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机关算尽聪明误 运势将竭性命忧(下)(2/2)
同理,对于越南而言,当他们真心认同中华文化的时候,赵佗,士燮就是他们的文化远祖。
赵朝,就是越南历史的一部分。
而在殖民地时期后,越南的文字,语言都产生了完全,彻底的改变。
文字语言是文化的基本支柱之一,在这样的改变发生后,他们所认可的文化就是19世纪的全新文化,他们将自己与历史做出了割裂。
之前我们曾经说过,民族,在历史的层面上是以文化维系的,越南抛弃了传承近两千年的华夏-越文明,将自己划分为了一个新族群。
当然,为了解决一些“从哪儿来”
的问题,他们也需要选择性的接受一部分象征地方正权的古代历史。
而赵朝,作为中原影响力的最初标志,就被他们抛弃了。
现在许多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去中国化,或者去汉字化运动。
其实是一种去历史化,新民族化的文(zheng)化(zhi)革命。
只是为了与中华文化划清界限,表明文化的不认同的态度。
我们可以再用美国历史来验证一下。
从地理的意义上讲,美国历史应该有一千多年的印第安史,可那不是美国认同的主流文化。
美国认同的是上帝的子民移民到美洲以来创建的新文明,所以他们的主流历史,就是从哥伦布大发现开始的。
历史,就是一种文化认同。
美国尽管从入籍宣誓,幼儿教育到高级官员任免都要对《圣经》宣誓,以维护哥伦布时期的移民文化。
但是美国仍然坚称自己不是一个宗教国家,信仰宗教平等,没有洗恼……等等等等(直到2018年才有一些变通的特例)。
从立场上而言他们是对的,只是这副难看的吃相被他们近百年来不灵不灵的“圣者”
光环掩盖住了。
所以判断历史“文化入侵”
事件的唯一标准,就是当代族群对于文化传承的认同。
自视为异方曰侵。
一些周边国家在过去的千余年里,都是通过参(zhao)考(chao)中华典志存续繁荣的,古代教育体系也是以中华文章为根本,以汉字文献为经典的。
讲这些并不意味着因为笔者是中国人,便对这些事感觉非常自豪,没有的!
文化的借鉴在任何时间,任何领域都有发生,关于这一点笔者也不是特别得瑟。
只是笔者会为那些数典忘祖的人感到惋惜,他们不惜否定祖宗留下来的瑰宝文化,典籍史书,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远(zheng)见(zhi)卓(zheng)识(que)?
没必要!
who care?
仔细想想到底是谁care这些东西吧,反正中国文化是有源头,有传承的,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