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九十章 皇帝激动了(1/2)

处理 s私 文件时出错

李虎沉思良久。问道:“你可有对策?”

大石犹豫了片刻。问道:“你真的不进燕京?”

“我和女真人有约定。我不能进。我进燕京。金军就南下。所以燕京的事我无法直接插手。”

“那就好。”

大石说道。

“你和女真人刚打了一仗。

现在正在谈判。

女真人暂时还顾不上燕京。

所以对燕京威胁最大的是大宋。

而和大宋暗通往来的是幽燕汉人。

幽燕汉人如今气焰嚣张。

以大辽国祚来威胁萧后和宫帐。

所以若想暂时稳住燕京形势。

除了确定皇统之外。

必须杀了李处温和一帮汉臣。

以打击幽燕汉人。

震慑北府大臣。

同时铲除大宋耳目。

延缓大宋攻击幽燕的时间。”

大石稍稍喘了一口气。

继续说道。

“萧后、萧干还有很多宫帐大臣都不会放弃燕京。

一来担心遭到皇帝的报复。

二来叫他们放弃在燕京的财富太难了。

除非死到临头。

所以我要说服萧后先撤出一部物资。

等到燕京倾覆在即之际。

再撤出所有人员。”

李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就按你说的办。马上在居庸关和燕京禁中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我要和萧后亲自商谈。”

“太危险了。这件事要绝对机密。以免引起燕京混乱。”大石说道。“我亲自做你们的信使。往返两地。”

李虎不再说什么。一口答应了。“我们即刻赶赴居庸关。”城。除了皇帝和一部分大臣外。没有人知道这个消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北方有个刚刚崛起的金国正在攻打山后。京城里的人安享太平。茶余饭后谈谈北伐。山后已经收复。山前很快也是大宋人的疆土。一百多年地夙愿实现了。百年地耻辱也冼刷了。大宋人终于把契丹人击败了。扬眉吐气了。我泱泱中国天下无敌。四海臣服。

在这繁华背后所隐藏的深重危机没有人知道。甚至连皇旁和宰执头臣们都没有丝毫察觉。他们沉浸在丰功伟绩、青史扬名的喜悦中。沉浸在欢庆的歌舞里。幻想着再建中外一统的大业。

杀虎口大捷也没能扭转罗青汉在汴京的被动局面。相反。助长了宰执们的嚣张气焰。这一仗打下来。李虎遭受重创。女真人遭受重创。燕京可以说是大宋地囊中之物了。皇帝和大臣们伤疤未好就已经忘记痛疼。他们对二次北伐充满了信心。皇帝已经书告童贯。打算叫郓王赵楷到河北建兵马大元帅行营。准备建功立业了。

童贯很清醒。虽然他把白沟战败的责任推给了种师道。推给了雄州知州和诜。但他清楚地知道。白沟战败的真正原因在朝堂。在汴京。所以他书奏皇帝。言词诚恳地说道。二次北伐不在于兵力多寡。不在于武器精良。而在于朝野齐心。陛下宠爱郓王天下皆知。但为一人而废法。引起的不仅仅是非议。更有损郓王的声誉。陛下若真心为了郓王。还是暂罢出征之意。待燕京收复。可遣郓王代陛下巡视燕京。如此功劳人心皆可取。

皇帝有些不高兴了。

这位真龙天子若论才学。

天下无双。

有本事地人都自负。

尤其喜好诗词书画风花雪月的人更浪漫、更理想。

好率性而为。

性格上有些放荡不羁。

这位皇帝尤好道学。

更是把这种浪漫发挥到了极致。

他不高兴了。

马上想到了李虎。

童贯所担心的无非是朝中、军中互相扯后腿。

北伐再败。

既然如此。

我叫李虎去打。

你带着军队走进燕京总可以吧?

总之一句话。

收复幽燕的功劳一定要给小三。

如果我连这种小事都做不到。

我这个皇帝还叫天下之君嘛。

皇帝随即下旨犒赏李虎。

李虎做了王。

还赏什么?

那就赏他手下吧。

罗青汉、黄涉、柴云、马亮都被请到了皇宫。

皇帝请他们喝酒。

欣赏歌舞。

封官爵。

赏财物。

送美女。

罗青汉趁机进言。

陛下。

云中路刚刚收复。

州县不稳。

百姓不安。

四周更有强敌环伺。

西夏辽国金国对山后垂涎三尺。

这种情况下实不宜裁军。

更不宜强推宋制。

引起混乱。

罗青汉说了一大堆原因。

最后恳求皇帝。

双方的谈判还是基于早先拟定的藩镇原则为好。

待代北局势稳定了。

再逐步修改为上策。

皇帝不假思索。一口答应了。把周围一帮宰执们搞得很被动。尴尬不已。这段时间唇枪舌剑算是白废了。更重要地是。纵容李虎后患无穷。云中路自治更是严重违背了宋律祖制。此头绝不能开。宰相王黼。副相张邦昌等大臣当即劝谏。皇帝不予理睬。把枢密院和两河宣抚司骂了一顿。郑居中心里有算。跪地认错。在皇帝面前赌咒发誓。一定要收复燕京。

双方再次谈判。负责谈判地张邦昌、王安中、李邦彦一肚子火气。懒得再谈了。直接问。你们有什么具体方案?罗青汉把早已拟好的方案拿了出来。这个方案最后经李纲审核、誊写。基本上符合李虎与大宋商定地藩镇原则。张邦昌三人有心拖延。逐字逐条找毛病。皇帝性情中人。今天心情好。一个主意。明天心情不好。主意可能又改了。所以拖是最好的办法。等待皇帝改主意。

结果还没过几天。皇帝地主意就改了。从两河宣抚司传来消息。耶律淳死了。燕京乱了。二次北伐时机已经到了。

皇帝一听高兴了。拍案叫好。然后叫人告诉大辽使节。还是投降吧。我大宋仁义治天下。你们投降了。该封王的封王。该封侯地封侯。所有人不但可以保住现有官职。现有财富。还能世世代代享受荣华富贵。皇帝的意思是大辽投降。他就可以派郓王去幽燕。如此盖世功勋可建。

王黼说。现在用不着李虎了。谈判的原则是不是要改了?

“当然。改。朕岂能因一人而废法。”皇帝理直气壮地说道。“告诉那帮汉虏。若想做我大宋臣民。就要遵从我大宋律法。”

罗青汉等人接到圣旨。气得破口大骂。这就是号称礼义之邦的中国?这就是泱泱大国的君主?还知道礼义廉耻吗?满腹经纶的文明人怎么比大字不识的野蛮人还无耻?

此时燕青已到了汴京。并和罗青汉等人取得了联系。燕青带来了大量钱财。他充分利用过去在汴京的关系做起了生意。又利用李师师、周邦彦的关系结交汴京名流。打探消息。当他从李师师那里得知耶律淳驾崩的消息后。马上告诉了罗青汉。罗青汉和黄涉等人意识到虎烈府陷入了危机。接下来的形势会对李虎越来越不利。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