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154 宋仁宗(2/2)

...... ----- 灵界有超过2000修士了。

在灵界出生的孩童有600多。

整个清朝的历史人物,没有一个人能够在灵界复活。

好像被周运遗忘了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的范仲淹复活到灵界。

第一时间看历史书,第一时间看到后人对自己的评价,满意的点了点头。

当看到北宋微宗,傻眼了,怎么出了这么傻/1逼的皇帝。

当看到明未,这绝非我的子孙。

他自称是我的子孙就是我的子孙啊,他怎么不去死,......,气得他几天不吃饭。

气都吃饱了。

范仲淹在灵界也没有向周运请求复活宋仁宗。

宋仁宗对他没有太大的恩德。

范仲淹是个良臣,这样一个良臣,却是一生几起几落,不断贬嫡偏远的地区。

公元1052年,已经重病在身的范仲淹在调往颍州途中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庆历新政失败很大原因就是宋仁宗不坚定。

他发现包青天,欧阳修也在灵界。

三人拼足夜谈。

,有说不完的话,吐不完的言。

欧阳修参与范仲淹变法,受到牵连,被贬成为县令, 范仲淹比包拯大10岁。

两人政治上没有太多交集,不过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失败,是包拯收拾的。

新政失败,许多官员受到处分,包拯全力为这些敢作敢为的官员呜不平,主张起用他们。

欧阳修与包拯之间有提携之恩。

早在嘉祐元年(1056)五月,包拯因保举过凤翔盐税、柳州军事刺官卢士安,获咎被贬池州。

欧阳修借京城水灾与冷落贤良有关为理由,上《再论水灾状》,举荐包拯等四人,说包拯“清节美行,著自贫贱,谠言正论,闻于朝廷,自列侍从,良多辅益。”

应该“亟加进擢,置之朝廷左右”



于是到了八月,包拯复官刑部郎中知江宁府(今南京),年底擢任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从此成就了他“南衙包公”

的一世美名。

...... ----- 包拯跟范仲淹聊到在灵界的宋代人一直想要复活宋仁宗。

宋代人对宋仁宗有很深的感情的。

溢号“仁”

,仁爱他人。

这个皇帝确实称得上仁。

宋仁宗在位,41年,资质是很平庸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折腾,正是他的不折腾,给了民众休养生息。

很多皇帝不管怎么粉饰,真不是个东西。

相比,宋仁宗真是一个好皇帝。

苏轼说:“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

既自以为股肱心膂,敬用其言,以致太平,而其任重道远者,又留以为三世子孙百年之用,至于今赖之。”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