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七百二十四章 双方是合作共赢的关系(2/2)

三星半导体的总设计师。

在1974年他就提出了规划,并先后50多次前往美国引进技术,要把三得打造成全球半导体的霸主。

这也打动了他的父亲李秉喆,表示一定要在自己闭眼前启动这个事业。

但是,面对80年代如日中天的东洋,直到李秉喆去世,三星半导体也仅仅亏光了3亿美金本金,毫无收获。

而就在李建熙接位的1987年,三星半导体也等来了机遇。

当年,东洋东芝私下出售设备给苏联的秘密被美国发现,被东洋半导体压着打的美国,立刻借着机会挥舞起了制裁大棒。

不但对东洋存储芯片征收100%关税,还启动了让不少贸易国闻风丧胆的“301”

调查。

眼瞅着东洋半导体被美国按倒在地,三星喜大普奔,立刻冲了过去,踩上一脚。

李建熙的诀窍是“高价买人、低价卖货”



用三倍工资挖空了东芝工程师,快速提升技术,再用低于成本的价格战发动攻势,而且还大打感情牌,呼吁海外韩国工程师回国参战。

在ibm工作了7年的技术骨干陈大济听到后马上沸腾了,当即回国参战。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三星依然保持着高资本支出,敢打价格战,不怕价格战,使用“反周期”

投资大法越亏越投。

终于,在2004年时,击垮东洋东芝等公司,成为存储芯片霸主。

随后,李建熙大手一挥,炮火瞄向了积电,开始进军芯片代工。

李建熙的策略很简单,发挥三星多元化优势,以点带面,全面突围。

比如面对积电第一大客户高通,三星采用的方式是“以买寻卖”

,让三星手机去买高通芯片,然后说服高通把芯片代工也交给三星;而对苹果,三星则抛出了存储芯片、面板、芯片代工的捆绑销售策略,所谓卖颗白菜送根葱。

三星整体战略都在半导体霸主的道路上。

邻国发布华风智能手机,三星是根本不在意的。

“华国能研发出什么智能手机?

不过是山寨机翻版罢了。”

三星高层如此想。

“反正我们的半导体战略成功了就好。

这不,美国苹果的手机芯片,也得让我们来代工生产。”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