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7章 道佛两立,他不是人(万字大章(3/5)

“以静斋在江湖上的影响力,即便是没有老夫,静斋也一定能做到想做的事情。”

“更何况,除了静斋,还有净念禅院。”

“佛门广大,可能是老夫孤身一人太久了,忘却了这一生的立身之本。”

“老夫终究是不能改投了佛门。”

“如今,既然有天机子道兄横空出世。”

“老夫自然得去找天机子道兄请教一番天地之道。”

说罢,宁道奇纵身一起,也追随着叶千秋离去。

梵清惠看着宁道奇离去的背影,微微一叹,本来能驱使宁道奇这样的人物,就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但是,现在不仅没将天机子拉拢到静斋这边,还让宁道奇也跑了。

梵清惠有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感觉。

叶千秋路过李播的身旁,唤了声。

“老李,该走了。”

李播本来还在摆弄茶树,听到叶千秋这句话,站起身来,有些依依不舍的看了看这片茶园。

然后,走在叶千秋的身旁,和叶千秋说道:“我们什么时候也种上些茶树。”

“这茶还真不错。”

叶千秋负手道:“你想种就种呗,我带回来的那些钱财,不都交给你掌管了吗?”

李播闻言,点头道:“那倒是,对了,你还没跟我说,你那些钱是哪儿来的。”

叶千秋道:“别人找我打架,打输了,就赔了点钱财,这有什么问题吗?”

李播点了点头,虽然听着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怎么就感觉听起来怪怪的。

一行人离了茶园,背影渐渐消失。

师妃暄来到梵清惠的身旁,她发现师父的脸色不太好。

师妃暄朝着梵清惠说道:“师父,您不要紧吧?”

梵清惠摇了摇头,勉强说道:“妃暄,师父没事。”

“这一趟,有些麻烦了,妃暄你得走一趟洛阳,去找净念禅院的了空大师。”

“算了,还是我和你一起去吧。”

师妃暄闻言,不禁有些疑惑。

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师父脸上出现愁容。

“师父,宁真人怎么也走了?”

师妃暄不太明白,为什么宁道奇明明败在了天机子的手中,却还跟着天机子一同离开。

这其中,有什么是她没有参悟的。

梵清惠听到师妃暄的话,微微一叹,语重心长的说道:“妃暄,以天机子的实力来看,他现在已经是无可争议的天下第一人。”

“你入世修行在即,天下只会是越来越乱。”

“我静斋理当尽早挑选明君,辅佐明君早日结束乱世。”

“但是,天机子与我静斋并非同道。”

“来日,天机子若是入局天下,定然会和我们走在对立面。”

师妃暄道:“可是,师父,徒儿有些不太明白,我们静斋是正道魁首,为什么天机子不选择和我们合作呢?”

梵清惠听了,悄然说道:“或许就是因为我们静斋是正道魁首的缘故吧。”

师妃暄闻言,大概明白了一点其中的关窍。

……

青华峰上。

天机阁外。

宁道奇坐在一块大石上,和另一边的叶千秋说道:“道兄的智慧,当真是让老夫佩服。”

“说实话,老夫已经有近五十年,没有像今日这般豁然开朗过了。”

“老夫活到九十多岁,这一生的体悟,几乎全部都在前四十岁之前就完成了。”

“结果到了如今,却是难以再有什么大的突破和造化。”

“不得不说,若非是碰到了道兄这般人物。”

“老夫还尚且处在迷局当中。”

叶千秋看着那远处终南各峰之间飘荡的云气,听着宁道奇口中之言,不禁对宁道奇这老小子的印象有所改观。

这老小子,倒也不是什么迂腐不堪之辈,就是脑子可能有点不太好使。

可能是和氏璧传的太过神乎其神,让他觉得他执掌和氏璧三年,可以从中悟得一些东西,让他能够再进一步。

宁道奇其实只是一个武功有点高的普通道人。

他被人推到了一个不属于他的高度。

宁道奇一生从未杀过生,你不能说他是一个坏人。

其实,单纯的从一个人的角度来看,宁道奇其实是个不错的人。

但宁道奇没有杀心,所以,被慈航静斋的女尼姑当成了猴耍。

又出力又出功,最后还没得什么好处。

当然,他最大的问题就是身为道门之人,却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慈航静斋的走狗。

好在叶千秋的出现,让宁道奇在思想上有了些许改变。

“你的问题,就在于你似乎对自己是谁了解的不太清楚。”

“宁道奇之所以是宁道奇,那是因为宁道奇是修道之人。”

“慈航静斋的女尼虽然也修天道,但是慈航静斋的道和我们修道之人所修的道,那是两码事。”

“道是道,佛是佛,道佛两立。”

“你连自己的身份位置都搞不清楚,谈何更进一步。”

叶千秋在指点宁道奇。

希望他能够认清楚自己的身份。

叶千秋的话,自然是有说服力的。

特别是对于宁道奇来说。

叶千秋的话,无异于给他指明了方向。

宁道奇被叶千秋一拳轰出了内伤。

没个把月还好不了。

于是,宁道奇便在青华峰住了下来。

叶千秋也没赶他走。

他本来就是个闲散的道人,没有势力,没有野心,要不然也不会想着去给慈航静斋跑腿。

如今,他在天机阁中养伤,还能顺便和李播研究天文历法,做个简简单单的道人。

叶千秋在青华峰呆了大概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又下山了。

这一次,自然不是远行。

只是在长安城等待石青璇的到来。

所以,他带着李淳风下山了。

走在山路上,李淳风朝着叶千秋发问。

“师父,你说世上的人为何要来回奔波去做一些看似有意义,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呢?”

叶千秋看了李淳风一眼,对他提出这个问题的动机不做深究,只是说道:“任何一件事,其过程往往比结果更动人。”

“这无疑便是修行的要义。”

“如果没有种种过程,那自然是无法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至于,有意义还是没有意义,那不是旁人能决定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