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二章 国际章(1/2)

“家恒,你家老爷子看重的那位真会赚钱啊。

一张船票30港元,每天至少能接待5000游客,半年下来就是2000万,去一趟南极才花多少钱,这不是名利双收吗?”

九龙尖沙咀,天星码头旁的一栋大楼里,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士端着高脚杯,站在巨大的落地玻璃前,俯视停泊在六号码头的“远望号”

极地科考船。

笔挺的黑色西装十分熨帖的穿在身上,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那唇角微微上扬着,看起来斯文绅士。

顾家三公子顾家恒同样衣冠楚楚,一身得体的燕尾服,洁白的竖领衬衫上打着一个漂亮的蝴蝶结,正翘着二郎腿坐在落地玻璃边。

北极科考,意义重大!

载誉而归的“远望号”

极地科考船,已经成为香港的一张科学名片。

不仅可以免费停泊在中环6号码头,甚至被几十家精明的旅行社纳入景点清单,从上个月开始就源源不断地往这送海内外游客。

顾家恒把一张设计精美的音乐会门票往茶几上一扔,端起酒杯说:“船上有好多间实验室,里面的仪器非常昂贵,要限制游客数量。

而且经过那么长时间航行,船需要进行维护,现在是边维护边开放,一天最多接待2000名游客。

另外礼拜一和礼拜四免费,事先有预约的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也免费,刨去开放所需要的相应开支,能把船舶维护费用挣回来就不错了,哪有你说得那么多。”

站着的男士玩味地问:“听上去你很欣赏他?”

顾家恒咀嚼着“欣赏”

这个词,心中窜升起万般感受。

老爷子的眼光太毒了,说他行、他真行,短短七年时间,竟然成了香港第十大富豪,这还仅仅是财富。

除此之外,他拥有着香港富豪们所难以企及的声誉。

香港人最喜欢帮人取花名。

叫阿荣---猪肉荣、叫阿昌---蕃薯昌、叫阿莲---姣婆莲、叫阿斌---大头斌、叫阿辉---鱼腩辉、叫阿丙---猪头炳,奸人坚、高老全、口水威、蛇仔明、潺仔明、残鸡英、何B仔、大麻成……叫什么都有。

有中错状元,无安错花名。

那些听上去不是很雅的花名,往往又非常之贴切。

比如立法局议员、前教育统筹委员会主席范徐女士,因为跟新任港督闹翻了,政治立场一下子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由之前的“亲英”

摇身一变为“亲内地”



港人们就取“犯夫人”

的谐音,给她取了一个“范夫人”

的花名。

比如《苹果日报》的那位老板,由于其长得比较胖,被港人们称之为“肥佬黎”

;又比如他家老爷平易近人,不管对谁都没有架子,所以有了一个很亲切的花名—“有钱佬”



既然在香港混。

NB电气集团第一大股东、NB实验室技术应用学部主任章程,同样避免不了“人送绰号”



但他的花名比所有富豪们的更有格调,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称他为“国际章”



意指他凭本事赚全世界的钱,在国际上很吃得开,不像其他富豪就会玩股票、搞地产,只会赚香港人的钱。

差距一下子拉开了。

人家现在是跟李先生、何先生、周先生、邵先生和自己家老爷子等老古董平等对话的人。

每每想起自己之前说过的那些瞧不起NB电气的话,顾家恒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儿。

不如他的人多了去了,要不是WH大革命结束,要不是内地搞改革开放,像你这样的人还不知道在哪个旮旯角里喊口号呢!

顾家恒暗骂了一句,若无其事地反问道:“光明,难道你不欣赏?”

张光明森森的目光掠了一下不远处的香港艺术中心,淡淡地说:“欣赏他在学术上的成就。

欣赏他赚钱的本事,但不欣赏他在一些事情上的做法。”

不就是有个副总理老子吗,要不是仗着家里的那点权势,哪有资格轮到你在香港人五人六?

顾家恒打心眼儿里瞧不起眼前这位,要不是在内地刚搞了一个地产项目,需要他帮着上下打点,才不会像现在这样听他废话。

他不动声色地问:“哪些事情上的做法?”

“比如对待你呀。

如果没有你父亲的帮助,他能有今天?

可他是怎么回报你的,NB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连间办公室都没有。

想想我都替你感到冤。”

张光明把独立非执行董事的“非”

字说得特别重,还流露出一丝愤愤不平的表情。

挑拨离间,把我当小孩耍?

“国际章”

如日中天,连李先生、何先生、周先生和郑先生等一言九鼎的人物都上赶着跟他交叉持股。

顾家近水楼台先得月,光在NB银行的投资就翻了几番,把关系搞更亲密点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去得罪人家?

纨绔不等于白痴,且不说知道章程在内地抢了他的医疗设备生意,就算不知道顾家恒也不会上这个当。

“光明兄,我这个独董在NB银行是连间办公室都没有,但没办公室的独董不是我一个。

另外那几位不是德国大学的经济学家,就是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萨克森银行的银行家,随便哪一个在德国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都没抱怨,我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如果中央政府不支持,不给你们生意做,你们顾家能有今天?

张光明同样打心眼儿瞧不起顾家恒,在他眼中顾家恒就是一个不思进取,就知道泡小明星的纨绔。

连顾先生在他眼里,也只是一个靠走私发家的商人。

然而,形势逼人强!

在97之前,他真拿那个“国际章”

和他的NB电气没什么办法。

令他倍感无奈的是,D老还作出一个香港回归之后“舞照跳、钱照赚”

,现有制度五十年不动摇的承诺,就算97之后他似乎也拿“国际章”

没什么办法。

此外,那小子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跟军方搭上了关系。

腾家小丫头拿着NB医疗的独家代理权,召集了一帮总参、总政、总后和几大军区司令员、政委、副司令员、副政委和参谋长家的大姑娘小媳妇,肆无忌惮的跑马圈地。

来势汹汹。

动不动就给人扣帽子。

采购NB电气的CT机、数字X光机、血透机和血虑机等医疗设备就是爱国,采购美国、日本、德国和荷兰的就是“汉奸卖国贼”



仗着她们是女人,仗着她们有后台,胡搅蛮缠,吃相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一点商业道德都不讲。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把那些个院长搞得焦头烂额,之前谈得差不多的业务,一单接着一单被她们搅黄,现在更是发展到大肆收编的程度。

明明是“党指挥枪”

,可是在真金白银前面“党”

也不一定能够经受得住考验。

为了成为兴达商贸的二级代理和三级代理,从事医疗器械销售的卫生系统和地方领导的那些子女或亲属。

纷纷倒戈。

这么下去还得了,简直是不给人活路嘛。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张光明坐茶几前,苦笑道:“家恒兄,你我两家是世交,如今兄弟有难处。

不请你帮忙还能找谁?

我的要求并不高,划江而治,给我一半的代理权。”

一半的代理权,这个要求还不高?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