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小的打鸡血,老的谈情怀
真的是小场面。
姜滔滔已经做出来原型机,起飞不是问题。
操控也似模似样。
但问题就在于稳定性的平衡算法。
也就是说硬件方面已经基本方案封存。
这是个专业术语。
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个集各种技术大成的项目。
往往要在某个节点做技术封存。
就是整体技术以这个时候为准,然后再进行大量的调试改善,还包括把工程机外形变成市面上可以接受的样子。
如果不做这个技术封存,每天都有新技术新元素诞生,总想把最好的用到成品上。
那就导致这东西永远没法做成。
成熟的做法就应该是完成一个东西,然后再不断升级。
留点升级空间就是了。
大不了1.
0版本做一段时间后,彻底更新做2.
0,但中间的无数1.
2、1.
3版本才能让市场接受,才能让投资方满意,才能让整个团队企业发展起来。
而不是永远都在追赶新技术,永远都在耗钱。
连这个道理都是张泽贵传授给姜滔滔的。
所以现在他的团队就是一帮人在组装更多的无人机,准确的说就是用来摔的验证机。
一帮人跟着他在不断刷新程序算法。
还有一组人在做商业外形开发完善。
问题就出在这里,也许是赵德柱一直给钱从不计较,姜滔滔的研发也就从来没有因为钱拮据过。
这些参与进来的研发人员,就有人觉得资金肥厚,不拿白不拿。
姜滔滔的性格又不太擅长跟人沟通管理,整个研发团队里面浪费倒说不上,但物料、配件经常莫名其妙的丢失。
他发现就是打骂。
暴躁的脾性让他像个被困的野马,被几个人搞得团团转。
严重影响了他的心态,更影响了研发进度。
黄盼盼很简单明了的给他列出来一份工作岗位安排清单,设定了这家研发工作室大约需要重新招聘二三十人,扩大规模的详细内容。
并且立刻下载一套工作规范,不再是兴趣小组一样的工作室,而是每个人该拿多少工资,该在什么时间交出什么工作进度的精细化工作流程。
嗯,这就是黄盼盼到鹏圳这半年来的最大收获。
去年最后几个月,她从一个高职小舞蹈生转变成了电商运营管理店长。
其实那时候也类似姜滔滔的工作室这样,是纯粹除了做事,啥规范都不懂的外行。
龙芷羽先给她梳理了一遍,所有工作都需要规范流程。
定岗定责这些大企业的基本道理原则,手把手交给她。
这已经是个工厂管理的粗坯璞玉了。
然后从来到鹏圳,人家可是有大量电子厂、科技工厂管理经验的工程师,被企鹅派过来跟她配合。
如果没有龙芷羽那一段,她要突然转变观念,养成规范意识很艰难。
现在却非常平顺的转到了科技类产业的管理规范中。
姜滔滔这个小作坊规模,对黄盼盼来说确实简单。
生搬硬套都能提升这边的管理模式。
但更重要的是……杨倩申请过来担任姜滔滔的管理岗位。
她驾轻就熟从十几个男生为主的研发团队里面,甄别出其中两三个绝对有问题。
怀疑另外几个的名单也交给了姜滔滔。
结合张泽贵的深入了解,最后还是建议姜滔滔到鹏圳建立生产研发基地。
HK这边的工作室,最多作为研发中心,整个团队已经到了需要正规扩张的地步。
黄盼盼自己没有精力来帮无疆,她也不可能从电商平台那边脱手。
一直游离在电商平台外围的杨倩,却可以把监察工作交出来,然后全面复制黄盼盼的方案,并且自己把最熟悉的监察工作担当起来。
绝对不允许姜滔滔的团队,再有这种贪污自盗的事情发生。
这样姜滔滔就能集中精力搞研发,周边事情杨倩替他打理推动。
坐在那家私房菜,赵德柱听杨倩过来压抑着激动的情绪,给他申请这份工作调动。
目光是看姜滔滔的:“你觉得呢?”
姜滔滔低头看那详细的规范流程:“只要让我全力搞研究,把宝宝完善起来,怎么都行!”
赵德柱轻言细语:“我首先要照顾你的想法,无疆是你的,永远都是你的,我带人来只是帮你,不是跟你抢夺无疆,到现在我一点股份不要都行,只要你安安心心的把无疆做好。”
旁边的张泽贵不相信自己耳朵:“你投了几百万,说不谈股份?”
杨倩也震惊,黄盼盼却只是睁大眼看下,就确认赵德柱是真心要帮这个年轻人,那就更认真的探头给解释下规范流程:“以后您需要什么协助,随时叫我,只要能帮上忙一定做好。”
冯晓婷她们则干脆懒得看,除了偷偷讨论这就是让周周最心痛的那个男生,就嘻嘻哈哈的小声在旁边桌子上点菜选菜。
李媛媛还是不忘阶级姐妹,可惜该把周周带过来。
冯晓婷给她宽心:“你觉得她跟着那几个老板,还没得好吃的?”
姜滔滔却抬头看眼赵德柱:“无疆的名字是你取的,宝宝的名字也是你取的,这时候你跟我说不管?
我再说一遍,我只要能专心研发宝宝,其他事情我不想管,太烦人了,你不要股份,那我凭什么还要做这个?
没有你陪着我走到这个时候,你再说一次不要无疆试试看?”
赵德柱撑着头笑:“搞得我好像在玩把戏,懒得跟你说,滔滔,是老张教我的,他做GPS卫星地图,现在是在跪着赚钱,可他的目的是造福人类,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我们的征途……”
他装腔作势的高举手臂,张泽贵就哈哈笑起来,跟着摆出幼稚的动漫造型:“是星辰大海!
康巴列!”
姜滔滔也跟着举手叫,脸上更是充满了孩童般的欢喜笑容。
可能他的暴躁真的就是面对那些贪婪又愚蠢的家伙。
在志同道合的兄弟面前,温顺得像个小绵羊。
老罗本来站在玄关那边等着接待喳先生,都忍不住探头看眼这几个闹腾的年轻人。
略微不合时宜。
可这时候,喳先生和澜叔正笑着走进来呢:“好呀好呀,幸会。”
罗世信连忙恭迎,又极有眼力的推崇:“赵生几个年轻人,好有魄力的,今天他跟随的公司在交易中心上市,却不在意那边的股价,忙着推动这边这个年轻人的事业,花了几百万了,却说不要股份,因为这事情是造福人类的,可那年轻人就说要翻脸!
好有意思的年轻人……”
不愧是个卖东西的,三言两语间把事情交代了,还敢下套儿一样吸引喳先生的注意力。
在武侠小说里面无数次断章吸引读者的老先生,居然也好奇了,古色古香的隔断玄关过去开口:“聊什么聊得这么开心呀?”
分在两桌的年轻人们纷纷起身,满脸崇敬。
冯晓婷和媛媛连忙帮着把座椅拉好。
却听喳先生招呼大家坐,追问赵德柱:“聊什么呢?”
赵德柱介绍姜滔滔:“别人都以为他做是模型的,你画个你的宝宝……”
姜滔滔再孤傲,对上喳先生也崇拜,连忙低头就在那打印出来的流程规范背后画,比赵德柱画得漂亮精细多了。
但赵德柱却趁着这会儿介绍:“这个东西可以做什么呢?
就想喳先生您写的坐在神雕上面,每个人都能在天上看地下,这就像每个人都有一只雕……”
俩老先生探头看那四旋翼飞行器,难免有点时代错愕感。
赵德柱却比手划脚:“可是用在有些人手里,可以装个炮弹挂在下面,飞到对方头上一放,轰,就全炸死了,用到他手里,却用来做什么?”
被点到的张泽贵正激动兴奋呢,马上就解释:“无人机飞行在天上,可以解决很多民生工作,空中摄影,空中灭火,空中救援,随时监控森林的状况,野外大范围的巡视,对,海上救人,地下探矿,这是跟卫星配合起来的重大发明……”
老实说,无人机的这种全面拓展出来的功效,起码还要十年才会被意识到。
也确实是花旗国军方最先把飞机形状的无人机开发出来各种用途,但四旋翼无人机有难以比拟得滞空性,这就好比飞机和直升机的区别,有些高速飞行器难以完成的工作,悬停直升机却能做得得心应手。
他作为一个GPS专家,在赵德柱的启发下,已经在领先全球意识到无人机和GPS结合起来的应用。
只是他还没体验过无人机,特别是姜滔滔那独步天下的无人机是什么感觉。
但是这对于两个老先生已经算是很高深的科技了。
可赵德柱的重点不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