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会被抢注的专利(1/2)

麦特布王子走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上午去圣大,下午锻炼身体,晚上看克林斯曼博士让NB航空稍来的各种文献。

虽然重活前是一个颇有成就的电气工程博士,但在物理、化学和数学上,他只相当于一个本科生的水平。

近6年的坚持不懈,让他今非昔比,眼前这些后根本看不懂的物理和化学论文,现在不仅能看懂,而且还会做实验对其进行验证。

正如姜梅梅博士和童家明博士去年来圣彼得堡时所说的那样,搞研究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工作,只有把前人的成果搞明白,才有机会获得那么一点点突破。

夏遥也很用功,但对她而言语言只是一个交流的工具,之所以学它完全是为了不给心上人丢脸,远没有他那种对基础科学发自内心的兴趣。

看了近一个小时英文版的莎士比亚原著,她有些累了,放下书爬到床头,轻声道:“老公,听说NB电子的彩电卖得不错。”

他看得太投入,像是敷衍的“嗯”

了一声,连头都没回。

“二姐放假了,娜塔莎也跟她一起去了香港,去年因为我妈的病没在家过年,今年连大姐和大姐夫都不准备回去,我一想到除夕时家里会冷清清的,心里就特难受。”

章程这才意识到冷落爱人了,急忙放下论文走到床边,一边抚摸着她的秀发,一边和声细语地说道:“放心吧,家里冷清不了,丁叔、顾阿姨、陈叔、许阿姨,还有大舅二舅。

你爸你妈,肯定热闹着呢。”

每逢佳节倍思亲,夏遥也不例外,指着书桌上的一叠论文,撅着小嘴嘀咕道:“这些文献在特区也能看。

那些实验在实验车间一样能做,NB航空每天两班飞机,又不是交通不便。”

“回去很简单,明天就可以走,关键是回去之后呢?”

章程轻叹了一口气,倍感无奈地苦笑道:“老婆。

你老公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人,可别人不会这么看,回去之后就会有没完没了的应酬,而且根本无法推脱。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你说我到时候答应还是不答应?”

“常书记。

王市长?”

“不止他们,还有港英政府,还有新H社香港分社,树大招风啊。”

夏遥好奇地问:“他们找你干什么,要公司在国内投资吗?”

“政治气候不好,现在倒不会,更多的是出于政治。

毕竟我们在香港有那么一点影响力。

而香港现在又处于一个特别复杂的时期,跟哪一方走得近都不合适。”

“那我们就保持中立。”

“保持中立很容易,但中立的结果是会把左、中、右都给得罪了,更何况你不可能在什么问题上都不表态。”

“难道就这么永远都不回去?”

“当然不可能,但可以慢慢淡化我在公司的身份,直到所以人都认为我真无心管理公司,对政治更没有兴趣,只知道一门心思做学问。”

夏遥乐了,钻到他怀里吃吃笑问道:“真不管?”

“真不管,除了重大决策。”

想到姐夫来欧洲之后。

集团运营一切正常,夏遥不禁感叹道:“吴总、许总和林总他们很得力,有他们在的确没什么不放心的。”

“是啊,所以我们才能过这样的二人生活。”

章程顿了顿,接着说道:“现在最辛苦的当属林总。

又要管生产,又要管销售,同时还要考虑到电子集团未来的发展。

别看我是NB电气第一大股东和创始人,但真要是让我坐到他那个位置上,我肯定会搞得一团糟。”

“这么对自己没信心?”

“不是没信心,而是术业有专攻,管理公司不是我的强项。”

夏遥最喜欢躺在他怀里的这种感觉,边用白皙细腻的小手抚摸着他的下巴,边好奇地问:“有那么难?”

“做一个总裁不难,做一个出色的总裁却非常难。”

章程重重的点了下头,很认真地说:“比如现在的NB电子,生产上要考虑到几十个国家不同的电压等级和电流频率,要考虑到各个国家家电行业的标准,连插头的规格都不一样,万一搞岔了就会出大问题; 在销售上要考虑到所在国的法律法规,要考虑到当地人的审美观念,也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进入市场,并制定针对性的推广策略。

同时还要考虑到售后服务,既不能有盲区,更不能增加太多的运营成本; 资金使用上更是重中之重,做太多库存会增加财务成本,没有足够库存又不利于销售,全部转嫁给供应商和代理商又会影响集团的声誉,所以要精打细算,从中找到一个平衡。”

NB电子集团总裁,看上去风光无限,真正坐到那个位置上却要考虑这么多事情。

夏遥这才明白过来,顿时连连点头道:“是挺难的,一般人真干不了。”

“这些都算不上什么,NB电子的未来,才是林总现在最为头疼的问题。”

章程伸手端起床头柜上的茶杯,喝了一小口水,感同身受地说道:“现在他手上有一副好牌,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可打出去之后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牌是我和姐夫给他的,可我和姐夫也不知道该怎么打。”

夏遥彻底傻眼了,愣了好一会儿才将信将疑地问:“老公,你和姐夫对NB电子真没有一个规划?”

“不是没有,而是太多了,什么都想干,可到底能不能干好心里真没底。

毕竟我们只有暂时的优势,技术底子太薄,能不能保持下去谁也说不准。”

“不是有实验室吗?”

“实验室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尤其在半导体技术上,我们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同行至少30年!

而这个行业又是一个无底洞。

所以我们这些年在其它业务上都敢投资,唯独不敢轻易涉足半导体,说出来真丢人,一家制造彩电的企业,居然连集成电路板都需要外购。”

心爱的人情绪有些失望。

夏遥看着心里就难受,连忙劝慰道:“老公,你已经很成功了,比我见过的所有人都成功。

再说我们才20多岁,来日方长,现在外购不等于将来还会外购。”

“是啊。

所以我们需要努力。”

章程笑了笑,看着书桌上的文献资料,意味深长地说道:“底子薄,那就从最基础的东西做起。

今后五年内,我会把集团50%的利润,全部投入进NB实验室。

并尽可能扶持关联企业。

让他们共同发展,将来好为我们配套。”

“香港的,还是东德的?”

“都要扶持。”

章程不无得意地说道:“大方向很明确,先帮‘克林斯曼博士的朋友协会’成员发展起来,等政治气候好转,再跟其它德国企业一样把相关产业往国内转移,从而真正获得其先进的加工工艺。

至于香港那边的关联企业。

主要是利用其资金,并想方设法让更多香港老板从事制造业。”

“他们愿意吗?”

“有利可图,有钱可赚,为什么不愿意?

事实上现在已经做出了一点成绩,给NB电子配套的香港企业有30多家。

另外还有20多家正在搞基建、引进设备、培训人员,以便给NB医疗配套。”

章程放下杯子,接着说道:“为了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多收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和我们技术应用实验室的研发人员们正在一家一家考察,想办法让他们的产品多元化,将来就算没有我们的配套订单也可以发展下去。”

夏遥糊涂了。

百思不得其解地问:“这么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好处有很多,但现在看不出来。

至于有哪些好处,一时半会儿真说不清楚,总之,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篱笆三个桩,想把NB电气做大做强,就必须有一个产业环境。”

想到NB电子的“未来窗”

彩电之所以能够卖这么好,完全得益于NB实验室开发的技术,夏遥不禁提醒道:“老公,现在的实验室不比以前了,不仅外聘专家教授,连博士研究生都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外,国内和香港的将来也要出去交流,如果像NB电子那样的专利被人抢注了,集团的损失将不堪设想。”

“没你想的那么可怕。”

章程捋了下思路,循循善诱地解释道:“首先,我们外聘的专家教授和所招的研究生,很大一部分在从事基础研究。

这是真正的为科学和人类发展做贡献,不存在专利不专利的事。

所以很多国外的国家级基础研究实验室都是开放的,也只有你突破一点,我再突破一点,很多理论和发现才会变成现实。

其次,抢注是商标法上的概念,其有特定的、明确的含义。

只要遵循申请在先和显著性原则,正常情况下都可以获准注册,除非有商标法上的绝对禁止的问题,基本上不拒绝在先使用,没有专利法的新颖性概念。

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自己使用多年的商标,被他人抢先注册的现象。”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