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流亡者们的现状(1/2)
启动了离世庭园之后,我们并没有立即返回影城,而是暂时留在凯鲁达克,从“议会”
那里了解流亡者舰队现在的发展情况。
不得不说,由于各种各样的繁忙事务一个接着一个,我们对这个生世界的关注很不够,甚至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建起了现在这些殖民星,这多少有点不应该。
“现在还有将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飞船和星球堡垒里,”
在议会大楼中段有一个探出建筑外墙的半圆形平台,我们在这处平台上俯瞰着下面的异星都市,听“议会”
讲述他们的发展近况,“一方面是现在生态环境还不太稳定,不能贸然关闭舰队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则是很多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流亡者们的现状实在已经习惯了飞船上的生活。
不过尽管如此,这些殖民星的建设进度仍然是很的。
这个宇宙确实资源丰富,而且各种类型的行星从分布到形态,再到数量,都有点合适的不可思议……还有提前准备好的完备的全宇宙星图和世界参数,这些条件简直是太优渥了。
在大多数殖民星上,我们只需要进行一点点生态改造,再把飞船上的工业设施搬下来改装一下就能住人,那些愿意来到行星表面居住的公民对这样的环境非常满意——这是他们出生以来第一次有在开阔的天空下呼吸的经历,大家都感觉很鲜。”
“你们满意就好,”
珊多拉微笑着,“第一次见到有说明书的宇宙。
感觉很不可思议吧?”
“……是的,当时被吓了一跳,”
“议会”
脸上的表情古怪起来,“我们原以为只是接收了一片居住地而已,没想到会不小心翻出一套宇宙使用说明书,甚至还有……”
“还有三个权威神殿出具的质检报告和消费者信得过产品铭牌,”
提起“宇宙使用说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流亡者们的现状明书”
我嘴角也忍不住抽抽起来,“据说你们还在宇宙背景辐射里找到了出厂的时间戳……”
“嗯……啊。”
身旁的思维聚合体表情微妙地答应了一声。
双眼看着远处发呆。
顺着她视线的方向,是凯鲁达克的市中心,在这座几乎全部由托贝鲁式“塔球”
建筑组成的城市中,有一个高大的建筑却是截然不同的,它位于城市中央的一处高地上,是一座八面体纪念碑。
纪念碑高达数千米,每一个面上都用光辉灿烂的神族文字铭刻着许多东西。
从上到下分别是商标、厂名、厂址、出厂编号、检验员编号、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荣誉标志和表示流通许可的钢印,而在这座刻满了以上令人残念内容的纪念碑内部。
有一座小规模的水晶塔(在外面是看不到的)。
水晶塔中存储着一份信息量高达好几个pb的使用说明书,这份标记为“简略版”
的说明书详细罗列了整个宇宙的所有固定参数,以及处于冻结状态的所有星系的数据,并在末尾表示对六家赞助商的诚挚谢意…… 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有这玩意儿存在,还是在把这个宇宙交付给流亡者舰队之后,后者自己发现了这个世界的运行很不正常:所有的天体都处于冻结状态,舰队进入宇宙空间之后发现无法确定周围环境的基本参数。
宇宙空间中弥漫着一种来源不明的光(其实就是圣光,后来他们知道这些圣光类似于保鲜剂之类的东西)。
他们当时没有把这一情况对帝国上报,而是自己去检查。
结果就在宇宙的中央区域发现了这座巨大的纪念碑。
纪念碑刚被发现的时候非常庞大,长轴甚至达到数百万公里,流亡者舰队的指挥官们对这个庞大,而且一看就不像正常天体的玩意儿异常震惊,并终于通知了我们,由于这个世界是神族制造的,于是我决定让神族条五人组来看看情况,后来根据权威人士冰蒂斯的判断,她认为要正常使用这个宇宙首先需要把那座纪念碑顶端的小绿按钮摁下去。
一名已经被载入史册的流亡者舰队普通士兵负责按下了那个按钮,于是这个宇宙所有天体都开始正常运转——就好像被暂停的视频画面突然恢复播放一样,宇宙空间中弥漫的、作为保鲜剂的圣光也开始消散并融入背景辐射中,数百万公里长的纪念碑变成了数公里长的缩略版,然后冰蒂斯从纪念碑里找到了这个宇宙的使用说明书并交付到“议会”
手上。
这就是流亡者舰队建造他们的家园之前所发生的一点点“小插曲”
。
说实话,我也真没想到神族制造的世界有些竟然是带说明书跟启动按钮的啊!
后来跟冰蒂斯一打听,我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这个宇宙不是当初莫妮娜买家具送的么?
因此虽然是个令人残念的二手货,它也是神界正规神殿出产的流通商品,自然和那些无证无照而且寿命不定质量无保的世界不一样,它是有产品说明书和全套质量证明文件的。
而且由于世界本身是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演化的东西,在作为商品或赠品之后,它们必须进行“凝滞”
处理,处理方式就是把整个世界暂停掉,等买家收货之后由用户自行开启,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滞销好几百亿年的世界因为超过保质期而贬值(话说真有苦逼到这种程度的事情么?
)。
至于开启方式就是在宇宙中央有一个小绿按钮——当然,还有一些型号是输入一组激活码,叮当管理的另外一个世界就是用激活码启动的,只不过据说用激活码的东西都很容易被盗版,还是用小绿钮稳妥一点:这叫物理性加密。
以上是冰蒂斯对我们的解释。
当日莫妮娜光忙着计划自己买的家具该怎么摆设了。
她忘了告诉我们这些事儿…… 看着市中心巍峨耸立的白色纪念碑,我们几个露出了整齐而发自肺腑的傻笑:“呵呵,呵呵呵……”
面对众神在他们无限的生命中所研究出来的这些毫无意义的蛋疼玩意儿,我们现在早就见怪不惊了。
当然,“议会”
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能适应自己生活的宇宙里面,连背景辐射中都隐藏着商标和条形码的现状。
“在这之前我们从未接触过你们口中的星域神族,”
稍微沉默了一会,“议会”
突然开口了。
“对神明的信仰是我们记忆中很久远的事情了,很多种族,在跳出了自己的宇宙,发现虚空中有无数个世界之后,就会放弃他们文明进程中出现过的宗教和众神,但是没有想到,真的存在一个被称作‘众神’的种族。
创造并管理着无数的世界。”
“我们查了资料,发现流亡者舰队都来自虚空中偏远的区域。
那是星域神族没有涉足过的地方。
所以你们不知道他们也很正常。”
珊多拉随口说道,然后看着城市远处,突然惊讶起来,“那是怎么回事?
建筑物在离开它们的基座?”
我立刻看向珊多拉手指的方向,发现远处出现了壮观的一幕:数百座托贝鲁塔球建筑正在微微震颤,它们顶端膨大的球体和下面细长的连接塔正在逐一断开,随后那些硕大的球体(也就是建筑物的主体)开始缓缓升空。
它们下半部分的外壳不知何时已经消失,露出了闪烁着绿色光芒的复杂结构。
在这些球体逐渐升到高空的过程中,的、细小的连接塔从那些裸露出来的绿色内核中慢慢探了出来。
就好像有生命的种正在逐渐生长出根须一样。
从远方传来了低沉而有规律的轰鸣声,如同无数万吨巨轮正在鸣笛。
随后,那些膨大的巨型球体开始向着东方飞去。
“那里……还有那里,到处都是!”
姐姐的语气中带着惊奇,来回指着每一个方向,城市外围有无数的“塔球建筑”
在产生着同样的变化:和基座分离,然后顶端的巨型圆球缓缓飘向四面八方。
它们是如此巨大,如此众多,简直好像整座城市已经化为蒲公英,正在随风飘散一般。
这一幕让我忍不住将其和这些建筑物的外形联想了起来:如同随风飘扬的孢。
“今天是扩散的日,城市已经长的够大,可以扩散了。”
“议会”
带着喜悦的声音在我们身后响起,我再次听到了那个词汇:扩散。
之前金在众人面前就提到过这个词,但当时我没来得及问他这是什么意思,而现在,众人亲眼看到了“扩散”
发生时的壮观一幕,瞬间就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
“托贝鲁虫族用这种方式增加他们的城市,”
当视线中再也没有的塔球建筑腾空而起之后,“议会”
收回目光,对我们解释道,“所有这些建筑都能自我复制,并且不断生长,尽管构成它们的是金属,但它们如同有生命一般。
这也是我们终选择利用托贝鲁虫族的技术来建造第一颗殖民星的原因——事实上单论地表建筑技术和生态宜居技术,奥萨人比托贝鲁虫族加先进,但奥萨技术的建筑效率远远比不上这些有生命的高塔,而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建筑效率。
能在短短几个月内改造出如今这么多的殖民星(流亡舰队现在当然不止有凯鲁达克一颗殖民星,事实上他们已经在附近的几个恒星系内广泛移民了),托贝鲁的技术起了很大作用。”
“议会”
还跟我们讲了她未来的一些设想:当生态问题得以解决,公民们不再需要挤在陈旧老化的太空船里之后,她要着手逐步复原第四舰队每一个成员的文明,根据保存下来的资料,她要重建那些城市,复原当年的文化,对生儿讲述他们祖辈的历史。
她所期望看到的复苏不仅仅是重搬到广阔的天空下生活那么简单,她想看到自己记忆中的那些城市再次出现在地平线上。
即使这项工程可能要耗费上百年的时间。
“但我想你的工作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会有来自第四舰队公民的阻力。”
站在这城市第二高的观景平台上。
珊多拉眺望着地平线上那些光秃秃的连接塔,对“议会”
的设想做出了自己的评价,“很多人恐怕并不会理解你的想法,据我所知第四舰队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公民都是生代,甚至有些是在第四舰队流亡过程中产生的混合种族,数万年的光阴,初的那批人到现在幸存下来的能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