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为什么(2/2)
第三等就是细绀布,价格与细绵绸相当。
然后是次绵绸与次泄,价格大约在二十几文到三十几文。
还有施施布,也就是粗绸,一般在十五文左右。
还有馒,指的没有花纹,只上色的丝织品,如馒紫、馒绯,比粗绸略便宜一到两文。
还有练,未上色的熟丝,十一文多点。
还有绢,与练价格相当,指精重之丝。
然后火麻布,也就是大麻布,略践一点。
到资布,也就是细麻布,与火麻布差价不大。
然后是粗绀布,在十文左右。
然后是维州布,也就是益州的麻布,八文左右。
还有小水布,也是一种粗麻布,价格在六文左右。
还有锦,就是有花纹的丝织品,这个布价格浮动最大,好的能值数金,差的只与慢相仿佛。”
对于这些知识,王画有许多是知道的。他主要在听价格。有一点他是听出来了,虽然棉布赶不上好的锦绫,但与绵绸相当,最少超过了慢绢,这在后世是不可以想像的,想一下。棉布无论再贵,也可能比绢丝还要贵重。
王画自言自语道:“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如果按照你所说的,每尺布平均在二十几文吧。”
管事点了一下头,这是按次继布计算的,特别有了王画提供的思路,绞出的布锁虽然不能称为细继,至少可以比得上次继布,这是他在市场上反复比较过的。
王画又说道:“但为什么没有普及开来,要知道一亩地最少出产一百斤纯棉吧,这能织出多少布匹?”
他在找原因,管事听了吓了一大跳,一百多斤纯绵,会织出多少布匹?五百尺?一千尺?两千尺?抢钱也没有这样快。
防:古代一尺布的宽度不等,大约在四尺多点,布也有厚薄之分,唐朝一尺三十公分,两千尺是夸张了,但一亩田的皮棉织出五百尺布应当不成问题的。如果这样不好比较,现在唐朝的米价,大丰收在几文钱,灾难时两三百文钱也有过,但一般一斗米在十几文,一斗米在十二三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