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章 市委市政府的危机(1/2)

工作重要,家庭更重要。

章程没有再去实验中心,而是和夏遥一起带着夏凝的儿子苏鹏和昨天刚被他爷爷奶奶从香港送来的小嘉辉在特区整整玩了一天。

两个小家伙一点都不认生,舅舅、姨爸的叫个不停,一会儿要这个,一会儿要玩那个,带他们两个比陪夏遥逛街还累。

要不是奶奶和外婆拉着,俩小鬼晚上非得要跟他们睡。

第三天同样有安排,上午陪田秋菊去市人民医院做检查,下午去探望在香港生完宝宝,刚回特区休养的林荟娴。

黄丽安又去了德国,家里倒不冷清,婆婆、小姑子、母亲和妹妹四个人围着她和孩子转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整个一“国家级保护动物”



刚满月的小孩最好带,吃饱了就睡,睡醒了要吃,吃了再睡。

章程趴在小床边看了一会儿明明睡着了,肉嘟嘟的小手却动个不停的小家伙,回头笑问道“林姐,丫丫长大了到底叫我什么?”

正跟夏遥说悄悄话的林荟娴愣住了,随口道:“怎么问这个问题?”

“前天在实验中心遇到宝琳姐,她非得让孩子叫我舅舅,搞得像叫舅舅比叫叔叔亲似的,您是我姐,老黄是我哥,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想想还是外国小孩幸福,舅舅也好,叔叔伯伯也罢……一个‘昂考’全解决了,不用为怎么称呼伤脑筋。”

林荟娴笑得花枝乱颤,上气不及下气地说道:“这里不是外国,该怎么叫就怎么叫。

我家丫丫跟兵兵一样。

也叫你舅舅。”

刚生养完。

她身材有些发福,又剪了一头短发,看上去别有一番风韵。

章程站起身,指着墙上的婚纱照打趣道:“怎么称呼我无所谓,关键是老黄能不能同意?

毕竟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直接决定我和你,我和老黄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

夏遥反应过来。

煞有介事地附和道:“是啊,林姐,这个称呼很重要哎!

如果丫丫叫章程舅舅,叫我舅妈,那我们就是你娘家人,不管到什么时候,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站在你这一边。

如果叫我们叔叔阿姨,那我们就要帮黄主任说话啦。”

林荟娴扑哧一笑道:“当然站我这一边,而且叫舅舅听上去是比叫叔叔亲。”

“那好吧。

我们一致对外,专门对付黄丽安同志。”

“他有什么好对付的。”

林荟娴一边招呼他俩坐下。

一边感慨地说道:“时间过得真快,记得我拿着胡总写的纸条去老厂房集体宿舍报到那会儿,你还是个半大小子,个儿跟我差不多高,一见面就给老黄个下马威,那英语溜得,到现在我都忘不掉。

报纸我看了,电视我也看了,香港第十大富豪,正儿八经的大人物,回头想想像做梦似的,别看那会谈人生、谈理想,可谁敢想到你、我、老黄和我们集团能有今天?”

一期元老一个都没散,这一点实属难能可贵。

章程微微点了下头,意味深长地说道:“梦想改变未来,我们坚持了梦想,所以我们改变了自己的未来。

有首歌是怎么唱的‘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挺励志的一首歌,同时又有些伤感,林荟娴嫣然一笑道:“能有今天不容易,我可不想重头再来。”

“给点面子好不好,人家很少唱歌的,不信你问夏遥,算了,既然你不想听,下面那段就不唱了。”

“唱得很好,如果有伴奏会更好,一副好嗓音,不去当歌星真可惜了。”

林荟娴顿了顿,紧盯着夏遥的双眼,似笑非笑地接着说道:“好好珍惜吧,不是林姐替他说好话,而是他的确是一个值得你托付一生的人。”

夏遥羞得面红耳赤,章程被搞得丈二摸不着头脑,禁不住问道:“林姐,你怎么想起说这些?”

“有感而发罢了。”

林荟娴笑了笑,继续说:“知道吗,在你认识夏遥前那会儿,你姐整天张罗着给你找对象,网撒得好大,公司里跟你年龄相仿的女孩子都在考虑之内,梁宝儿最漂亮,差点被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连人力资源部在招聘时都在留意,所以总部的漂亮女孩才那么多。”

章程被搞的哭笑不得,连连摇头道:“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我姐也真是的。”

这里没有外人,夏遥假作慌张地抚胸道:“章程同志,没想到你这么受欢迎,这让我压力好大呀!”

“你如花似玉,回头率高达99.

99%,我压力更大。”

“男才女貌行了吧,你俩就别在我面前打情骂趣了。”

林荟娴看了看挂钟上的时间,催促道:“都四点半了,下班时间路堵,早点去酒店,好不容易才聚一次,别让亲朋好友等。

你俩也别劝,我真去不了,一是带着孩子麻烦,二来老人们规矩多,生怕我置下什么病,不到双满月不让出门。”

亲朋友好本来就多,张兵、吴小柱、吴小莲和吴小军他们又都成家或即将成家了。

富在深山有远亲,连一向关系没那么亲密的刘思伟父母,得知章程回来后都一反常态地主动过来赴宴。

保守估计至少会有十桌,海滨别墅显然摆不下。

就算能摆下,章程也不想让母亲吴秀兰和丈母娘田秋菊累着,于是把聚会安排在关系不错的临海大酒店。

“既然你真去不了,那我也不强人所难,反正有的是时间,一有空我们就来看你和丫丫,等双满月你也去实验中心转转,宝琳和左太太她们开了一排小吃店。

中西餐都有。

味道不错。

不吃白不吃,一定要去尝尝。”

“好啦好啦,我知道了。

走,我送送你们。”

夏遥岂能让她送,急忙道:“林姐,别送了,你不能经风,我们自己下去。”

来时路上还没什么人。

回去时却发现交通几乎瘫痪了。

车窗外的街道分割零碎,许多人倾家出动,带着小凳子、床、席子、自行车、纸箱、报纸甚至砖头,排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龙之中。

扬-约瑟夫和马格达雷娜正在香港熟悉环境,送他们来的是实验中心的司机,看着车外万人空巷的场景,章程百思不得其解地问:“杨师傅,他们排队做什么?”

“买股票认购抽签表。”

杨师傅猛摁了一连串喇叭,看准一个空当开过去之后才接着说道:“今天下午,报纸、电台、电视台刚播放和刊登了人民银行香江分行、市工商局、公安局和监察局联合发布的‘新股认购抽签发售公告’。

说将向社会公众发行面值5亿元的新股票。

采用认购抽签表的方式认购。

后天至大后天两天集中发售500万张新股认购抽签表,中签率10%。

每张表100块,每一个购表人可以持10张身份证购10张抽签表,中签的人可以买1000股新上市股票。

沪江先搞的,特区几个也搞过一次,买到抽签表的人都发了,所以这次发售才这么火。

章先生,说出来您或许不信,其实消息两个月前就满天飞。

买抽签表要身份证,这些天我每次去火车站接送人时,都能看见街头上到处是打电话的人,一个个都嚷嚷着‘赶快寄身份证来’!”

章程一愣,旋即反应过来,急忙问道:“今天几号?”

“阳历8月7号。”

再过三天就是8月10号,中国股票史上赫赫有名的8.

10事件即将发生,想到事件对nb电气有可能带来的影响,章程不禁皱起了眉头。

司机不明所以,接着说道:“我弟弟在邮局上班,他说这段时间收到包裹大多是身份证,有的重达十几斤。

章先生,您说说,十几斤得多少张啊?

有人嫌电话联系不可靠,干脆搭火车、坐汽车到各地农村去租、去借甚至干脆买!

我们小区有个能人,从内地一下子搞来7000多张身份证。

听说还有好多人瞄准了利润可观的身份证‘生意’,当上了身份证‘收购专业户’。

去南湖南、北湖、江浙农村,以每张20至50块的价格租或买,然后拿到特区以100至200块钱的高价出售。

特区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内地省份的股民也不想再错过这个机会。

毕竟按照往常的经验估计,这次发行的新股上市后价格至少可以翻10倍,这样的发财机会去哪儿?

从上个月开始,成千上万的股民就一手提着装满钞票的密码箱,一手提着装满身份证的旅行袋,纷纷南下来这里。

听前天刚到的王教授说,广都至特区的火车票已经炒到400块钱一张,汽车票甚至上千!

市里的大小酒店、旅馆、招待所全住满了都容纳不下,火车站附近有好多人不得不露宿街头……”

nb电气是在特区发展起来的,跟特区政府的关系一直不错。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