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四面楚歌(1/2)

整个圣彼得堡,或许就章程和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这两个年轻人对外面正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

章程向他请教拓扑学(数学的一个分支)上的一些问题,而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则对nb实验室刚发现的“碳纳米管”

拓扑缺陷表示出极大兴趣。

一个学识渊博,一个理论功底深厚。

一个没有因为对方声名不显而怠慢,一个也没有因为对方不务正业的经商而轻视,你一言我一语,越谈越投机。

近三个小时的交流,让章程更加确信自己之前的推测。

他不仅不古怪,而且非常简单,他的脑海里和生活中没别的,只有数学!

当一个人只关心一件事时,无疑会与大环境格格不入。

而他所从事的研究,以及研究中所养成的一些习惯,又让他变得非常理想化,看什么都不顺眼。

说得好听点叫“内向”

,说得不好听叫不通人情世故。

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久而久之,成了一个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

章程喜欢跟如此简单的人打交道,见火候差不多了,便趁热打铁地介绍起nb实验室:“除了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编程理论外,基础研究方面还包括电力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系统工程主要研究构成强电和弱电网络的高度复杂系统,技术应用是nb实验室最大的部门,负责设计构成上述网络的设备和软件。

在具体研究上,我们采用自由研究与团队结合的做法。

基础研究像大学一样自由,系统工程则需要不同专业人员的合作和协调。

而技术应用则需要组建团队、进行攻关。”

乔伊-亚历山大所长值得尊敬。

不等于斯杰克洛夫数学研究所的其他人也大公无私。

研究经费常常被挪用。

各种学术不端层出不穷。

要不是没有更好的选择,格里戈里-佩雷尔曼早另谋他就了。

眼前这位的诚意毋庸置疑,为了让他无后顾之忧,甚至愿意帮他把家人安顿好,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动心了,若有所思地问:“那研究指导呢,有没有具体研究任务,要不要求发表论文?”

“在基础研究上。

我们对论文和出版物没有任何要求。

正如我刚才所说,你可以像在大学时一样,从事你喜欢的研究。”

章程顿了顿,接着说道:“至于管理,研究指导永远不要做的恰恰是指导研究,nb实验室不会允许任何督导部门指导研究。

企图从上面直接质询,无疑会挫伤科学精神。

因为成功的研究,要得是找到好奇心驱使的方向,科研领导者应该做的只是组建队伍,按照需要提供便利条件。

并给研究人员探索的自由。

另外,经过几年的实践。

我发现管理成功的研究,更多地取决于确保个人想法之间的交流,而不是来自上层的固执领导。

所以在nb实验室,生机勃勃的讨论时常会打断研讨会,餐厅里偶然谈话有时会标志着新合作的开始。”

不要写论文,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于是问出最后一问题:“有没有授课任务?”

“接不接受大学邀请,全凭个人意愿,实验室不会干涉。”

“章先生,我想我没有问题了,接下来您需要我提供些什么,比如……比如……比如护照什么的。”

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就知道这些琐事对他而言非常难,章程笑了笑,指着他身后说:“弗朗克先生会帮你解决这些问题,你父亲、母亲和妹妹,我那位助理也一定会安顿好他们。”

格里戈里-佩雷尔曼突然站起身,指着刚来时章程列的几个数学难题,很平静地说道:“灵魂猜想我已经有一点眉目,如果能解决,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天才就是天才,章程欣喜若狂,紧握着他的手道:“谢谢,我非常期待这一天。”

他不要扬-约瑟夫送,章程也不坚持,毕竟能坐下来聊几个小时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太过客套,反而会适得其反。

总之对他这样的人,就得顺着他性子来。

回郊外别墅的路上,前东德外交信使弗朗克再也忍不住了,一脸疑惑地问:“章先生,‘灵魂猜想’是什么?”

学识渊博不等于什么都懂,章程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想了好半天才开口道:“这其实是一个比喻,为了研究一个非紧非负曲率的黎曼流形的拓扑,后来所有的拓扑信息都包含在一个紧集合上,这个集合被取名为soul。

灵魂猜测是说,上述流形如果在某一点的曲率是严格正的,那么soul就是一个点,但一直没能得到解决。”

“对公司重要吗?”

“对公司不重要,但对香港nb实验室却非常重要。

政府投入那么多经费,需要看到成绩,而我们短时间内又很难研究出像‘碳纳米管’那样的成果,所以必须从外面引进人才。”

“可他是俄国人!”

“香港是一座非常包容的城市,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外国人,市民们不会因为格里戈里-佩雷尔曼的国籍而说三道四。

更何况他代表的不仅是他自己,还代表着香港nb实验室。”

弗朗克越听越糊涂了,又问道:“那您为什么不找一位真正的科学家?”

都说德国人死心眼,章程彻底服了,只能耐心地解释道:“有成就的科学家数不胜数,只要我们能够拿出足够诚意,相信也不难请。

但我们需要的是nb实验室的成果,而不是哪个大学或哪个研究所的科学家。”

“我明白了,可要是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解决不了那个数学难题呢?”

章程轻叹了一口气,摇头苦笑道:“你说得对。

科研是不能急于求成的。

所以我做了几手打算。

争取每年都能搞出点动静,确保港府在研发投入上的决心不会动摇。”

弗朗克不无好奇地问:“明年有成果?”

“集香港nb实验室、柏林nb实验室和香港几所大学之力,拼一台超级计算机,既能给港府和港人一个交代,又能解决实验室的计算资源紧张问题,算不上什么成果。”

超级计算机,国力的象征,东德之前也搞过。

弗朗克惊呆了,不禁脱口而出道:“一年时间够吗?”

不就是一台计算机嘛,就现在的处理器速度,拼装起来其运算速度还没有10年后的一台笔记本快,章程若无其事地笑道:“超级计算机不是什么高难科技,只是把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个处理器合并在一起,从而让它的计算能力几百倍、几千倍、几万倍的提高。

所以,只要有足够资金、人力、物力和场地空间就可以制造出来。

关键是架构设计和软件应用,所以对我们而言这是一次锻炼的机会,系统工程实验室、安软和刚成立的圣彼得堡nb软件开发公司都要参与进去。

先设计系统架构。

再在架构上设计开发应用软件,进而为基础研究实验室、技术应用实验室、柏林nb实验室。

以及nb电气旗下所有公司,尤其nb银行服务。”

“那要投入多少资金?”

“我们看重的是性价比,不是一味追求速度,两千万美元应该足够了。”

两德统一后,弗朗克过得并不如意,从风光无限的外交信使,一下子成了社会的边缘人。

要不是实在走投无路,他决不会跑到苏联来给眼前这位东方年轻人当保镖。

原以为只是一份短工,没想到经过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年轻的老板竟然把他当成了真正的nb电气员工,甚至不止一次强调,现在的工作只是权宜之计,等苏联的事情处理完会对他另有任用。

前人民军驻伊拉克武官海克少校,现在已经是海湾公司总裁助理。

据两年前就加盟柏林工业总公司的弗雷得力克介绍,按照nb电气的人事制度和惯例,海克少校最多两年就能晋升为海湾公司副总裁,或者独当一面,成为分公司经理。

前东德外交部驻苏联的那些同事更不用说了,bnb新闻网的采访一结束,他们就会成为nb电气(俄罗斯)有限公司的高管。

弗朗克相信,他们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所以对公司事务极为关心。

老板的眼光毋庸置疑,从斥巨资组建bnb新闻网上就能看出,全方位实时报道一场政变,而且是一个红色帝国的政变,足以吸引观众们的眼球。

可以想象,bnb新闻网几个频道的收视率,会因此而提高多少!

有收视率就会有广告,有广告就能收回投资并产生效益。

如果不错意外,最多三天,bnb新闻网就会成为德国最大的私营电视台,甚至在国际上都会具有一定影响力。

就在他琢磨着自己将来会获得一个什么职位之时,车已经缓缓停在别墅前的草坪上。

扬-约瑟夫刚歇火,等候已久的弗雷得力克便拉开了车门:“章先生,博士很喜欢您的礼物,罗雷尔先生也于三小时前同bnb新闻网备用卫星转播车和相应人员一起进驻了白宫,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这场政变中站了队。”

站队有风险,但风险越大,收益才越大。

登高一呼的老叶不仅需要国内支持,同样需要国外支持。

苏联欠那么多外债,连最起码的粮食都急需进口。

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只要几国元首站在他这一边,发表一个“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

是非法的声明,并宣布一旦政变者得逞,将断绝对苏援助并进行经济制裁。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