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做年夜饭(2/3)
再加上过年的加持,何远将东西提溜在手里的时候,感觉手里提的不是水产,是一捆捆的钞票。
除了水产之外,何远还买了一些肉类,一些蔬菜。
路过水果区域的时候,何远还买了一些平时舍不得买的水果,比如榴莲和车厘子。
话说回来,何远一直以为,车厘子就是品种改变之后的樱桃。
他其实也想不明白,这个小小的,圆圆的东西,怎么能卖那么贵,是因为技术问题吗?
不应该吧。
感觉市场上供应的车厘子,数量也不算少了,再加上中国人这特有的习性,基本上什么行业赚钱,他们能一窝蜂的挤进来,最终让你一分钱都赚不下去。
但偏偏,这车厘子还是那么贵,一斤至少要五六十块钱,品相稍微好一点的,基本上都要八十到一百多。
难怪现在有一个身价标准,分别为草莓自由,榴莲自由,车厘子自由…… 话说何远也看见草莓了,个头不大,三十来块钱一斤,看的何远直摇头。
虽然不是买不起,但花这么多钱在水果上,何远心里还是感觉有些怪怪的。
这就是标准的思想上的穷人。
哪怕身价已经有了几千万,何远依旧是一副“穷人”
的做派。
也难怪一些有钱人,哪怕已经很有钱了,身上还穿着几十块钱的T恤,脚上一双一两百的鞋子…… 这跟低不低调没有关系,他们已经习惯这种生活了。
再说,他们那个身价,也不需要小宝马,LV,已经各种名牌手表来装饰自己。
买了水产,买了肉类,又买了水果蔬菜之后,何远终于从超市里结账出来。
这次他买的东西不少,而且只有他一个人来,提着东西很不方便。
何远又要了几个袋子,左拧右抓的,终于把东西提到了车上。
弄完这些之后,何远吐了口气,这两天花的钱,着实让他有些肉疼。
以前做业务的时候,一个月几十万,上百万的钱都流出去了,何远也没什么感觉。
甚至他去外面的时候,坐飞机,坐高铁,花几百几千,眼睛都不眨一下。
现在花几千块钱,买点吃的,何远就好像被割肉一样。
田蕊曾经点评过他这种心态,觉得他就是那种特别怕麻烦的人。
别人都是花时间,去节约钱,而何远刚好反着来,他是花钱去节约时间。
她就想不明白,何远真的有那么缺时间吗,他节约那点时间到底有什么意义?
这点何远回答不上来。
不过他一直都觉得,自己很缺时间。
将东西放好之后,何远开着车子,准备回家。
在打方向盘的时候,何远眼睛一瞟,看到路边一个甜品店。
何远自己是很少吃甜点的,也不怎么爱吃。
他观察过,喜欢吃甜点的男人,一般有两种人,要不身体比较胖,要不就有点gaygay的,看起来特别柔弱。
不过何远不喜欢吃,唐朵朵却挺爱吃,他还记得之前唐朵朵过生日的时候,就是去买了两个小甜品,坐在奶茶店里,自己一勺子,一勺子的在那里吃。
回忆起往事,何远有些唏嘘,那个时候他怎么会料到,自己后来竟然会和唐朵朵生活在一起,而且还背负起了照顾唐朵朵的责任。
何远重新将车停好,自己下来,去甜品店里买甜品。
几分钟后,何远提溜着东西,从店里出来,脸上有些唏嘘。
妈耶,这小县城的里甜品,价格居然跟北京的差不多。
一份巴掌大的提拉米苏,也要十七块多,北京普通甜品店里的甜品,价格也跟这个差不多了。
当然,北京还有不少贵的,三四十的,四五十的都有。
不过人家不管是分量,味道,还是造型,都要比这好看多了,更不用说,两边的房租那是天差地别,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自从何远回家之后,他就发现,其实老家很多东西都比北京要贵。
超市里的东西,活动比北京要少,折扣力度也比北京要小,算下来要比北京贵。
外面小卖部里的东西的话,跟北京是差不多的,都是一个价。
甚至就连饭店的饭菜,之前要比北京便宜一点,但这两年来,竟然也涨的跟北京差不多一样了。
要说老家现在还有什么,是比北京便宜的话,何远想来想去,发现竟然只有房子。
不仅房价要比北京便宜,就连租房也比北京便宜不少,同样的价格,在北京只能租一个隔断间,在老家可以租个三室一厅……有毛用啊!
一个月两三千块钱的工资,负担一万多的房价,和一个月一万多的工资,负担六万多的房价,两者之间能有多大的区别!
对大家来说,都只是个数字,反正就看看,也买不起。
再这么下去,以后说不定喝一罐牛奶,都要价格上百块了。
其实也不远了,何远之前看到以前喝的三四块钱一盒的酸奶,现在已经涨到七八块了。
联想一下历史上发生过的经历,这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就算再怎么通货膨胀,至少工资这块,还是一如既往的稳步不前。
所以大家也不用太担心。
反正真到了那个时候,会饿死的,也不会只是你一个人。
何远将甜点放进车里之后,终于打燃车子了。
这一次他是真的走了,再看见什么也不会去买了。
回到家的时候,时间才九点半。
唐朵朵没有下来,不知道是出去了,还是一个人呆在屋子里。
何远停好车后,将这些大包小包的东西拧进厨房,然后撸起袖子,就开始处理起食材来。
之前在超市的时候,何远就让超市里的店员帮忙把食材处理了一下。
何远的刀工一直不好,之前在成都,在北京的时候,他要买肉一类的东西的话,要不就是直接买现成的,要不就是让老板切好之后,再给他装上。
将东西洗干净,用盘子装好之后,何远拿出手机,翻到之前下载的做菜APP,把收藏的菜谱调出来,开始在那里看了起来。
没错,何远打算自己做一顿丰盛的大餐。
尽管,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做这些菜的经历。
“嗯,今天要做什么呢,做鱼,做蟹,做虾,还有凉拌菜,再来几个热菜就好了。”
何远一边看着菜单,一边对照着自己买来的原材料,在那里挑选着要做的菜品。
自从那次跟唐朵朵逛完超市之后,何远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大过年的,自己要回家过年,那……唐朵朵呢?
虽然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过年,除了放假,除了有很多好吃的,除了有红包之外……好像也没有太多的感觉,更不要说像老一辈一样,对过年有一种别样的情怀,好像这过个年,要是不聚在一起,就不叫过年一样。
甚至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不流行回家过年了,像何远朋友圈里就有很多人,在别人返乡过年的时候,他们已经弄好签证,买好机票,要去国外旅游。
但,有些东西,自己选的,和没得选,那是两种概念。
像唐朵朵这种情况,哪怕她装作自己满不在意的模样,但在何远心中,还是会觉得特别不舒服。
他本来想带唐朵朵一起回家过年的,不过这个念头刚在何远脑海里升起,就被他一巴掌给拍灭了。
他只是想解决问题,但真要带回去的话,反而会多出不少问题。
他这什么情况啊,自己还没照顾好呢,还跑去照顾别人。
何远发誓,他要真这么做,他家里人都可能直接把他送到双福去——老家这边的一个精神病院。
这边唐朵朵他放不下,那边老家的年夜饭,他又不可能不去。
左思右想之下,何远只好决定,自己给唐朵朵做一顿大餐,就当做年夜饭了。
“搞了半天,就只有这个螃蟹最好做。”
何远放下手机,点了支烟,叹了口气。
何远没有做年夜饭的经验,他自己回老家,基本上是没有下过厨的。
自己在北京的时候,回家后,也做过不少饭,但那都是一些家常菜。
过年的时候,还做家常菜,何远总感觉怪怪的……他不知道别人家是什么情况,但他们家不是这样。
平日里的家常菜是家常菜,年夜饭是年夜饭,两者间是不一样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何远家有好几个拿了厨师证的国家级厨师,所以跟别人家不太一样,至少何远以前在朋友圈里,看到别人晒的一些年夜饭,跟何远家比起来,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所以何远在网上,挑选了好几个可以当做年夜饭的菜品。
刚刚去超市的时候,何远就是按照APP上的备注,在挑选食材。
大部分的东西,何远能够买到,但是一些比较生僻的东西,何远还是没能找到。
当然,那些不重要,接下来何远要做的,就是按照APP上的步骤,一点一点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