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一二章 任性总戗亲朋痛 疏忽常予蛇鼠机(下)(2/2)

《素问》这本书是黄帝内经残篇之一,历代多有散失。

而在南北朝为《素问》做注,研究最深的正是前文登场的神医全元起。

所以本文才设计了这一出崔彧走山东,遇庆云指点结识全元起。

河间邢氏,也是一支大士族,与崔家是姻亲。

崔休的妹妹嫁给了邢家邢晏(墓志有存)。

邢氏大都是北魏忠臣,但是也出过一名分量极重的反贼祸乱泰山,名唤邢杲。

邢杲起义与六镇起义呼应,是北魏传衰的标志性事件。

六镇起义的主要头目本文已经登场,就是报德寺兽苑的那几个小家伙,所以邢杲也应该是这一辈的人物。

因此本节引入的邢神灭就应是邢杲长辈。

《魏书》中说邢晏是邢杲的棠兄,邢晏的父亲邢修年字神念。

邢神念还有两个入传的族弟,邢产字神宝,邢虬字神彪,所以这一辈的字是以神论辈的。

故有邢神灭窃位泰山寇的伏笔。

邢杲称汉而王,定年号天统,也是庆云九龙绕柱命相中小龙环一纹。

本节在写到两个封氏合谱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拜封父为宗腊。

这宗腊究竟是什么意思?

腊字的本意在现代已经几乎丢失了,腊是祖神,是大祭,《独断》: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非迎气,故但送不迎。

正月岁首,亦如腊仪。

又:四代称腊之别名: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曰腊。

十二月叫腊月,就是这么来的。

由汉至宋,大多执行一年五腊,曰正,四,七,十,腊或春夏秋冬腊,四时加一月,祭祖。

在华夏信仰中的地位,祖先是仅次于天地君的存在,所以腊也指祖神。

腊神的级别很高,有多高?

在北宋有一名义军首领叫方十三,他自称真神起事,便改名叫了方腊。

他的两个同乡方五相公,方七佛也跟风改了名。

这个腊就代表了真神,尤在佛之上。

其实他如果保留了排行字号,叫方十三腊,也许喊起来更拉风些,有萧十一郎的既视感。

南方有佛国,曰真腊,这个词是意译,与暹粒,吉蔑,音译不同。

腊八节,源于北魏,本是本师释迦摩尼佛诞日,恰在腊月,因此佛“祖”

曰真腊。

腊八食素粥,以八宝为材,这些都是北朝崇佛引入的习俗,在南方客家就没有这一传统。

另外还有一个意思案例,就与我们今人关联更大了。

众说周知,地中海有国希腊,这个国家的英语为Greek,希腊语发音埃拉达活着埃拉斯(即便是拉丁化Hellas的拼写,H也是不发音的)。

但是这个国家的汉语译名却叫希腊(最早见于《清史稿》)。

说道“la”

这个发音,在西方语言里是很常见的,但是所有国家的标准译名里只有希腊这一个国家使用了腊字。

这就不由让人联想到希腊在西方得别号——神之国度。

而希腊国在古汉语中的意思应为——神见之国。

希,望也(《说文》)。

希腊这个翻译文本肯定是在清朝产生的,而且源自大清(日文用假名表示希腊,而且明确说明希字简写来源于中国表记)。

在明朝著名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中,并没有“希腊”

的对音标注。

按康熙的科学教师之一,法国传教士白晋(Joachim Bouvet)所著《中国皇帝史鉴》(《Portrait historique de l’Empereur de la Chine》又译《康熙皇帝》),康熙本人略知希腊语,想来自西方传教士口中详细了解过这个国家。

此名是否来自康熙金口御赐?

按风格来看,多半不远。

网上关于这个话题的探讨其实也有很多,但是几乎无一能够深入,几乎没有人去找明清记载对比以及传教士书籍,如何能得到关于早期翻译问题的答案呢?

言归正传,不理解腊这个字,会对许多历史名词理解产生偏差。

那么为什么如此神圣的腊字后来又和腊肉这种食材处理方法发生联系了呢?

查字书就知道了呀。

腊,昔也,久也,极也。

《周礼》中专门有一个官职——腊人,主要管理田猎多余出来的肉,将之风干,变成千年老肉。

腊肉之说也因此而生。

1603382597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