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2/3)
要不然,他干脆先跟师姐过去吧,大不了在饭店里带一点菜,回头拿回家,给唐朵朵当晚餐。
“现在去吧。”
何远道。
“那成,走吧。”
师姐也干净利落道,一边说着,一边开始找外套。
等师姐穿戴整齐之后,两人一同下楼。
何远的车就在楼下,两人坐上他的车,何远的司机。
“对了,你想吃什么?”
车上,何远一边给自己系着安全带,一边随口问道。
回老家这段日子,该吃过的都吃过了,一时之间,何远想不到有什么可吃的。
不想在北京,每天都要心心念念,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不知道?
那干脆翻一下外卖,看看有什么活动吧。
很显然,师姐也不知道吃什么,因为她回了一句:“随便吧。”
“你知道吗,你这句话,让我想到一个事儿。”
何远道。
“什么事儿?”
师姐侧了侧身子,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
“我们以前上班那会儿,经常不知道要吃什么,每到要点餐的时候,就会相互问一下。
要是对方有目标,我们就看一下自己喜不喜欢吃,喜欢吃的话就凑个单。
最头疼的就是大家都不知道吃什么,一群人在那里焦虑,哎呀,我们吃什么好呀,最后选不出来,要不随便选一个,要不就去泡方便面。”
何远一边开车,一边回复道。
“可以去楼下看看啊。”
师姐道。
“不是什么地方都有餐厅的,我那时工作的好几个地方,附近都没什么餐厅,要不就是餐厅特别少,要不就是特别难吃。
那时候我就在想,我要不开个中餐店算了,店名就叫随便,我列个单子,每天按着单子随机做,基本上市我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没得挑。
到时候大家一说到随便,就会想到我的餐厅,那这生意得多好。”
何远说到这儿的时候,自己先笑了。
师姐歪着头想了想,片刻后道:“那这样好像也不错。”
“不过餐厅太累了,自己偶尔做做还好,要是当成工作的话,我怕是抗不下来。
毕竟,我厨艺还可以,但是刀工太差,总不能买个菜,都要让超市里的人给切好吧,人家还不得被我烦死。”
何远摇摇头。
“会做饭,但不会做菜,你也是朵奇葩。”
师姐摇摇头。
“既然都不知道吃什么,那我们就去吃酸汤鸭吧。”
路过一个街口的时候,何远突然说道。
他刚才开着车子,一路走,一路找,无意间看到有买鸭子的店,突然就想到这么个东西出来。
最近油腻的东西吃多了后,有点反胃,正好,吃顿酸汤鸭,可以暖暖胃,也可以去去油气。
师姐当然是不置可否。
于是何远把车子一转,找了个地儿停下,下车后,和师姐一起走向店面。
何远选的这家店,他以前来吃过,印象中很早很早之前就存在了,至少已经开了二十来年。
虽然只是临近晚饭的时间,但这里已经有了不少客人,店员忙的脚不沾地,看到客人来了都没工夫招呼。
“两位,里面请,先坐下,我马上过来。”
还是一个店员端着锅底,路过何远身边时,才发现两人。
她一边给何远打了个招呼,一边将那滚烫的锅底放在一桌客人面前,然后甩了甩手,跑到何远面前,从围裙里掏出纸和笔来:“两位要点什么?”
“有菜单吗?”
何远随口问道,说实话,除了那种经常去的店面外,大部分的饭店,何远都不知道要吃什么,得先看一下菜单。
“有有有。”
店员四处巡视了一下,在另一张桌子上找到菜单,递给何远。
何远看了一下,跟店员道:“来一个中份的酸汤鸭吧,再来几个凉菜。”
他“唰唰唰”
,点了好几个凉菜,还是店员道“已经够了,两个人差不多了,之后不够再点吧”
。
何远看了一下,感觉应该差不多,这才放下单子。
店员飞速记下之后,拿着单子匆匆忙忙的就走了。
等到她离开之后,何远抽了一张纸巾,一边擦着桌子,一边环顾四周,嘴里感慨道:“这里的生意,还是那么好啊。”
“都开几十年了,回头客很多。”
师姐把桌子擦完,将纸巾扔进桌下的垃圾桶里。
“现在各行各业都不景气,我朋友之前给我发了一条新闻,就今年一月八号,到一月十三号之间,六天时间,网上关于倒闭的新闻就有一万六千四百一十条之多,可以想象,在刚过去的二零一八年间,商家的生存有多难。”
何远摇摇头。
他本来不太想关注这些东西的,但架不住大家一直在发。
再加上最近身边的人,也一直在说这个事情,何远忍不住就点开看了看。
嗯,情况很惨烈。
“是啊,现在做什么都不好做,物价高,工资也好,做生意挺辛苦的。”
师姐也跟着摇了摇头,她做这一行,对这些东西感触是最深的。
之前房价暴涨的时候,她也跟着赚了一点,但现在行情一预冷,她们就坐蜡了。
毕竟,现在生意少,压价狠,但经销商和员工可不会跟你讲这些,尤其是物价和工资,一旦涨上去,就很难跌下来,国家也不允许你跌下来,不然财政数据会很难看。
就跟每年公司做年终总结一般,其实大部分部门,都没什么卵用,纯属摆个样子好看,甚至还是在亏本运营,但人家依旧会找出各种数据,来证明自己做的很好。
不然,怎么显示我们部门存在的价值,怎么拿出去跟别人吹牛逼,说我们前景很好,未来大有可期。
现在做公司,跟以前做公司可不一样。
以前做公司,是为了从客户手里赚钱,所以讲究一个效率,讲究一个精英,团队越小,越精良,办起事来越好。
但现在不一样了,赚客户的钱,哪儿有赚资方的钱来得快。
所以大家要做规模,不管有用没用,别人有的部门,我也要有,不然资方回头资方觉得你规模太小,不靠谱,做不起来,业绩做的再好都没用。
所以,近几年,虽然成立的公司越来越多,但能够赚钱的公司越来越少。
大多数被资本炒起来的公司,都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不见。
尤其是近两年的所谓共享经济链条,以及区块链货币。
相对应的,像马云,马化腾的人物,也很难出现了。
毕竟,大家不能沉下心来好好做业务,每天都想着办法去捞资本的钱。
哪怕当老板的能保持本心,他们的下属也熬不住。
毕竟,老老实实努力工作,靠业绩上位,和别人不看能力,只看资历,跳槽直接三倍起,进了公司就能当领导,带团队,享受股权——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
何远当年也面临过这种诱惑,说实话,太让人心动了。
不过他傻,觉得自己能力不行,哪怕过去了,也承担不起责任,觉得自己呆不了多久,所以何远不敢跳。
他只是埋着头,勤勤恳恳的做业务,想着有朝一日,能在一家公司,靠着业务站稳脚跟——结果钱也没拿到,公司也呆不久。
反观当初跳槽的那些人,虽然确实没有呆多久,长的一年,短的几个月,但他们钱捞到了,资历也捞到了,现在在一线城市里房子也买了,小宝马,小奔驰也开上了,对话的都是各个公司,各个企业的老总,日子别提有多滋润了。
虽然何远自己心里觉得,自己没有选错,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外人眼里,何远就是一个生活事业双失败的人。
被那些人说的多了之后,何远也开始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自己是不是应该像别人一样,先顾眼前的利益。
毕竟,未来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只有拿到手里的东西,才是真的。
想到这里,何远忍不住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