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七十章 玉藻前庭花并蒂 莫愁新曲梦无殇(下)(2/2)

首先,从工艺可行性上来判断,中国的蒸馏器皿,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

东汉青铜蒸馏器出土后,现存于上海博物馆。

更加精密的蒸馏器皿在宋,金,元都有发现。

其次,作为蒸馏酒必需工艺,酒曲的制作,是酒品好坏的关键。

在南北朝时期农业著作《齐民要术》种就介绍了数十种酒曲与酒的制作方法。

其中所提河东神麴已然能作为白酒酒曲,非蒸馏法制酒无法达到这种程度:先能饮好酒一斗者,唯禁得升半。

饮三升,大醉。

三升不浇,必死。

凡人大醉,酩酊无知,身体壮热如火者,作热汤,以冷水解——名曰「生熟汤」。

其曲也精,足可为馏。

也就是说,在南北朝时期,制作蒸馏酒的全部工艺前提条件都已经具备。

看官要问,实锤何在?

实锤一直就在,就是本文中所提到过,被写进古代童蒙丛书《幼学琼林》的白堕酒就是实锤啊。

我们多次提到的纪实文学《洛阳伽蓝记》曾经记载《刘白堕酿酒》一节: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

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

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

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甓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

饮之香美,醉而经月不醒。

京师朝贲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踪于千里。

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名骑驴酒。

永熙年中,南青州刺史毛鸿宾斋酒之藩,路逢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此复名擒奸酒。

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

这河东刘白堕所酿白堕酒,明显用的应是河东神麴,酒劲极烈,饮之即醉。

它的做法——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甓贮酒,暴于日中。

这是一种依靠夏季暴晒的自然蒸馏,取其白堕,堕者,坠也。

白堕就是蒸馏物。

其实同等方法在《齐民要术》中也有记载,只是语焉不详。

《河东神麴?

造酒法》:临下酿时,宜漉出冻凌,于釜中融之——取液而已,不得令热。

凌液尽,还泻著瓮中。

这讲的是冬天先把酒冻成酒冻,然后放进锅里煮。

一直等到液体蒸发干净重新泻回翁里。

划重点,煮的是锅(釜),液体煮干,回流入瓮。

这个过程,明显就是蒸馏。

综合上述证据,南北朝时期的白堕酒,是经过了蒸馏工艺的高度酒。

具有让不惯饮之人沾杯倒的能力。

这种酒被魏王引入平城,也就是后来中国一大酒系,汾酒的前身。

国外研究酒的“专家”

不会去翻看《洛阳伽蓝记》,我估计现在国内“专家”

也未必会,隔行如隔山。

真正的研究要做到精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中国历史研究要去抄外国研究结果,绝对是一种文化投降。

那些老外与中国古文献之间的距离不是一点半点,有时候也不是人家不愿意相信……着实那是看不懂呀。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