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七章:应对制裁(1/2)

沈晓蓉笑道:“你是惦记上了多出来的那些美金?给派了用场对不对?”

“我早就说过,钱不能留着,得买买买,因为美元贬值,国际上的大宗商品也一直在涨。”

“这个有说服力,我同意了,马上就给小姨打电话。”

“记住了,交货日期不能晚,最好在明年十月底之前。”

“为什么?”

黄瀚又被问为什么,又哭笑不得,干嘛要跟太聪明的人打交道呢?

“你能不能少问点为什么,直接照办不好吗?”

“不能,因为不符合逻辑的事儿我不做。”

“有些事没法讲逻辑,比如说八四年的奥运会、八六年的世界杯、今年的奥运会,你用逻辑思维分析一下我的思路呗!”

这几个例子具备说服力,电话那头的沈晓蓉沉默了几秒,然后道:

“我明白了,决定照办。”

“这才乖!成天十万个为什么,让人怎么解释啊!”

“你是与众不同的,所以没法用逻辑解释,这种行了吧!”

沈晓蓉此时的语调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应该是她为看不懂黄瀚感到茫然。

人就是如此,尽在掌握中,会觉得倍儿爽,认为自己无法控制和改变,会觉得无力且无助。

黄瀚觉察到了白天鹅的落寞,柔声道:“怎么了,不高兴了?”

“没,就是觉得你捉摸不透。”

“我根本用不着琢磨,我可以告诉你,我这辈子都不会做坑害国家、坑害朋友的事儿。”

黄瀚这话说得斩钉截铁,因为他不是唱高调,打心眼里就是这么想,以后也会这样做。

重来一回,一切重演,谢天谢地!

正道取财的路子多过弱水三千,黄瀚仅仅能够取一瓢饮,随随便便都能发大财。

用得着坑蒙拐骗?用得着损人利己?用得着去违法?

黄瀚可以摸着胸口说:“宁让朋友、亲人甚至于国家负我,我绝不负国家、负亲朋好友。”

沈晓蓉见黄瀚话说重了,柔声细语道:“你这些年做了什么我都看在眼里了,我相信你,会永远支持你。”

“所以我总是说知己难得。”

“我俩仅仅是知己吗?”

额!又来了,黄瀚无言以对。

“你呀!处处好,就是有一点不好。”

“怎么了?”

“明知故问。好了,不聊了,我得赶紧给小姨去个电话,再见。”

“你不要想太多,永远永远记住了,我会护着你,不管多少年,不管你身在何方。”

“嘟嘟……”

电话里传来的电流声告诉黄瀚,沈晓蓉已经挂电话了,没听见这一句。

黄瀚暗自责怪自己,干嘛要这样说,这是个什么意思?会不会让人误解?

往后余生需要保护的人有多少?除了挚爱的亲人,张春梅、萧蔷、王慧玲包括成文阁、钱爱国……

忽然间,黄瀚笑了,真把自己当做拯救地球的超级英雄了?

又不是生逢乱世,用得着谁来保护?

应该是往后余生尽可能引导他们,不让他们走弯路,在他们迷茫时给予鼓励,在他们需要帮助时提供有力的支持。

沈晓蓉说到做到,结束跟黄瀚的通话后,立刻打电话联系秦淑洁,把黄瀚的原话一一转告。

然这一位也是高智商,同样不可能盲从,听得满脑子都是大问号。

她当天也打电话联系上了黄瀚。

没辙,黄瀚又把理由讲了一遍。

最后,秦淑洁同意了,她认为主要设备买到手,即便国内用户不肯签约也不打紧。

反正这些设备生产出来的化工产品能够填补国内空白,不仅仅“中港实业”需求量大,国内的市场也足够大,独自或者合资一家大型化工企业确实不会损失什么。

秦淑洁之所以有底气,是因为她家在国内的人脉不容小觑。

是因为她了解国内对外资渴求的程度,是知道审批填补国内空白先进产品的投资项目可以特事特办。

真的投资几千万上亿美金,拿地、拿国内大型化工厂合资都不是个事儿。

至于是否确保那些设备一年内交货,这不是难题,现在下单缴纳三成定金,国外生厂商能够满足交货期。

况且在洽谈中的两个大项目都是部属,一个是浙省明州海边,一个就是苏南省仪真大化纤二期项目。

已经接洽了小半年,秦淑洁公司有熟悉化工专业的谈判代表对接,细节基本上敲定了。

迟迟没有签约的原因依旧是国内的办事效率低,婆婆妈妈太多,每一个需要签字的领导,需要盖章的部门不得论证几天?

在一个部门停几天,几十个部门加起来岂不是半年过去了?怎么快?

黄瀚要求立刻签定合同,按照常规,签约必须给百分之三十预付款,这两份合同总共该付出两千五百万美金左右,确实不算啥。

交货结算还有大概一年时间,那也到了从日本股市连续撤出资金的时候。

大宗商品确实在涨,手里多出来的一个亿美金都可以用来订货,交割时有日本股市撤出的资金。

保守估计能够买两个多甚至于三个亿的设备和国内目前没有生产能力的配件、原材料。

原材料的储存不存在问题,不仅仅有“华美风”、“中港实业”、“全力企业”的仓库可以用。

联运公司这几年投资的几个库区,特别是江边码头库区,都可以存储。

成胜利被提拔为副市长分管交通局、水利局、建设局等等部门。

因此他的离开不仅仅没有影响交通局、联运公司的发展,还更加刺激了联运公司加大投入。

这是普遍现象,领导的娘家单位都会力挺,争取干出成绩。

联运公司的一把手是成文阁妈妈,她有老公支持有黄瀚出谋划策,绝无可能走弯路。

进行投入争取亮眼业绩,为老公的仕途加分当然不遗余力。

如今联运公司江边仓库的标准能够跻身国家二等,码头的泊位完全能够满足排水量五六千吨的远洋货轮装卸。

码头设备绝大多数是物资局从苏联弄回来的二手货,一部分是国产,行车、龙门吊、铲车有四十几台,能够起吊三十吨的行车有八台。

联运公司车队、船队的运载能力以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在递增,现如今已经是扬州地区的第一名,实力是第二名扬州联运公司的双倍还不止。

黄瀚要室内仓库存放设备,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存多久都没问题,费用肯定是优惠价。

秦淑洁也特喜欢和黄瀚聊,听黄瀚谈完了订购化工设备的理由,讲了国内客户毁约的补救办法后,她又问了问合资生产自行车的事儿。

她有想法,建议采取跟沪城自行车厂合资,因为上海的自行车厂技术力量比较强。

虽然他们是按照上海一二三四五……厂,往下排,但是凤凰、永久的牌子就是他们创造的。

她觉得总公司应该设在沪城,工厂可以建在三水市经济开发区。

这个完全可以有,合资、联营都可以尝试。

就选上海自行车三厂谈,技术设备入股也可以接受,但是他们的技术陈旧,设备落伍了,不值钱,唯有技术工人有价值。

还有的当然是凤凰、永久这两块牌子值钱,后世种种原因,这两块牌子没落了。

黄瀚如果拿得到其中一块牌子,二三十年后不但不会没落,肯定会成为中国第一甚至于时间第一销量的品牌。

秦淑洁过几天要回国去首都谈化工设备合同,她准备顺带着拜访几个长辈,透露一下合资生产自行车的意图,探探口风,从而判断是否有拿得到凤凰或者永久品牌的可能性。

黄瀚跟秦淑洁明说,生产自行车的设备不急,定下化工设备的合同是当务之急。

立刻、马上跟供货商签合同付定金。

黄瀚做这些完全是为了帮国家一把,也是建立在手里忽然间多出近一个亿美金的前提下。

被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掐脖子的感受肯定不爽,中国遭遇制裁时叫停了太多大项目,重创了发展良好的经济形势。

黄瀚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是他不袖手旁观,作为了,这让他觉得有意义,觉得心安。

手上的大事都尘埃落定,黄瀚决定不再分心。

仅仅剩下了八个多月的高中生活,那就不要留遗憾,认真学习,尽可能不缺课,和学习小组同学们共同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黄瀚忽然间的改变,让张春梅、陆瑶、王慧玲等等欣喜万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