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七十六章 折服(1/2)

时已近午。

到得港区自然是黄德定招待。

“老弟,我有几个老友听说你过来了,想请你过去叹叹茶”

黄德定坐在车上“他们说想见识一下”



看着黄德定脸上的笑容,带着一丝兴奋。

吃饭饮茶有什么好兴奋的?

李震东头脑里微微一转“鸿门宴?”

黄德定一定神,奇道:“老弟,你怎么知道?

也没你说得那么严重,几个人不相信,说是给你出个难题试试。”

车辆开到一处偏僻的街道,到得一处酒楼,酒楼中的客人挺多。

黄德定带着李震东往楼上走的时候,跑堂伙计遇见了欠身问好,看来黄德定是这里常客。

进得三楼的一间房,发现这里布置得古色古香,李震东有点兴趣,坐这里喝茶,算得是一件雅事。

房间中已经有七八个人在等候着。

看见进来的李震东,正在谈话的众人都错愕了,阿定有没有搞错,这样一个小孩子,值得我们用这般大的阵仗来对待吗?

其实大家都听黄德定提过李震东的年龄很小,总以为再小也有十七八岁吧,现在一见真人,我草,有没搞错?

才十来岁。

黄德定进来一看众人的表情“嗨,我说你们,早就告诉你们小老弟才是十来岁!”



众人无语,十二三岁称为十来岁,十七八岁也称为十来岁,你怎么不说清楚?

一群中年人想尽办法来为难一个孩子。

黄德定为李震东介绍了众人,这群人既是他的老友、茶友,也常在一起做生意。

李震东依足了礼貌给大家问好,不敢没大没小。

迅速博得了在场人的喜爱。

有人就提议,那个小把戏就免了?

黄德定老板不同意了“不行,说好的赌注。”

嘿,正主儿没吭声,这个就相信自己一定赢了?

第一样拿出来的茶,就让李震东眼前一亮“好茶”



这一罐茶叶扁平光滑、挺直尖削,芽长于叶,形似‘碗钉’,这个说法就是两头尖,中间像韭菜的扁形。

众人围坐在桌子旁,屏息静气,生怕打扰了李震东。

从罐子中抽出一根茶条,一折就断,李震东将断片放在指间,轻轻一磨,断片成了粉末,干燥足够。

买茶的时候注意五法。

一摸,就是李震东做的抽条判别茶的干燥程度。

茶叶捏的时候成为小碎粒,那是干燥程度不够。

摸的时候不能大把抓取,特别是天气炎热时,手上会带有汗水,茶叶会受潮吸汗,茶味变化。

冬季手上涂抹护肤品的也必须注意,香气会混入茶叶中。

二看:将茶样放入盘中,没有盘子可用白纸代替,双手顺逆时针摇动,看干茶外形是否有该花色的特色,色泽是否理想,还要看茶叶是不是匀净,整碎程度如何。

三嗅:闻茶叶的香气,辨别是不是有焦、酸、霉、腐等异味。

四尝:放几条干茶入口品尝。

接下来就是品茶了,即时现冲而成。

名优绿茶不必加盖,其他种类的茶都要加盖。

用的是玻璃杯,因为要看叶形。

汤色碧绿明亮,香气悠远,仔细的体味中蕴含着豆花香,叶底嫩匀成小朵状,在茶水中亭亭玉立,再一看,好像是一面旗一杆枪,交错相映,水中轻轻飘动、缓缓沉浮,非常好看。

饮一口,滋味甘美清爽。

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李震东抬头“这是西湖龙井茶,而且是真正的龙井茶”



李震东很好奇的是,谁有这么大本事弄到真正的龙井茶。

龙井是泉水的名称,也是寺庙的名称,更是茶叶的名称。

西湖龙井茶区以狮子峰为中心,方圆三千米左右,这里的海拔是两三百米。

这里山高林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春茶吐芽期间,常常是濛濛细雨,气雾缭绕,形成一个独特的小环境。

越靠近狮子峰的茶叶,品质越好。

在华国建国之前,旧时候,西湖龙井茶按产地分为四个品类。

第一类的就是称为真正的龙井茶,只产于狮子峰、龙井寺一带。

李震东现在品尝的就是这种;第二类的称为:正路龙井茶,出产于云栖、虎跑、梅家坞一带;第三类的称为:本山龙井茶,翁家山、杨梅岭、四眼井、九溪等地;第四类的称为四路龙井茶,留下、上泗等地。

后来又分为:狮、龙、云、虎、梅五个品类。

建国后,浙省茶叶公司为简化品级,调整为狮峰龙井、梅邬龙井、西湖龙井三类。

六五年后干脆拼凑统称为西湖龙井。

龙井茶以明前茶最好。

龙井茶按采摘的鲜叶嫩度炒制而成的有‘莲心’‘旗枪’‘雀舌’。

浙省许多茶产区仿效西湖龙井的采摘、炒制,称为浙省龙井,这个茶叶就不说了。

真正的龙井茶,非常难得,就是西湖龙井茶中都只有极少量的。

李震东突发奇想“难道这是十八蓬御茶树上采摘制成的?”

后世的李震东对绿茶特别喜好。

对西湖龙井当然知道。

现代科学分析,龙井茶所含氨基酸、儿茶素、维生素C等都比其他茶叶多。

问题在于李震东买不到西湖龙井中真正的龙井茶,有钱也买不到!

市面上没有。

只是偶然品尝过几次。

对于李震东好奇茶叶的来源,众人没有回答,大家有点怪异,难不成这个少年真的像黄德定说的:成精了?

有人赶紧递上第二种。

李震东要来清水,把自己的口舌漱了一遍,每次换一种茶之前都要这样做,继续品尝。

这次真的是开眼界了,这群人拿出来的全是好茶,都是名品。

黄山毛峰茶叶特级中的特级品,形似雀舌,匀齐壮实,毫峰显露,色如象牙,鱼叶全黄,泡茶后,香气清香高长,汤色清澈,叶底嫩黄,肥壮成朵,滋味鲜浓、醇厚、甘甜,真是轻香冷韵,袭人齿颚。

这是碧螺春?

条索纤细、卷曲似螺、满批白毫、银白带翠、香气浓郁;泡茶后,芽叶细嫩、香气鲜爽、味道鲜醇、汤色鲜明。

这就是一嫩三鲜呐!

李震东感叹着,真有钱,一斤的顶级碧螺春要七八万个以上的芽叶才能制作。

有位西欧诗人品尝碧螺春后说: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中国江南明媚的春色。

六安瓜片,而且还是蝙蝠洞口产的‘道地瓜片’。

六安瓜片不含芽尖、茶梗。

这是春茶谷雨后才开园采摘,标准以一芽二三叶为主。

鲜叶采回后要经过‘扳片’,就是将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分别摘下炒制,第二片叶子所制茶叶才成为‘瓜片’。

第一叶所制茶叶叫‘提片’,第三叶所制茶叶叫‘梅片’。

祁门红茶的高香,号称群芳最。

祁红有苹果香,香气特殊,饮茶人称为祁门香,回味隽永。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