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在,告辞。(1/2)

大晚上的发这种信息,多半没啥好事儿。

不是要跟你讨论工作,那就是要找你借钱。

不过一看发信人的昵称,何远顿时有点头痛起来。

是师姐。

自从上次那件事儿后,何远就很少跟师姐联系了。

有些东西就适合欲盖弥彰,你不说,我不说,大家心里都清楚,但只要不摆在台面上来,大家都相安无事。

反倒是那层纸戳破了,相处起来就变得尴尬。

何远到现在还没有想好,要怎么和师姐相处,犹豫了一下,他最后还是选择没有回复,直接关机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何远就醒了过来。

洗漱的时候,何远感觉舌头有些发苦。

每次感冒后,嘴里总是会有点异味,这次也不例外。

唐朵朵也醒了,她下楼的时候,何远已经洗漱完毕,正在厨房里煮汤圆。

何远煮的是那种超市里卖的小汤圆,一大袋,汤圆就只有拇指大小。

这种汤圆是甜的,偶尔吃一下还可以,但天天吃就有些受不了。

何远还是比较喜欢那种手工汤圆,里面有肉渣,有香葱,一口咬下去汁水崩裂,非常香。

可惜,现在外面卖手工汤圆的越来越少了,何远找过几次都没有找到。

偶尔有卖汤圆的,也是卖的这种超市里的小汤圆。

自己做的话,何远又嫌麻烦,只能将就着吃了。

“你醒了?

洗漱了吗,洗漱好了就过来吃饭。”

何远听到唐朵朵的脚步声,眼睛盯着锅里,头也没回。

等到汤圆从锅底浮起来后,何远才把汤圆捞起来,略微分了一下,装进两个小碗里。

唐朵朵走过来,端起一个小碗看了一眼,低声道:“有点多。”

“将就着吃吧,下一次给你放少点。”

何远拿出勺子,分了一个给唐朵朵,然后拉了根椅子,坐了下来。

两人吃完早餐后,何远送唐朵朵去上学。

一开始唐朵朵还有些抵触,但她最终还是背起了书包,乖乖跟着何远上了车。

因为是冬天,何远开车又很慢,等到了学校,还剩二十分钟左右就要上课了。

唐朵朵下车的时候,何远叫住了她:“你身上还有钱吗?”

“有。”

唐朵朵回了一句。

虽然这么说,但何远还是在身上搜了下,将之前去北京时取的几百块钱掏了出来,递给唐朵朵。

“拿着,钱放在身上,应个急。”

何远说道。

“不用,我有。”

唐朵朵摇了摇头。

“拿着。”

何远重复了一句。

唐朵朵咬着下唇,从何远手里接过老人头。

“中午的时候就在附近吃吧,你要是不习惯,就跟我说下,我中午过来接你,或者从家里给你带饭。

晚上你要上晚自习吗?

几点放学,我过来接你。”

何远道。

“不用,这里有公交,直接就可以回去了。”

唐朵朵低声道。

“那行。”

何远也不纠结,直接道,“有什么事儿的话,直接给我打电话。”

唐朵朵点点头,将钱往口袋里一揣,背着书包就进了学校。

目送着唐朵朵离开之后,何远开着车,回到了家里。

一回家,何远又有点无事可干了。

本来应该在公司里奋斗的年龄,却提前过上了退休老人的生活,都是因为这该死的钱。

不过何远也不是完全无事可干,比如要打扫打扫屋子,整理一下院子。

因为冬天了,院子里到处都是落叶,虽然不影响美观,甚至还有点小意境,但何远还是想要整理一下。

整理完了之后,何远身子也活络开了,开始变得暖和起来。

等到东西都弄的差不多了,何远泡了一壶清茶,坐在桌子前,打开笔记本。

自从上次打开笔记本后,何远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开电脑了。

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就用用手机,这猛地换成电脑,还有点小不适应。

何远在文件夹里找了找,嗯,找到那个PPT了。

昨天他跟老黄提条件的时候,也不是脑子一拍,就提出那件事儿了。

事实上,听到老黄是搞艺体生培训的,学校里还有几千人的时候,何远就想起了自己以前策划的一个项目。

当时他还在公司里,市场部策划了一个进校园的活动,凭借着公司的牌子,他们去了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等。

开展培训,讲课,甚至还要交作业,评奖,拍摄宣传视频,等等等等。

何远作为导师之一,自然也全程参与进去。

但是,何远毕竟是搞业务出生的,公司在搞这些事情的时候,也是从业务角度出发,而不是只是单纯的做个秀,走个过场。

那……仅仅只是这样的话,真的对他们业务有什么帮助吗?

何远一直在怀疑。

包括苒苒接手的KOL项目,跟何远参与的这个项目,都是同一个类型。

公司搞过去,搞过来,除了把大家都折腾了个够,何远实在没看出有什么实际性的效果。

他是个很现实的人。

有没有效果,从数据上就能反应出来。

要是往前几年,传统媒体还没没落的时候,凭借公司的牌子,那当时是个大事儿。

别说学校很欢迎,就算是电视台,也肯定会进来参一脚,互添流量。

但现在媒体已经没落了,前几天才爆出一个新闻,又一批报刊停刊,纸媒的退出,传统媒体的没落,已经成了现实。

甚至就连学校和学生那边,都没给出太多反应。

除了来凑热闹的,大多数过来的学生,对培训都觉得可有可无。

对于交作业,甚至转发公司的文稿,都兴趣缺缺。

哪怕最后的颁奖仪式,何远也没见到那些学生在朋友圈里面转发。

除了部门在那里自嗨之外,何远真的没有看到任何实际上的意义。

但这个事儿真的没有意义吗?

何远不觉得。

他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一直在思考这件事的意义。

尤其是,早在两三年前,社交媒体的爆发,就给何远带来特别深的危机感——靠着互联网红利发家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都开始重视流量了,投广告的越来越多了,看到利益的也越来越多了。

连微商都开始使用添加好友的软件,在陌陌啊,微信啊,甚至包括什么探探,米聊,比邻等上面疯狂撒网,吸引流量,无不在给何远传递一个信息——重视流量的人越来越多,那么流量的成本费用也必然上升。

后面的事实也证明了何远的猜想,仅仅一两年的时间,流量成本就从以前的几分钱,一两毛,暴涨到现在的五块,十块,还在继续上涨。

与之相对应的,用户的活跃度,付费性,却在直线下降。

如果说以前一个折扣,一个活动,就能引来大家的疯狂参与,疯狂转发的话。

那么你现在就算在颁奖活动上送手机,送电视,送豪车,参与的人也寥寥无几。

这种活动大家都见多了,反正也轮不到自己,那还凑热闹个屁。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