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择手段(1/2)
开完记者会,二人来到第三会议厅的贵宾室作最后交接。
谈及下午刚发生的突发事件,以及对申奥有可能带来的影响,章程凝重地说:“许先生,非常抱歉,由于我的工作没做好,让您一来就要处理如此棘手的事情。
为确保万无一失,为引起‘奥申委’的足够重视,我建议您尽快通报顾先生。”
涉及到一位部长级官员,的确非常棘手,搞不好会影响到两委之间的关系。
为了申奥,为了让香港获得2000年奥运会马术比赛的举办权,以赛马会为首的香港各社会团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展开了全方位的宣传,已经与内地一样走到了“只能赢、不能输”
的境地。
作为“助申委”
三号人物,作为香港赛马会全权代表,许锡安责任重大,不想因为怕得罪内地官员而导致功亏一篑,放下策略组刚作出的评估报告说:“章先生,bj团队发回的所有决策文件我都看过,在‘奥申委’和‘助申委’官员接受媒体采访这一问题上,新闻组已经做了他们所能做的一切,您完全无需为此道歉,更无需为此承担任何责任。
所以除了向顾先生及时通报之外,我会以‘助申委’和香港所有支持承办2000年奥运会马术比赛的市民利益为重,就该突发事件向‘奥申委’提出严重警告,确保他们能够引以为戒。”
管好自己的嘴有那么难吗?
今天发生的事情,证明新闻组提供的注意事项他们根本没看,否则绝不会出现如此被动的局面。
幸好bnb新闻网记者全程录像了。
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章程再次看了一眼策略组的评估报告。
若有所思地说:“许先生,我支持您的决定,但我们也要考虑到内地情况的特殊性,如果这个分寸掌握不好,必然会导致代表团成员很紧张,很谨慎,怕说错一点什么又被别人利用,以至于一个个都呆在酒店里不出去。
白白丧失向蒙特卡洛市民和全世界媒体宣传bj、宣传中国的机会。”
许锡安今年四十六岁,阅历丰富,对国内的情况也一直很关注,想到过去几十年发生的那些事情,不禁苦笑道:“章先生,您的顾虑非常有道理,他们总是喜欢走极端,似乎没有第三条路。”
章程不置褒贬的笑了笑,抱着双臂问:“那您打算怎么处理?”
许锡安拍了下策略组提供的评估报告,起身说道:“听专家意见。
至于您的担忧,我会组织一些社交活动来为他们解压。
好在有一个月时间,补救还来得及。”
与此同时,不知道自己已惹下天大麻烦的张副市长,正陪同陈书记往国际会议中心赶。
“助申委”
启动紧急程序,陈书记不得不推掉一个外事活动。
离表决就剩一个月,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能够如愿的赢得举办权,那该是多大的一份z绩?
正指望bj申奥能为将来“入常”
加分的陈书记忧心忡忡,刚接完体委伍主任的电话,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千发,你中午刚从那边回来,难道一点消息都没有?”
张副市长回忆了一下,摇头道:“中午在接风宴上,许锡安没说什么,回来时也一切正常。”
“办公室那边呢?”
“我打电话问过三次,办公室那边没有,新闻宣传部也没有。”
“那肯定是国外出事了,”
陈书记沉思了片刻,拍了下副驾驶的椅背指示道:“小刘,给外事办打电话,让他们留意国外有什么突发新闻,关于申奥的,别的不管。”
“是,陈书记。”
当他们赶到国际会议中心时,李副总理的车已经到了,二人陪同李副总理走进303会议室,只见主持会议的“助申委”
bj团队新负责人许锡安,正与国际奥委会何委员、中国奥委会魏秘书长窃窃私语。
章程也在,不过坐在体委副主任陈正淮、外j学院吴院长等几位副主任委员中间。
半个月前,许锡安随顾先生等香港名流前来慰问过在bj工作的“助申委”
志愿者。
李副总理曾在钓鱼台设宴接待他们,不是头一次打交道,无需再相互介绍。
他朝起身相迎的众人微微点了下头,一边示意大家坐下,一边举重若轻地笑问道:“许先生,章先生,到底出什么事了?”
许锡安看了站在对面的杨副市长一眼,解释道:“李副总理,陈书记,各位‘奥申委’官员,澳大利亚电视台记者四小时前在一楼大堂向杨副市长提出的问题,以及杨副市长回答的内容,给这次申奥埋下了一颗定时z弹。
如果不尽快制定应对策略,如果不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很可能会让我们与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失之交臂。
正是基于这一点,章先生在与我正式交接前的20分钟,当机立断的启动了紧急程序,请诸位放下手头工作前来参加这个紧急会议。”
见包括李副总理在内的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朝自己看来,杨副市长一下子乱了阵脚,连连摇头道:“许先生,章先生,你……你们肯定搞错了,中午在大堂我是接受过澳大利亚记者采访,可我没说错什么呀!”
“杨副市长,我们看完录像再说。”
章程朝投影机方向看了一眼,列席会议的策略组同事立即关掉了灯,开始播放新闻组刚剪辑好的采访片段。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经过剪辑过的采访录像中,身兼bj‘奥申委’副主任委员的杨副市长,先是对美国国会明目张胆地违反奥林匹克原则、干涉中国申办奥运会的权利表达了气愤的心情。
紧接着义愤填膺地声称,中国有理由对美国进行报复。
抵制三年后的亚特兰大奥运会!
“言之有据”
的采访录像。
让杨副市长额头上渗出了黄豆般大的冷汗。
李副总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灯一亮便声色俱厉地问:“这到底怎么回事?”
杨副市长急了,连忙解释道:“断章取义,李副总理,这纯属断章取义,采访时我不是这么说的。”
“杨副市长的确不是这么说的,大家请继续看。”
章程又朝投影机方向看了一眼,工作人员再次关灯。
给众人播放完整版的采访录像。
“有一位美国朋友对我说,美国这样对付你们,你们有理由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
我们是完全有理由对美国进行报复,但我们不会那样做,因为我们一贯支持奥林匹克运动……”
录像中杨副市长不卑不亢,义正言辞,之前那段显然是掐头去尾经过精心剪辑的,李副总理和陈书记这才松下口气。
看着众人如释重负地样子,许锡安凝重地说道:“各位想象一下,如果西方媒体把前面那段断章取义的采访录像。
事先透露给西方各大通讯社,并在在蒙特卡洛表决前夕播出。
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中国要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证据确凿,这无疑是一个大新闻,会有无数家电视台一遍接一遍的播放。
会对此加以评论,告诉正在准备投票的委员和全世界,中国从来就把z治利益放在奥林匹克理想之上!”
杨副市长像是三魂六魄突然被抽走一般,软弱无力瘫坐椅子上,目光呆滞,一声不吭。
李副总理脸色铁青,陈书记气得咬牙切齿,伍主任、何委员和魏秘书长则惊出了一声冷汗,一个个愣住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章程不想许锡安刚来就太过得罪人,接过话茬道:“如果我是竞争对手,我绝不会错过这个落井下石的机会,我会翻老黄历,重申中国有过抵制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和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历史。
我会找几个资深政治评论员对此加以分析,得出bj在打政治牌,试图利用抵制来‘讹诈’国际奥委会以取得举办权的结论。
而这个结论在国际大环境下会非常有市场,到时候西方记者会抓住所谓的‘抵制’问题,频频向代表团发难,让你有口难辨,决不会给你澄清的时间。”
李副总理恨铁不成钢地看了杨副市长一眼,回头问道:“振梁同志,你怎么看?”
何委员处在与国际奥委会接触的第一线,比别人更早更多地感觉得到委员们的心态,想都没想便凝重地说道:“自1976年以来,抵制奥运会一直是国际奥委会最伤脑筋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国际体育界已达成共识,一致认为抵制行动不符合运动员的利益。
可以说为达到政治目的而抵制奥运会的做法,在国际奥委会内是最不得人心的。
如果西方媒体散布中国将抵制奥运会的谣言,并且有刚才看到的那段录像作为证据,那无疑是花最少代价而又能收到打击bj申办‘最佳’效果的手段。”
为申奥做了那么多事,花了那么多经费,很可能就因为一个不在计划中的采访而失去举办权,李副总理的肺都快气炸了,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问:“同志们,许先生和章先生能想到,居心叵测的澳大利亚记者肯定也能想到,说不准这本来就是个阴谋,出了问题解决问题,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大家都说说,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隐患?”
影响一旦造成,澄清则需要很长时间。
万一人家也断章取义的剪辑,并在国际奥委会表决前几个小时爆出,那就算有bnb新闻网帮忙也解决不了问题。
陈书记咬了咬牙,斩钉截铁地说道:“中午才接受的采访,那几个澳大利亚记者应该还没出境,我建议海关和边检部门严防死守,在他们出境时扣下录像带。”
都什么时代了,一段视频是你想扣就能扣下的吗?
且不说人家有的是办法把录像带走私出去,就算没走私渠道也可以通过美国驻华使馆或英国驻华使馆的卫星传输出去。
这个建议连李副总理都感觉不靠谱儿,想了想之后紧盯着章程问:“章先生,您认为呢?”
“李副总理,许先生拥有丰富的危机公关经验,我相信他会有办法的。”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章程很干脆地把球踢给了许锡安。
这位马会大佬到底行不行,李副总理心里真没底,就在他琢磨着等会儿是不是找章程私下里问问之时,许锡安站起身来,一脸严肃地说道:“先生们,策略组同事和新闻组的传媒专家一致认为,我们应该掌握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去应对。
所以我们既然无法保证能够百分之百截住z弹,那在澳大利亚之前引爆它,无疑是眼前最好的办法。”
“许先生,您能不能说具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