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公司战略(1/2)

处理“克林斯曼的修理厂”

,确定实验室接下来半年要研发的公司项目,了解垃圾焚烧厂和德国工厂的施工和准备进展,探望公司前后两批赴德进修人员……一个月时间看上去挺长,细算起来却干不了几件事。

圣诞节越来越近,考虑到欧洲区总部成立时连个挂牌仪式都没举办,章程决定回国前举行一个酒会,邀请NB电气在柏林的生意合作伙伴、政界、银行界和协会朋友,联络一下感情,加深一下友谊。

“三儿,这样行吗?”

今晚的酒会很正式,头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章琳很兴奋也很紧张,穿上之前已经试过无数次的晚礼服,一连在他面前转了三圈。

章程上下打量了一眼,点头道:“不错,挺合身,他们一定会说你艳光四射、光彩夺目。”

“真的?”

章琳将信将疑,又提着裙角在镜子前转了一圈。

“别转了,头都快被你转晕了,有点自信好不好?”

“姐最缺的就是自信,”

章琳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不无沮丧地说:“没尹婉仪漂亮,身材又没金发碧眼的林妮好,与其下去给你丢人,不如一个人在房间里看会电视。”

章程乐了,一边拉着她胳膊下楼,一边低声道:“姐,你在德国留学这么长时间,怎么连德国人的审美观都没搞清楚?

尹婉仪瘦不拉几的,要身材没身材,要个子没个子,连件礼服都撑不起来,也就丹尼尔鬼迷心窍喜欢她。

林妮更不用说了。

别看她现在前凸后翘,过不了几年就会变成一个大水桶。”

德国大妈见多了,虽然没苏联大妈那么夸张,但也是一个比一个胖,章琳扑哧一笑:“哪有这样说人家的。

不过你倒是提醒了我,香肠、红肠真不能再吃了。”

公司头一次举办酒会,在家的欧洲区同事都在,一个个衣冠楚楚,穿着燕尾服或西服,带着各自的夫人或女友。

正在摆满酒水和美食的大厅里谈笑风生。

在柏林进修的第一批赴德人员姜梅梅也来了,一见二人就笑盈盈地说:“琳琳,真漂亮,我都快认不出来了,像个新娘子。”

好不容易遇到个能说普通话的,章琳兴奋不已:“梅姐。

你也很漂亮,这身礼服哪儿买的,真合适身,就像为你量身定做似的。”

“好了二位,”

章程干咳了一声,提醒道:“要夸也要用德语夸,不然人家会认为你们不礼貌。”

“知道了。

就你事多。”

章琳给了个白眼,扔下他跟姜梅梅跑到角落里说悄悄话去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厅里放起悠扬的轻音乐。

客人们陆续而至,把今晚的主人章程和丹尼尔忙得不亦乐乎。

“教授、博士,二位来点香槟还是葡萄酒?”

“别客气了,我们自己来。”

好邻居安格拉和阿希姆教授身份特殊,必须由章程亲自接待。

未来的女总理环视了下四周,从侍应生的托盘里端起一杯红酒,调侃道:“章。

怎么会想起来搞酒会?

在我的印象中你可没有这么大方。”

章程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博士,您不认为柏林太冷清了吗?

快过圣诞节了,我认为有必要热闹热闹。”

“的确有些冷清。”

阿希姆教授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感叹道:“去年说投资东德。

我们谁都认为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笑话。

章,不得不承认,你非常具有远见。”

“当时要求改革的呼声那么高,又有许多改革的先例,我作出那样的判断并不奇怪。

教授,要说远见,已故的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先生才有远见,似乎几十年前就预见到有这么一今天。”

从地缘政治上看,两德统一并不符合英国利益。

早在联邦德国成立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在和约里要求,一旦两德统一,西德就要替东德支付战争赔偿。

为尽快完成统一,两德在“2+4”

谈判中对英国作出巨大妥协,东德的战争赔偿就是其中之一。

几十年前的决定,让几十年后的英国人民受益,而这一切又都要由西德人买单,想到统一税不知道要收多少年,想到交税给西德人带来的优越感很可能会让东德人成为二等公民,安格拉很不是滋味儿,立马岔开话题:“章,你真接手‘克林斯曼的修理厂’了?

“确切地说是受托。”

“将来呢?”

“将来的事谁也不知道。”

“什么意思?”

“博士,作为总理副发言人,难道您不看今天的报纸吗?”

章程一边陪着二人往里面走去,一边苦笑道:“德累斯顿一个工厂本属于一家犹太人,他们逃离德国前被迫把厂卖给一个纳粹党人。

战争结束后,纳粹党买主逃到西德,工厂被苏军接管。

后来,工厂转给统一社会党政府,其后财产又被卖给东德公民。

1972年再次国有化时,该工厂又强制被政府买回。

包括前统一社会党政府在内,该工厂共有四个合法权益人,而托管局又必须甄别出一个第一权益人,清算纳粹遗留问题与两德统一交织在一起,谁是第一权益人根本搞不清楚。

克林斯曼的修理厂也存在这样问题,所以我们只能受托。”

产权不清,有太多后遗症。

想到这段时间令人啼笑皆非的私有化进程,阿希姆教授倍感无奈地说:“安格拉,这样的怪事不胜枚举,非常刚性的‘实物归还’使得一个18岁的中学生就能够接管一家中、小型企业。

既没有资本主义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又没资金投入生产设备改造,结果不言而喻,企业被迟早会被折腾倒闭。”

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未来的女总理不再吱声。

干脆放下酒杯品尝NB电气为她们准备的美食。

垃圾焚烧厂的合资方柏林市政府和柏林城市清洁公司的代表来了,章程连忙跟二人致歉,同丹尼尔一起上前打招呼。

德国企业总喜欢请一位银行家担任董事,NB电气柏林垃圾焚烧厂也不例外,德意志银行的库尔特先生就是焚烧厂董事。

为了明年投产后能从德意志银行贷更多款,章程跟他聊了整整二十分钟。

东德政党“德国联盟”

的朋友,NB电气在柏林的经销商,电厂和工厂基建项目承包商,雇主协会、五金工会、电力工业协会、环保协会……所有与NB电气德国公司有往来的朋友几乎都来了,直到一个个打完招呼。

章程才端着酒杯回到安格拉和阿希姆教授身边。

“明天就走?”

“上午八点的航班,先去美国,再去台湾,然后再回香港总部。

二位,很遗憾今年的圣诞节不能像去年一样跟你们一起过圣诞节,不过礼物我已经准备好了。

琳琳到时候会帮我送过去。”

安格拉看了一眼正跟林妮.

海德曼聊天的章琳,笑道:“章,你姐姐很可爱,如果她愿意,我们可以邀请她一起过圣诞节。”

“这是她的荣幸。”

“章,你完全可以在量子力学上获得更大成就,怎么能这么轻易的放弃呢?”

对于章程荒废学术。

只顾着做生意,阿希姆教授感觉很不理解。

章程脸色一正,振振有词地说:“教授,全世界还有很多人没工作,还有很多人没用上电,所以在我看来经营公司比搞研究更有意义。”

安格拉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与章程是一致的,强调道:“亲爱的,章的确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多少个?”

“就目前而言,已经给东德人提供了一千六百个职位。”

看着他得意洋洋的样子,未来的女总理忍不住来了句:“章。

克林斯曼的修理厂不算。”

“为什么不能算,现在已经不是‘克林斯曼的修理厂’了,也不是托马斯.

闵采尔机械厂,而是NB电气旗下的NB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