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章 奥申委的变化(1/2)

“还有45分钟,我们来早了。”

夜色浓浓,国际会议中心却灯火通明,大门外的停车场里,两个年轻人正探着脑袋朝会议中心里张望。

按照正常作息时间,应该是白天上班,晚上休息。

赛特文化发展公司这两位年轻的老总,却接到一个深夜十点的邀请。

大半年来,总经理李彦军和副总经理王清正带领公司,紧锣密鼓地筹备一件在外人看来很疯狂的事———“迈克尔-杰克逊北京演唱会”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第13个年头,西方流行文化早已被中国的年轻人恶补数遍,如日中天的杰克逊拥有大量中国粉丝。

两年前杰克逊推出专辑《危险》,创下3100万美元的销售神话之后,趁热打铁,展开“危险之旅”

世界巡回演唱会,然而bj却不是其中一站。

李彦军认为杰克逊在全世界的震撼力是没有人能超越的,如果他能来中国开演唱会,完全是一件向全世界宣传中国大好事,便异想天开地发出邀请。

事实证明成功属于有想法的人,他们的邀请很快得到杰克逊团队的热情回应。

赛特上下不到20个人,从司机、后勤到文案,清一色都是杰克逊的粉丝。

请自己最喜欢的歌手,到自己最喜欢的城市里,可以说是为了完成他们这一代人的梦想,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他们开始了与杰克逊演艺事务集团长达半年的谈判。

开始很顺利,简直一路绿灯。

可惜到最后关头。

却因为一纸批文卡了壳。

文化部迟迟没有回音。

李彦军和王清心急如焚。

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在他们近乎绝望之时,突然接到“bj奥申委”

新闻宣传部的电话,请他们带演唱会的相关资料,今天晚上十点整来国际会议中心二楼洽谈。

赛特文化发展公司是赛特集团的子公司,人员虽然不多,签约明星却不少,其中甚至包括赫赫有名的英那。

而赛特集团在bj也就数得上号的大公司,不但拥有极为专业的文化经营能力。

还拥有自己的写字楼、酒店和大型现代化百货商场。

作为赛特文化发展公司总经理,李彦军的消息极为灵通。

不仅知道这里是香港“助申委”

的驻地,还知道自一星期前中央指示要申奥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后,bj奥申委就把办公室、研究室、新闻宣传部、体育部、工程规划部、财务部和技术部搬到国际会议中心“合署办公”



之前的办公地惠侨饭店,只留下一个对外联络部和一块“bj申办200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委员会”

的牌子。

虽然“奥申委”

不是文化部,给不了批文,但能够帮赛特文化发展公司极力争取。

李彦军相信全bj城,或许就他们清楚迈克尔-杰克逊来bj开演唱会有多么大的意义。

最后一次机会,副总经理王清显得有些忐忑不安,一路之上抽了近半盒烟。

搞得车里乌烟瘴气。

李彦军再次看了一眼手表,侧身提起后座上的公文包道:走吧。

要等也是进去等,坐在车上算什么?”

成败在此一举,王清重重点了下头。

会议中心不在同一栋楼,大厅里只有两个保安和一个工作人员在值班,显得有些冷清。

二人走到接待台前出示工作证和介绍信,工作人员翻看了一下预约记录,便拨通了楼上的内部电话。

等了大约五分钟,一个身材高挑,穿着连衣裙的工作人员走出电梯,一边招呼二人上去,一边微笑着说道:“奥申委新闻宣传部柳芹,可以叫我小柳,二位来早了,领导们正在开会。”

“柳同志,这么晚还开会?”

柳芹回头看一眼,若无其事地笑道:“我们三班倒,24小时都有人在开会。”

政府部门三班倒,这在bj城还真是件新鲜事。

当乘自动扶梯赶到二楼,二人才发现接待他们的女干部所言非虚。

面积近2000平米的第一会议厅灯火通明,左边是办公区,右边是展区。

办公区里办公桌和电脑桌一张挨着一张,近百位工作人员要么在埋头翻阅资料,要么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什么,开放式办公,分不清谁是领导,谁是兵。

展区一分为二,紧靠大门这一摆满了架子,架子上挂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申奥海报,十几个长头发,一看就是搞艺术的人,要么抱着双臂在架子前左看右看。

要么干脆坐在地板上,交头接耳的讨论。

展区里侧是一排小房子,几十个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在量量画画,他们身后的不锈钢小推车上,堆着一摞摞图纸。

“李总,王总,休息区在那边,要不二位先去坐会儿?”

这里可是bj申奥的“心脏”

,李彦军可不想错过这个参观机会,忍不住问道:“柳同志,我可以随便看看吗?”

令他倍感意外的是,柳芹居然嫣然一笑道:“可以,您二位是客人,除了研究室和‘助申委’的策略组之外随便看。”

三班倒已经够不可思议了,居然还允许自己随便看,李彦军将信将疑:“真的?”

“真的,”

柳芹大大方方的伸出右手,作出一个请的手势。

“那我就不客气了。”

随着“助申委”

的到来,“奥申委”

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首先有了危机感,通过香港同胞和海外侨胞提供的资料,大家都知道了bj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其次是大开了眼界,通过一个星期的朝夕相处,大家才明白国际社会的运作方式是什么样的。

这些都给柳芹这个毕业于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带来了一次巨大冲击。

让她看到自己知识和视野的狭隘和浅薄。

为了更好的去认识世界。

去与世界沟通,她一反之前那随大流的工作态度,极为礼貌地笑道:“二位请,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二位介绍介绍。”

“不耽误您的工作吧?”

“我的工作就是接待和介绍。”

她抬头眼了一眼电子钟上的时间,确认离几位主任和助申委组长们散会还要一会儿,便陪着二人边走边介绍道:“这边是宣传部和助申委的文宣组,他们的工作量非常大。

要准备中、英、法、德等十几种语言的宣传资料和《申办报告》。

光《申办报告》就分三大册,18个部分,前17个部分包括国家和城市的特点、法律、海关入境、环保、财政、市场开发、比赛日程、体育场馆、残奥会、奥运村、医疗卫生、安全保卫、住宿、交通、技术、新闻和文化。

第十八个部分是保证书,其中有主席和总理的支持信,市长、体委主任的信,外交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等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70个宾馆、饭店老总签名的保证书,还包括28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认证书等等,近200份。”

不听介绍不知道,一听介绍吓一跳。

李彦军和王清这才意识到“奥申委”

并非白拿工资,不仅要干活。

活儿还非常多。

看着二人连连点头的样子,正拿他们当小白鼠锻炼自己介绍水平的柳芹。

接着说道:“《申办报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和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是一部实实在在的反映bj和中国发展前景的‘百科全书’。

资料主要来自国家有关部门以及bj市各厅、局。

宣传部和文宣组的香港同胞们按照国际奥委会要求,对所以领域到2000年的规划和目标要做具体地阐述。

更重要的是要使国际奥委会委员相信规划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比如体育场馆和奥运村的建设须说明经费来源、提供方法、建设工期等等。”

李彦军回头看了一眼正在电脑前校对各语种资料的工作人员,感叹道:“难怪你们要三班倒呢,原来任务这么重。”

“宣传部还不算最忙,最忙最辛苦的当属工程规划部和‘助申委’执行组。

为了确保赢得举办权,中央对环境和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正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协同环保和规划部门,与几百位来自全世界的环保和规划专家制定环保和交通方案。

而方案提交给国际奥运会之后,就要不折不扣的落实。

换言之,这是我们对国际奥委会的承诺。”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