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准备当盐贩子,改良晒盐法(4/5)
朱元璋说道。
常遇春的武力,几乎是在朱元璋的亲兵卫队中无敌手的存在,用来给朱瀚当亲兵护卫,才能让他放心。
“常遇春!?”
朱瀚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
乖乖啊!
这可是大明第一猛将啊!
要是论军事奇谋和作战指挥,徐达可能在常遇春之上。
但是,要论个人的勇武骑射水平,那常遇春绝对是排名头把交椅。
“末将常遇春,见过副帅!”
常遇春瓮声瓮气的说道。
进入红巾军亲兵队才两天时间,常遇春耳朵中听到的关于副帅朱瀚的各种传闻,就已经是足足好几箩筐了。
可谓是真的如雷贯耳。
今日一见,却是觉得没有什么稀奇的,不就是一个普通的少年嘛,顶多就是长得高大一些。
“好啊,有了常兄弟护卫,那我可就是真的高枕无忧了!”
朱瀚真诚的夸赞道。
常遇春一听,心中不禁一阵得意。
最起码,副帅朱瀚的识人眼光,还是很准的嘛!
咱常遇春别的没有,护卫个把人的安全,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经过了两天的准备,朱瀚已经是做好了出发去往泰州的准备。
张士诚击败了蒙元军队后,就是以泰州为根基,附近的盐户百姓们也全都是聚拢到了他的麾下。
不过,朱瀚还没有来得及出发,这个出行计划就是意外取消了。
因为,张士诚这个盐户头子,自己派了人来。
“张士德来了?”
一听到这个消息,朱元璋和朱瀚都是非常意外。
带来这个消息的人,则是施耐庵。
“是啊,大帅,张士德跟我一个旧相识,叫做崔长兴一起来的,悄悄找到了我家,特来禀报。”
施耐庵说道。
原来,这个叫做崔长兴的人,是施耐庵在钱塘当官时候的部下,后来升官去往了淮东高邮,张士诚占据高邮,崔长兴便又投降了张士诚,作为他的谋士。
“张士诚派人找上门来,到底是想要干啥?”
朱元璋颇有些意外。
朱瀚想了一下,觉得无非就是两件事。
“我猜,除了联络我们卖食盐去江南,恐怕就是要借助我们红巾军的名号了。”
朱瀚说道。
“不管是什么,既然这个张士诚派了自己弟弟前来,总归是要见一面的,可比让你去一趟,让我放心多了。”
朱元璋笑着说道。
能够让朱瀚少涉足一次险地,已经是让朱元璋非常开心,对于尚没有见面的张士诚兄弟,竟然有了几分莫名的好感。
“好,那咱们就见一见张士德,听听他怎么说。”
朱瀚也是笑道。
过了不大一会儿,施耐庵就是领着两个男子来到了滁州府衙。
其中一个文士打扮,应该就是施耐庵的旧相识崔长兴。
另外一个人则是一身商人打扮,但黝黑的脸上却是没有一点养尊处优的富贵气,反而像是一个老实憨厚的农户,此人便是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无疑了。
一番引见后,朱元璋、朱瀚兄弟请张士德二人落了座。
在施耐庵与崔长兴二人的一番攀谈后,双方总算是进入了正题。
“朱大帅,我们兄弟虽然在淮东,但是对于大帅战濠州克定远攻滁州的战绩,那是佩服的不得已,只恨不能同大帅一起并肩作战啊。”
张士德一脸崇拜的说道。
朱元璋一听,就是明白,这是真的打算借助红巾军的名号了。
原来,因为有了朱瀚的缘故,红巾军对于攻克坚城的手段,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对于蒙元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装备并不占优的红巾军,却能够屡屡突破城墙的防护,一路上攻城略地,把百万红巾军的声势造的如日中天。
远在淮东的张士诚,对于红巾军威名也是羡慕的紧。
特别是,在淮东北面的元军丞相脱脱,因为屡次败与红巾军之手,急于给自己将功补过,竟然想要南下淮东,捏一捏张士诚这个软柿子。
孤立无援的张士诚,虽然占据了淮东大半土地。
但是天灾人祸下来,除了一张张要吃饭的嘴巴,那是一点招数都没有。
一旦脱脱率领元军南下,张士诚觉得自己可能就要夯家铲了。
所以,这种情况,谋士崔长兴便献计策,听说自己的旧上司施耐庵在滁州红巾军当了参军,便想要借助关系,搭上红巾军的路子。
如此一来,一旦遭遇战事吃紧,还可以向滁州红巾军求救啊。
朱元璋和朱瀚把这一番详情打探出来后,不禁就是相视一笑。
这还真是运气好啊!
刚刚想要瞌睡了,就有人送上来枕头了,而且还是天鹅绒的枕头。
“哈哈,张兄弟的威名,咱也是听得不少,现在天下人都是讨伐暴元,既然这样,何不跟咱一起,扛着红巾军旗号,如何?”
朱元璋大声说道。
张士德一听,顿时就是高兴的笑了起来。
他一路潜行而来,也是带着忐忑心情的。
红巾军威名正盛的时候,自己去投靠,不知道人家会不会刁难自己。
而且,明眼人都已经知道,徐州的脱脱正准备南下攻打淮东,自己这时候投靠,明显就是无奈之举,让人会觉得有些不爽的。
不过,张士德没有想到,朱元璋竟然如此豪爽,并没有为难自己,反而痛快的主动邀请自己。
“大帅,果然是真英雄,张士德佩服!
那从此以后,我们淮东兄弟,也是红巾军了!”
张士德立刻就是顺杆爬上来了。
“哈哈,好,张兄弟,也是痛快人,咱喜欢!”
朱元璋笑着说道。
一时之间,朱瀚、施耐庵和崔长兴三人也是跟着笑了起来。
简直就是一团和气啊。
朱瀚看着老哥朱元璋和张士德把臂言欢的模样,心中也是不禁想到:他娘的,张士诚这厮,历史上有名的朝秦暮楚,还真是妥妥的啊!
派了弟弟张士德来投靠,他这眼光还真是可以的。
在一番真真假假的义气相投后,张士德又是抛出了自己此行的另一个目的。
“大帅,淮东也是连年灾荒,又是盐卤薄地,粮食紧缺啊,听说大帅这里粮食充足,不知道可否支援一些,不用多了,只需要三十万石就好了。”
张士德有些扭捏不好意思的说道。
三十万石,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就凭张士诚手下的兵马,三十万石粮食,足够他们人吃马嚼大半年了。
张士诚兄弟这是打算囤积粮食,为了将来防备脱脱的元兵围城准备的。
“三十万石?”
朱元璋微微皱眉,一副为难的样子看向了朱瀚。
其实,他的内心是狂喜的,既然求上门了,那可就是简单多了。
朱瀚心中也是高兴,装模作样的想了一下说道:“张将军,三十万石,可不是小数目啊。”
对于朱瀚的大名,张士德也早有耳闻。
知道这个少年副帅的话,拥有左右朱元璋决定的分量。
“副帅,这三十万石粮食,我们也不敢白吃白拿,淮东的出产食盐,我们可以用食盐来抵价!”
张士德连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