职,确实是可有可无!”

见自己话重了些,貌似伤到了丈夫,秦淑珍缓和语气道:

“算了、算了,别说这些,你这两年干得不错,我爸爸一直都在夸你,还让我不要拖后腿。”

“他老人家是一心为国家的老革命,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这话我爱听!”

……

秦淑洁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把这件事告知黄瀚。

她应该是认为黄瀚太年轻,用不着告诉他。

其实黄瀚自从上一次跟妈妈谈过知道秦淑洁的生理反应后,心里就有数了。

他毕竟是做了父亲的人。

只是不知道秦淑洁怎么安排,所以静观其变,也有意没有谈起这件事。

八月初算算日子,应该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上午,黄瀚特意在排练间隙一个人跑回家里要了香港长途,这时候家里没人。

这一刻的黄瀚满心忐忑,还好,接电话的秦小妹不由自主地笑了,很快电话里传来秦淑洁的声音:“你傻笑个啥?”

“咯咯……,是黄瀚的电话!”

“不许笑!……,喂!你这是在哪儿?回家了吗?”

这一刻黄瀚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我在家呢!你还好吧?”

“好!比任何时候都好。”

“这我就放心了!”

“你干嘛不放心呀?”

“我不知道,总觉得牵挂着你!”

“别瞎想,我身边有秦小妹几个,用不着你牵挂。”

“我想去看看你!”

“别!这段时间别来,我忙得很。”

“你就没什么大事儿要跟我说吗?”

“没!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我不能处理,你安心读书。”

“这段时间公司里的事儿你就别管了,梅雨彤和秦小妹几个都是值得信任的!”

“我知道,‘好猫集团’的电动自行车生产线进行得顺利吗?还有多长时间能够投产啊?”

“还行吧!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的专家、工程师来了不少。

三水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这几年发展得不错技术力量强大,不怕安装、调试出现问题,基本上能够现场解决。

只不过什么时候投产现在还说不好。”

“就是那个前几年安装“中港实业”进口设备时帮着美国工程师打下手的公司吗?那时他们的技术可不咋地!”

“时代在进步,他们通过参与安装“中港实业”的进口设备,亲眼瞧见了跟国外同行技术上的差距,痛定思痛。

这几年加大人才引进,钻研技术,整体实力已经挤入苏南省先进行列!”

“你好像是参股了这家安装公司,我还记得那时你让我从美国寄了不少有关于设备安装的书和期刊。”

“嗯!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是股份制企业,我占股百分之十五,所以帮助他们追赶国际水平。”

“咯咯……,怪不得他们能够接下“好猫集团”的设备安装业务。”

“我可没因为是股东赶鸭子上架,而是他们确实有实力,报价不高于其他公司,远低于国外同行。”

“你即便是赶鸭子上架我也没意见,为了锻炼自己的队伍,一波三折在所难免,边学边干呗!晚几个月投产没关系的。”

“我承认,安装调试的进度确实不理想,但是主要原因不全是因为安装公司。

毕竟是一条自主研发的全新生产线,没有参照,包括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的专家、工程师在内,都是一边摸索一边干!”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