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414 所谓玄神兵,和天兵图谱(1/2)

杨奇心下了然,原来是这么回事。

南荒,这个词至今为止已经听过太多次了,好像很多事情都与南荒有关。

南荒很凶险、南荒很艰苦、南荒有个已经逝去的古朝代,那么这个古朝代必然有自己的遗民。

所谓同族相亲,如果欧冶子是南荒遗民,那么看到另一个南荒人、又是拥有此天资条件的人,动心传艺也合情合理。

但是—— “秦前辈,多谢厚爱。”

欧冶子的传承很诱人,但杨奇也不想因为一个美丽的误会而白占便宜,他决定以实相告:“但实话说我并非南荒人。

我的家乡不在南荒,而在很遥远的地方。”

欧冶子闻言却并不惊讶,而是反问道:“你说你不是南荒人,那答我一个问题:你拿起千斤重锤,凭的是内功还是肉身?”

“的确是肉身,但……”

杨奇还想解释一下,欧冶子已经一抬手:“不必多言。

我南荒人,又称华族,天生体格强健,血脉纯净者更能力大无穷。

百余年前,故国破灭,族人流落天涯。

百年沧桑变迁又举步维艰,或许都已不记得自己出身。

这不怪你,但不论你来自何方,能手提千斤者必然是我华族无疑。”

“华族……”

杨奇哭笑不得:“这一点我不能否认,因为我家也的确有‘华族’这一说法,但我那个华族和你这个华族应该不是同一个意思。”

“无需多言。”

欧冶子似乎认定了,不论杨奇怎么解释都不能动摇他的想法。

而杨奇见状也不再多话,事已至此那就大大方方接受了吧。

“好,那我便请教前辈的铸兵之道了。

等秦韩姑娘年龄再大些时,我必会将铸兵之道原原本本的传回给她。”

“好,好。”

欧冶子闻言缓慢却深深的点了点头,好像一下子了却了一桩大心思,脸上也带上了笑容。

“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们便开始吧。”

欧冶子是一个干脆到让杨奇都有些苦笑的人,刚见面没多久、话都没有说过几句,竟然就开始传授自家绝技。

或许奇人必行异事吧,正是因为他们能做出普通人绝对做不来的事情,所以才会那么独特、那么不可思议。

欧冶子话很简练,并不怎么多讲。

那百兵池已经抬回到了这大院里,他只是从百兵池中随便捞出来一把兵刃,然后简单说两句,就扔给杨奇自己看、自己揣摩。

杨奇不由苦笑,这种教学方式,实话说比唐大爷还扯淡。

唐大爷多少还指一条路,接着腹黑的在路上撒点图钉,然后拿鞭子抽着你往前走。

但欧冶子的教育方法倒是不撒图钉也不抽鞭子,但连路也都不指。

每一把兵刃拿出来后,他只是简单地说出这把兵刃存在的优点与缺点,然后就没了。

这简直就像是一篇篇杂谈、注记,而没有一个系统的框架。

不,说没有框架或许也不正确,只是他给框架的方式是实际动手。

刚刚锤打铁胚的八十一锤或许就是框架,但想联系两者并能学有所成——真他娘的难上了天!

除了天才中的绝世天才,没有一个人能这样学会。

别说铸造神兵,或许学到最后练把菜刀都不会打。

但偏偏,杨奇就是这样一个符合要求的人。

在有意记忆的情况下,他的大脑堪称过目不忘,这一点极大地提升了他的智力。

人的智力分记忆、理解、推理、联想等多个方面,杨奇以前之所以学外语很差,就是因为记忆力不行。

但他的理解、推理、联想能力都很强。

现在,这块短板已经补上了。

在般若功开挂的情况下,杨奇在脑海中又开辟出了一块铸兵专区。

不知不觉中时间流逝,铸兵专区内开始充盈起来。

很多想法和点子闪现而出,很多疑惑也随之出现。

这些点子和疑惑互相碰撞组合,让杨奇再次沉入到那个拆解吐纳功的奇妙境界中。

“等等,我问个问题。”

杨奇忽然打断了欧冶子。

欧冶子一脉堪称神匠,秦齐也一直在说如何铸造神兵,但杨奇听来听去越听越迷糊,有一个奇异的问题盘绕在心头:“什么是神兵?”

“好,韩儿随我学了十多年,却从未问过这个问题。”

欧冶子点点头,一指百兵池中漂着的兵刃道:“若对一般江湖人所言,神兵就是能入池而不沉的兵刃。

但对我等所言,所谓‘神兵’、‘大神兵’,最多只能算半成品、失败品。

真正的神兵只有一种,就是‘玄神兵’。”

“玄神兵……”

这个名词也听了很多次了,杨奇好奇道:“那到底什么是玄神兵?”

“玄者,妙也,通灵。

又指黑,意为不可测也。

玄神兵,必有超乎常理之处、通灵通妙之好。”

欧冶子起身拿出了一个类似画卷的卷轴,厚厚的,很有质感。

“这是铸剑崖代代相传的天兵图谱,从古至今千年以内之玄神兵尽数收录其中。”

“哦?”

杨奇来了兴趣。

这卷轴材料非丝非纸,摸起来很有手感。

柔软但坚韧,皮肤接触的时候有一种很玄妙的感觉,让杨奇不由得挑眉讶异道:“这天兵图谱,难道说也是……”

欧冶子点头:“杨先生真是好眼光,一触便知。

没错,这天兵图谱本身,也是一把玄神兵。

只是无法用于江湖争杀,不是杀人器罢了。”

“牛!”

不愧是制造业大拿啊,外面打破头都见不到一把玄神兵,这里已经拿出两个了。

虽然都不是兵刃吧,但价值绝对不低。

杨奇横着拉开了卷轴,映入眼帘的第一样物品竟然是一根翠竹。

三尺左右长短,有尖端,苍翠欲滴栩栩如生。

旁边有注解,笔力雄奇——湘妃,重三两一分,成于前五十五年。

“湘妃?”

杨奇觉得很惊讶:“一根竹子,竟然是一把玄神兵?”

“没错,湘妃乃是夏禹的随身兵刃,更是夏禹治水的圣道神兵。”

欧冶子指着注解道:“这里的‘前五十五年’,乃是指夏立国前五十五年。

千年之前,中土洪水泛滥,民不聊生。

夏禹周游天下,寻求治国之法。

因感念其德,第一代欧冶子取竹一根,另有五金之精一百零八斤,共铸了一把‘湘妃’,赠与夏禹。

夏禹有感于竹的中通外直,后创出疏导排引之法,终退去水灾。”

千年前的神人往事让人悠然神往,杨奇不由遐想无限,然后在心里吐了个槽:在我们家的传说中,湘妃和大禹差了一辈,乃是帝舜的老婆!

在这里倒和大禹凑成了cp,真是可喜可贺。

吐槽完毕后,他问了个很在意的问题:“一根竹子成为神兵暂且不提,一百零八斤五金之精到最后只剩下三两一分是怎么回事?”

“这正是玄神兵的妙处。

玄者通灵,玄神兵施料自然极尽精华,但最终成兵之刻,其轻重刚柔乃至大小,都能随心而变。”

欧冶子一指自己的锤子:“我这百炼锤,铸造之初乃取各色金铁矿物共计三万斤,最终成兵五千斤,其中玄妙难以尽述。”

“有趣有趣,实在有趣!”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