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明开国,朱元璋要立朱瀚为皇太弟!?(2/5)

思前想后,朱氏便带了儿女来投靠吴王朱元璋!

虽然自己当家是大汉皇帝,可是自己儿女已经不是了,自己再奉上那个劳什子传国玉玺,应该足以换得一辈子的安稳。

“传国玉玺!”

这个名号一出,整个吴王府内外都是震惊了啊。

许多人都是听闻了这个消息, 纷纷是赶来吴王府,想要看看传国玉玺的真假。

朱瀚自然不能在大街上展览传国玉玺,立刻带着朱氏几个进入了王府。

进了王府以后,朱瀚立刻找来了老哥朱元璋。

然后,兄弟二人又立刻召集了李善长、刘伯温等人来议论传国玉玺的真假。

“传国玉玺乃是真品!”

“不对,不是真品!”

众人议论纷纷,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伸手去触碰传国玉玺。

这个玩意儿,可是皇帝之物,岂能是随意触摸的?

传国玉玺在哪里,那就是天命之子啊。

不过,历史上的传国玉玺,在五代十国时代就丢失了的。

“大伙儿别激动,先冷静下来。”

朱瀚连忙说道。

众人分不出真假,再吵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

“造的有模有样,就算是假的,现在也是真的了。”

朱元璋看着传国玉玺若有所思道。

今日这件事,大汉皇后朱氏带着大汉太子刘文举,手捧着传国玉玺来到金陵,将其交给了朱元璋。

这代表什么?

这是托付天命啊!

说明吴王已经是天命之子,大汉皇帝都觉得自己配不上传国玉玺,亲自送到了金陵,这就是吴王再进一步的时候了啊!

所以,刘伯温、李善长等人都已经明白,这个时候传国玉玺是真是假,早已经不重要了啊。

反正现在金陵城内,所有人都知道大汉皇后朱氏带着传国玉玺来投奔吴王。

“这种情况下,再也不是谦让的时候了。”

朱瀚认真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李善长、刘伯温、施耐庵等人连忙跪在地上,向着吴王朱元璋连连磕头,口中激动的欢呼着。

“恭请吴王进位天子!”

“天命所归,天命所归!”

面对突然冒出来的天命所归,朱元璋顿时感到有些难以接受。

幸福来得太突然,让他有些招架不住啊。

“这个时候当皇帝,是不是太着急了啊?”

朱元璋内心不住的想着。

为了谨慎起见,朱元璋让李善长、刘伯温等人都先退出去,只留下了朱瀚一起商议。

“七五,这,这可如何办?”

朱元璋脸色有些激动。

朱瀚说道:“哥,其实现在当称帝建国,也正好是时候啊!

你看,韩林儿已经是死了,刘福通又病死了,这两个人原本是顶头之人,没有了他们,可不就是轮到你了吗?”

朱元璋摇了摇头道:“咱总觉的太快了啊,这才几年功夫,咱就从皇觉寺的和尚,就变成皇帝了啊?”

“呵呵,哥,不是咱们太快,是大势所趋,当年汉高祖刘邦,不也是举兵三年就当皇帝了,至于灭掉楚霸王,那是后来的事情了。”

朱瀚说道。

“咱这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

朱元璋问道。

“好啦,哥,咱们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是稳固自己的势力,要是称帝建国,那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有从龙之功,肯定是一个个更加卖力!”

朱瀚说道。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既然这样,那就听你的,咱就开国称帝!”

“好嘞!”

朱瀚哈哈一笑。

“不过,这国号咱选个啥?”

朱元璋连忙问道。

其实老哥朱元璋对于称帝早已经有了心里准备!

毕竟连陈友谅、刘福通都一个个称帝建了国,自己似乎实力还比他们强大呢,有何不可啊?

但是,这个国号,却是有点难取啊。

这个国号要是用“吴”

,那是不是太俗气了啊?

“嗯,要不叫吴,吴王,大吴帝国......”

朱元璋想了一下,说道。

“这,这个不好吧?”

朱瀚连忙说道。

这个国号,一般来说,都是王公贵族的封号,像大魏吴王孙权的吴侯,那就是封号当国号。

不过,天命之子的国号,用吴这个称号,有些太偏安气息了写。

“我觉得,不如叫大明!!”

朱瀚说道。

“国号大明?”

朱元璋眉毛一挑,说道。

朱瀚点点头,说道:“不错,就叫大明,天降明王,光复汉土!”

“好!”

朱元璋连连点头道:“好,大明,好啊!”

“那我这就去写奏章,联名大臣们一起劝进上奏!”

朱瀚说完转身就离去。

这天命所归,可不能再拖了啊。

传国玉玺已经是传的满城风雨,不当皇帝都对不起这传国玉玺的名头。

........

刘福通的妻子朱氏带着传国玉玺来投靠,这是属于偶然事件。

而朱元璋本身实力强大,已经需要更尊贵的身份来符合实力,那这就是必然事件了的。

所以,老哥朱元璋称帝建国的事情,朱瀚是一点都不想拖下去了啊。

随后一套标准的流程就在金陵开启。

朱瀚与李善长、刘伯温、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一众文武联名上奏,请求吴王朱元璋为了天下苍生,开国称帝,统御天下!

为了表示自己的谦虚和谨慎,朱元璋推辞再三。

最后,实在是推辞不掉这一份天命。

便接受了群臣的劝进,正是在金陵城外设置祭坛祭拜天地。

大宋龙凤三年,也是刘福通的大汉龙凤三年。

八月初九。

吴王朱元璋在金陵城开国称帝,国号为大明,年号改为洪武,定国都在金陵,改金陵府为南京应天府,老家濠州钟离则为中都府。

同时,册封吴王妃为大明中宫皇后,而千里献玉玺的刘福通妻子朱氏为奉运长公主,把朱氏编入了皇明朱氏的族谱,算是认下了这个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老姐姐,刘福通的儿女也是各有封爵赏赐。

因为大明朝新成立,一切军政事务暂且维持原本的运营。

不过,有聪明人立刻在这大明的开国中看出了一些不同寻常。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