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章 拨云见雾谁指点 谈山论水吾擅长(下)(2/2)
之士怼死的。
岳氏,宋代以前不曾有,宋代之后的姓氏书籍都将之溯源四岳。
四岳是上古五帝时期的臣,后来转变为四夷的祖先。
共工出姜姓,生四岳是比较正统的世袭。
四岳究竟是一人还是四人,一直有争议。
这种争议莫名其妙,上古的人物都是部落的代称,四岳是四支部落,因此《史记》记载,尧在挑选继承人的时候,四岳“咸”
荐虞舜。
咸,就是都的意思。
至于四岳是不是山,丘,崇(宗),岳这四姓部落。
笔者只能说,宗,岳两支出四岳是受《元和姓纂》等姓氏书支持的。
山,丘两家至少都出姜姓,这个也都有据可靠。
无论从单独的意思还是合并的意思来看,山丘崇岳并称四岳这个设定并无不妥。
宗悫,宗泽,都是四岳宗氏的本支,见宗氏族谱考,不展开。
有人问笔者这是不是在影射岳氏不是汉族姓氏?
当然不是,笔者曾经说过无数次,汉族是近代名词,凡从华夏文化者皆汉。
现在姓慕容,姓元的难道民族栏还会填鲜卑女真不成?
哪怕是在宋朝,岳飞的履历也属宋人无疑,只是我们不要再用狭隘民族观去解剖岳飞抗金的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黄龙府,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扶余府。
这个地方明明临松花江,远望白山黑水,没有一处黄土,为何叫做黄龙?
本作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书中关于黑水龙脉,以及大白(长白)翻身的事情,都是在系列作品中会回用的梗。
我们在谈及东北历史的时候,很少有人谈及一个事件,就是长白山在古代是一座活动频繁的活火山。
他曾经最猛烈的一次喷发,达到了罕见的火山喷发指数7级,留下了长白山天池。
7级爆发,基本上是人类出现以来的顶级爆发!
引起的气象变化可以辐射到日本。
要知道,7万年前印尼发生的一次8级火山爆发,几乎毁灭了当时世界上所有人类(科学家预测人类族群因此3000)。
这才是现在大多数人类留有非洲基因的最重要原因,当时东亚智人遭到了毁灭打击。
长白山的火山活动对东亚,尤其是东北亚的历史走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可是居然没有人重视……期待本系列的后续吧。
长白山古称不咸(出《山海经》,意味咸州的最远处),就和葱岭古称不周一样。
如果结合本作中大九州的描述一起对比,就会发现大九州的说法是有古人精确考证过的。
燕北十番,是根据《魏书》九番传原样搬运的。
九番与十番,差的是新罗,所以笔者说新罗在北魏时期还未统一,从其君王名号和魏书的记录当中都可见端倪。
《魏书》对十番按照语言归类,认为勿吉(古肃慎)语言独特,在极北但对中原朝贡却非常的勤。
室韦,库莫奚,契丹,豆莫娄的语言又相近。
其中室韦又是传说中蒙古部落的先祖。
东亚民族史在中国史书里,门清。
理不过来的参照本书讲解就完了。
东北夷(东胡),无非吴夷(扶余,舶来越),殷夷,獩貊(上古蚩尤之战败出),肃慎四个群体及其后杂合产生的群体。
蒙古,鲜卑,都是东北夷和西北夷(匈奴)杂合成的部落。
兰陵萧氏祖上是孟亏(孟戏),这也是按照各类姓氏典籍的记载。
孟亏历虞舜,夏,商三朝,都得分封,因为古代的人名都代表了一个部落,再三allbak。
现在再回想彭祖寿八百的问题是不是很小儿科?
真相在正确的认知上就是这么简单。
本作将兰陵萧氏和东北夷联系在一起,并不是强行在为以后的辽国萧氏找根源。
在大结局的时候,笔者将会揭开在南北朝当代,萧家人与东北的羁绊。
在长白,白鹿两山之间奔波亡命的,是本书中已经出场的另一位萧姓人物。
现在能猜到谜底的,绝对是南北朝史的骨灰粉,称得上是半个专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