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二章 赚回来了(2/2)

“难道这就是电视里常说的,‘总统级待遇’?”

姜明玉小心的坐着。

不时看一眼随后上车的叶风。

只觉得这一刻,叶风师兄比迎新晚会的时候,更加英俊,更有气质。

“来,喝杯水吧。”

叶风从后排座椅中间的小冰箱里,取出两个玻璃水瓶,拿了一瓶水递给姜明玉。

“哦,我不渴~~”

姜明玉脸红如血,手足无措。

叶风没让她们赔钱,还请她坐车,她都不好意思了。

现在还请她喝水。

光看这精致的玻璃水瓶,就知道这瓶水价格不菲。

“拿着,就是一瓶水而已。”

叶风瞪了她一眼。

姜明玉立即接过来。

“喝吧~”

姜明玉立刻喝了一小口。

冰凉的,像是有一丝甘甜。

紧张的心情,稍微放松下来。

也是,就是一瓶水而已。

就算再贵,相比这辆车,又能算什么呢?

她不禁想起了假期里看过的《流星花园》,里面的男主角,也是出入豪车,也是这么霸道。

但是,叶风师兄比男主角更体贴,更有才华。

“谢谢师兄~~”

姜明玉靠在沙发上,这才注意到,车顶的星光顶篷。

像炫丽的宇宙一样,好迷人~~。

脚踩在车内最柔嫩的地毯上,前所未有的奢华气氛会将她吞噬,使她忘怀一整天的忧愁和劳顿。

…… 对姜明玉来说。

此时遇到叶风。

是她生命中遇到了一生的贵人。

但是对叶风来说, 不过是生活中的小小插曲。

他也喝了一口水,沉思着即将见面的客人,张如京博士以及他即将建立的中芯国际。

明年这个时候,中芯国际一厂实现封顶,并迅速开始量厂。

而二厂三厂也在后来的一年内悉数量产成功。

不到两年后,中芯国际每月8英寸芯片产量即突破10万片。

这个数字在当时的华国几乎不可想象,超过了除中芯以外所有内地芯片厂的产能总和。

能达到这样的成就。

是因为这时候的中芯管理层,几乎都是张如京从湾湾世大半导体带来的班底,并辅之以德州仪器,台积电,联电,新加坡特许半导体等国际大厂挖来的大量高级技术人员。

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都是在以台积电运营模式为基础的,现代化芯片生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技术人员。

这是中芯国际迅速成长的先决条件。

同时中芯国际的工艺技术以及流程管理,也几乎全盘复制了世大的模式。

叶风前世的工作,虽然不涉足半导体产业。

但是他以前的公司,曾为中芯国际等厂商子公司做过宣广。

接触过中芯国际的普通员工。

一些中芯的老员工曾说过,刚入中芯的那几年,甚至许多中芯国际的word文档的属性管理人中,还依然保留着世大半导体的字样。

这种全盘的复制,当然加速了中芯的成长; 但是另一方面,它也给未来和台积电旷日持久的诉讼官司,埋下了一颗不易察觉的雷。

当然,离雷爆炸,还尚有时日。

中芯此时正在继续向前飞奔。

两年后,中芯国际已经一跃成为全球芯片代工厂第四,仅次于台积电,联电,和特许半导体。

三年后,中芯收购了摩托罗拉在天津的8英寸芯片厂,在华国京城的第一座12英寸芯片厂也开始打桩。

一切都是那么的热火朝天,看起来形势大好。

在中芯的员工也是每天元气满满。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中芯国际于4年后,终于成功在纽交所和香江同步上市。

然而,事情并没有在这里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甚至连阶段性的胜利都谈不上。

就在中芯谋求上市的同时,台积电对中芯的技术诉讼也已经展开。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