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大胆分析(2/2)
居然会写出这么长的一篇东西。
事实上,那是余生惜字如金,只是他原先还没有熟悉键盘和微软自带的输入法时,每每打个字都要不少时间,这样全身运动下来,虽然锻炼身体,但难免很累。
所以,余生就多想,少打,以这种方式来偷懒。
这篇蚂蚁把人当神再弑神的故事之所以长了,则是因为余生发觉自己用键盘打字的熟练度上来之后,他发现用脑子想,比打还要累,所以就不假思索的花了大半宿的时间把这篇故事,流水账一样的打了出来。
刘阳刚看时看这篇故事真么什么感觉,这是童话?
他看着莫名其妙获得了大量金子的主角如此想着。
如果不是署名是“余生”
,或许他连这个开头都看不下去。
不过看了开头的一千字后,朱栋梁开始慢慢能把心思,沉入到故事中去了。
他一字一句的读着,发现原来故事也能这样写,那个伪暴发户简直就是个弱智,把脸送到了主角跟前打。
还没被后世网络小说荼毒的朱栋梁,第一次在余生的文章里体会到了快餐文字的乐趣。
有很多时候,一篇文章被读者和评论家,解构出来的东西,甚至连作者本人,在写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是这样想的。
比如说,某篇初中课本上的散文,开头描写的是窗外下着的雨。
在老师的解读中,这个开头就被老师解读成了,当时作者对于社会黑暗的影射,窗外的乌云和雨,象征的是什么什么。
总之,吧啦吧啦一大堆。
但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是作者在写这篇散文时,窗外正好下着雨,他才没有想那么多。
经过这种过度解构教育的朱栋梁,自然有向这条不归路上发展的趋势。
他一口气读完余生的这篇小说,感觉酣畅淋漓,同时又好像悟道了什么。
朱特殊时期在儿子朱栋梁,从电脑中发现牛仔裤这条财路之后,特意买了一套打印机,告诉儿子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打印出来,爷俩好一起研究。
朱特殊时期多此的这个一举,现在还真看出效果了。
朱栋梁把帖子的内容,粘贴到文档内,打印出来。
第一张文字打印出来后,纸还是热的,他就迫不及待的拿起笔,开始在上面逐字逐句的分析着,不时的画着。
他的鼻子里充斥着油墨的香味,他的耳边还响着着打印机的轰鸣声。
在这样的环境下,朱栋梁大胆的分析着“余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