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NB电子(1/2)

一个成功男人背后肯定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

章程相信自己会非常成功,因为他背后有很多默默支持他的女人。

心上人理解他的苦衷,丈母娘一个劲儿催他走。

得知母亲吴秀兰想来看看身患癌症的亲家,大舅妈和二舅妈更是主动接过照顾老太太的活儿。

母亲来了,大姐来了,还有对这里熟得不能再熟的陈正淮和许萍,除了丈母娘的病情,他实在没什么不放心的。

公司那么多事,留下也帮不上什么忙,跟老丈人和丈母娘又道了一番歉,终于在除夕下午赶回了香江NB工业园。

吃饱不想家,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陪员工们吃年夜饭。

董事长刘思伟、首席工程师章程、总经理李晓山、副总经理胡美琪……等公司数得上号的领导都在,连半年多没露面的电子事业部总经理丁文明都没按原计划回南滨老家度蜜月。

春节期间双倍工资,伙食标准一下子翻了几番,更重要的是表现好才有机会像其他同事一样出国赚美元。

正因为如此,虽然没能回家过年,职工们的热情依然高涨,象征性的喝了几杯酒,风卷残云般吃完年夜饭,该休息的休息,该加班的加班。

去会议室的路上,李晓山感叹道:“今年这是特殊情况,明年可以考虑错开休假,省得像去年那样,过一个春节要一个多月才能走上正轨。”

刘思伟重重点了下头,深以为然地说:“是啊,相比耽误生产,多发一点工资还是值得的。”

章程接过话茬,若有所思地说:“这次工会发挥了很大作用。

两位中方经理直到吃完饭才回家,等过完年安排一下,让他们去德国工厂看看。”

刚刚过去的一年太忙,以至于没像往年一样开年会。

对丁文明、张兵、陈宝琳、吴小军、吴小柱和吴小莲而言,开不开年会跟他们也没多大关系。

就是凑个热闹。

混张熟脸。

然而今天这个会很特殊,NB电工、NB电器和NB高低压成套的经理一个没叫,就刘思伟、章程、李晓山、胡美琪、孙晓光跟他们,除了孙晓光之外没一个外人。

丁文明有些奇怪,张兵忐忑不安,陈宝琳心里直打鼓。

吴小柱几兄妹更是不敢吭声,生怕董事长和章程追究小金库的事。

他们各怀鬼胎的样子,刘思伟感觉有些好笑,等吴小莲关上会议室门,才侧声道:“章程,你说吧。”

章程微微点了下头。

一边环视着跟自己一起创业的兄弟姐妹,一边轻描淡写地说:“中东计划大家都知道,也知道总部这段时间正在多方筹措资金。

在董事长和王总监的努力下,我们又相继争取到了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和渣打银行共七亿三千万港币授信额度。

大家不知道的是,这几笔尚未贷出来的巨款并非用于中东计划。

记得上次回来时跟你们说过,总部给了NB工业制造一批订单,董事长和王总监争取的这些授信额度。

就是为支付设备款而准备的。”

这段时间借钱借疯了,几个银行不断派人来公司调查经营状况,丁文明一直以为是用于中东计划,没想到居然不是。

虽然不关自己的事,但这些授信额度一旦用完,就意味着NB电气已经走到了资不抵债的边缘,丁文明再也忍不住了,百思不得其解地问:“什么设备这么贵,一下子好几个亿!”

“确切地说是三条生产线,”

章程笑了笑。

回头道:“孙主任,把你的宝贝搬出来给大家看看。”

“好咧。”

孙晓光从墙角的一个纸箱里搬出一台丑陋到极点的电视机,动作小心翼翼,真像宝贝似的生怕被摔坏,轻轻放在会议桌上。

接上电源,一片雪花,连个信号都没有,更别说看会儿春节联欢晚会。

“不好意思,没天线,”

孙晓光得意洋洋,抚摸着木壳说:“开模太贵,重点也不在外观上,所以请吴师傅做了个木头壳,诸位先将就着看。”

“看什么?”

吴小柱糊涂了,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

章程敲了敲桌子,笑骂道:“什么眼神啊?

再看,仔细看,看看跟你家电视有什么不同。”

吴小柱左看看右看看,自言自语地说:“样子没我家电视好看,调台的按纽也没有,是不是用遥控的?”

吴小军急了,催问道:“表哥,别卖关子了,这到底什么玩意啊?”

女人心细,陈宝琳看了半天突然发现端倪,脱口而出道:“我看出来了,屏幕是直角的,跟我家电视是不一样。”

“对,就是直角平面。”

章程拔掉电源,似笑非笑地说:“各位,不管开关面板,还是你们的录音机、收音机,我们的外观什么时候比人家难看过?

就像孙主任说的,重点不在外观上,而在显像管上。”

丁文明醍醐灌顶般地反应过来,不禁问:“章程,你打算上彩电?”

“之前没想过上彩电,这一切都是被推着走的。

CT机需要显示器,行李检查X光机需要显示器,电网监控需要显示器,智能楼宇也需要显示器,可以说显示器是我们公司的脸面,如果用人家的会被视作为组装货、贴牌货。

彩电和显示器一个道理,技术很成熟,想搞就要搞出点我们自己的东西。

所以几个月前,系统工程实验室就开始研发直角平面显像管。

成果摆在这里,一旦投入量产,无论我们的彩电还是电脑显示器,在国际市场上都将会像开关面板一样极具竞争力。”

想到特区就有一家显像管生产企业,很多彩电厂家都到他这拿货,丁文明更糊涂了,紧盯着章程问:“就算上彩电项目也用不着几个亿啊,完全可以像录音机和收音机一样组装嘛。”

“孙主任。

你给大家解释一下吧。”

孙晓光接过话茬,耐心地介绍道:“各位,显像管是由荫罩、玻壳和电子枪三部分组成的,电子枪国内可以找到代工厂家,我们所需要的荫罩和玻壳不仅国内没有。

甚至在国外都没有。

非要代工的话,那就要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造,而改造成本相当高昂,代工厂家必然要求我们来承担这笔巨额费用。

相比之下,还不如自己建两个厂,专门生产荫罩和玻壳。

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这个项目跟国内其它电视机生产厂家不同,不需要像他们一样购买专利、引进日本生产线,所有设备全来自于NB工业制造公司。

德国同事不仅提供设备,提供技术培训,还会参与生产和管理,直到第一台彩电和显示器下线。”

这就是章程给NB工业制造的大单。

东德有一家彩电生产企业,虽然倒闭了,但技术还是比较成熟的。

在原有基础上吸收西德经验,完全可以生产出一套更先进的生产线。

不求日本人,不求美国人,不求韩国人,而且作为持经营股的母公司。

还能分享一点生产利润,比购买日本专利、引进日本生产线能省下一大半钱。

看着他们面面相窥的样子,章程意味深长地说:“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总部这两年对电子事业部一直不是很关心,所以打算把这个项目交给你们,把电子事业部彻底独立出来,组建NB电子有限公司。

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彩电和电脑显示器一旦打开市场,玻壳和荫罩也将会成为第二个利润点。

年产值几十个亿很轻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

盼星星盼月亮。

终于盼出头了,陈宝琳喜形于色,想都没想便娇笑道:“当然有兴趣,收音机和录音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实我们早就想转型了。”

“文明哥。

张兵,你们呢?”

之所以扔下电子事业部去炒股票,一是想给章程赚笔可以东山再起的资金,二是因为越干越没劲。

同时起步的NB电工年产值上亿,NB电器后来居上,NB高低压成套年底也要突破亿元大关。

换作谁,谁心里都不是滋味儿。

他想答应又不好意思开口,李晓山乐了,提醒道:“丁总,这可是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啦。”

“干啊,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不等他开口,吴小柱急不可耐地说:“资金不够我们还有价值5000多万的股票,过完年全部套现上交,反正是大家钱。”

“真舍得?”

“有什么舍不得的?”

丁文明跟张兵对视了一眼,摇头苦笑道:“我算看明白了,这股票啊就是击鼓传花,谁最后拿到谁倒霉。

就算总部不上彩电项目,我们也打算过完年抛。”

干实业才是正道,刘思伟满意的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文明、张兵,这笔钱是你们赚的,冒了很大风险,该你们的就是你们的,公司不会占你们便宜。”

吴小柱急了,连连摇头道:“姐夫,您怎么说这样的话?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