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八章 助委会(1/3)

计划不如变化!

顾先生去科大校区时正好被刚采访完章程一家的记者们看见了,他这两年来都在忙什么香港是尽人皆知,结合章程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媒体很直接地想到他是想请章程出山,为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摇旗呐喊。

当天下午就传出这一小道消息,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保密工作没做好,如果这个时候再去德国为柏林申奥助威,无疑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与此同时,bj奥申委也希望章程能够代表企业界为中国申奥做经济陈述。

因为企业家代表人家都是全球知名的大公司总裁,中国只能由顾家大公子、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总经理上阵。

一个在香港还有点名气,一个整个一官商,这个阵容显然要比人家逊色都多。

nb电气不仅是正儿八经的跨国公司,还是上届奥运会的顶级合作伙伴,作为公司创始人,章程拥有顾家大公子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如果他能出面,将能大大提升中国代表团的国际形象。

考虑到目前的国际环境,吴金华和丹尼尔一致认为应该接受bj奥申委的邀请,因为这一来可以演绎一个无懈可击的“阴谋论”

,让全世界人民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接下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山姆大叔对nb电气支持中国申奥而实施的报复。

毕竟地球人都知道美国是抵制中国申奥的,一些**的众议员为此专门向国会提交了一部法案,甚至很可能获得通过。

这无疑与奥林匹克精神相悖。

别说在其它国家。

就算在美国nb电气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跟他们理论。

经过一番权衡。

章程最终婉拒了柏林洪堡大学物理系阿绍姆教授的邀请,同时也拒绝了bj申奥委有关于企业界代表的邀请,而是将以bj申奥形象大使的身份,代表文化项目组为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做文化陈述。

人家在公司没职务,连所有股份都捐赠给了“nb科学与教育基金会”

,邀请他担任企业界代表真不是那么合适。

就在他正和顾先生等人一起为中国申奥摇旗呐喊,动员更多香港市民参与进来之时,bj方面又向nb电气总裁吴金华发出邀请。

连顾家大公子都坦言吴总担任企业界代表比他合适,因为在去年的“乌龙事件”

中,吴金华也出了大风头,具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

既然都已经做到这份儿上了,吴金华也不矫情,欣然接受了这一邀请。

中央政府承诺bj获得举办权之后,会把马术项目放在香港,不出意外的获得香港民众的支持。

令人章程啼笑皆非的是,马会新闻发言人刚宣布要全力以赴,游艇会居然异想天开地提出能否把赛艇项目也放在香港?

一时间众说纷纭。

掀起了一阵奥运热。

都已经赤膊上阵了,没必要再遮遮掩掩。

顾先生、邵先生、周先生和李先生共同发起的“香港支援协助bj申奥委员会”

简称“助申委”

刚成立。

筹款工作刚全面拉开,章程就以bj申奥形象大使、“助申委”

理事的身份,率领一百多位以志愿者身份加入“助申委”

的公司同事,以及两百多位来自香港各界的真正志愿者,浩浩荡荡地赶往bj,协助bj奥申委踢好临门一脚。

在启德机场候机时,送行的新h社香港分社记者和志愿者们坐在一起,非常乐观,很有信心,相互打气说:不给中国给谁啊!

然而,几乎都有海外留学、工作和生活经历,堪称香港各行各业精英的志愿者们却如履薄冰,一点都乐观不起来。

国泰航空的包机里,他们要么翻看这两天收集的奥运资料,要么研究bj方面传来的筹备资料,要么低声交流各自的看法,很敬业,很专业。

“……办公地点设在亚运村的国际会议中心,二层展区最大,面积达1000平米,我们把它隔成七个办公区和一个大会议区,配套设施非常完善,有十种语言的同声传译设备,有高亮度投影装置以及可调节的灯光系统,甚至有两间贵宾室。”

接下来的两个月,三百二十六人的大团队就要在bj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章程全权代表“助申委”

,事无巨细的都得过问,一边看着打前站的同事传来的布局图,一边低声问:“一个组一个办公区?”

“嗯。”

对bj情况较外熟悉,被紧急抽调到“助申委”

担任后勤主管的宋佳,指着图介绍道:“a区文宣组、b区新闻组、c区联络组、d区策略组、e区企划组、f执行组,我们后勤组在e区,客房在隔壁的酒店,安保由奥申委负责,车辆也已经全部到位了。”

光香港富豪榜上那几十位大富豪就为“助申委”

提供了4000多万港元的资助,这还是明面上的。

如有需要,他们会通过其他方式提供一笔用于贿赂国际奥委会委员的黑金。

只要能赢得举办权,花多少钱都值。

章程沉思了片刻,摇头道:“宋主管,我们要与奥申委展开全方位的合作,而不是孤军作战。

飞机降落后立即通知后勤组同事,请他们再租一层,现有的办公区留一半给奥申委,另外把策略组安排到一个相对安静点的会议室。”

“再租一层没问题,关键是他们会去吗?”

“去不去是他们的事,留不留是我们的事,住宿和餐饮也要考虑到,总之,要拿出百分之百的诚意。”

“好的,一下飞机我就安排。”

宋佳在小本子上飞快地记录了一下,旋即回到她的座位。

相比德国。

bj远称不上远。

况且申奥这么有意义。

谁都想参与。

离预产期仅剩一个半月的夏遥。

硬是鼎着大肚子,带着女儿一起跟上了飞机。

见丈夫似笑非笑的朝自己看来,她一边轻拍着刚睡着的小章晴,一边得意地窃笑道:“别用这种眼神看我,我会注意的,再说bj我比你熟,说不准还能帮上什么忙。”

章程举起挂着脖子上的“助申委”

志愿者工作证,摇头道:“老婆。

我不是不放心你,而是担心没时间陪你和晴晴,离投票就剩两个多月,接下来我们会三班倒,24小时工作,连礼拜天都没时间休息。”

夏遥嫣然一笑道:“你忙你的,别管我俩,bj我有好多同学,有腾溪,实在感觉闷还可以去国贸转转。”

来都来了。

还能说什么呢?

章程暗叹了一口气,假作严肃地说:“就一个月。

一个月之后必须回香港,不然我非得被妈骂死。”

夏遥撅着小嘴嘀咕道:“在哪儿生不是生?

bj医疗条件比香港一点都不差,有马格达雷娜在,又不是没人照应。”

“还有我呢。”

正说着,刚加入“助申委”

企划组的nb电气工业设计中心副总监林荟娴,扶着椅背走到二人身边,拨弄了下睡得正酣的小章晴,大大咧咧地说道:“生孩子这事我有经验,有我在不会出问题的,章同学,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是啊,我连妈妈手册和健保卡都带来了。”

夏遥指着正跟新闻组同事讨论的公司主席副总裁夫人伊婉仪,吃吃道:“除了林姐之外,还有伊姐,我们都说好,一个照应我,一个带晴晴,不会拖你后腿。”

原来有人在怂恿,章程狠瞪了林荟娴一眼,没好气地说:“林总监,您不要工作了?”

“我们企划组不像策略组,没谢总那么忙,况且离预产期还有一个多月,到夏遥进产房时我们应该忙得差不多了。”

生孩子那么大的事,哪能这么随便?

章程不置褒贬的点点头,拿起策略组的第一份报告边看边说道:“一个月以后的事一个月以后再说,当务之急是先站稳脚跟。”

“我就是担心这一点。”

林荟娴坐到夏遥的座椅扶手上,忧心忡忡地说:“章程,我们企划组同事认为‘奥申委’之所以发出邀请,很大程度上出于你个人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不是真正看重我们的国际公关能力,大家都担心接下来做的很可能是无用功。”

那边是一位副总理、一位体委主任、一位政z局委员兼市委书记、一位常务副市长,一位中国国际奥委会委员。

答应他们抛头露面前什么都好说,但上了这条船之后就难说了。

毕竟人家指挥人指挥惯了,都是万能领导,忠言逆耳,哪有那么容易听得见别人的意见。

尽管同样有这方面的担忧,章程还是若无其事地笑道:“所以我们要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职业精神,看到我们的职业素养,并以此赢得他们的信任,最终达到让他们心甘情愿接受专业意见的最终目的。”

“可是离投票仅剩下两个多月。”

“我会想办法的,至少在赢得举办权这一问题上,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与此同时,前天刚正式上任的国家体委副主任陈正淮,正和bj市人民政府张副市长,中国国际奥委会何委员以及顾家大公子等“奥申委”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