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东宫设堂(3/3)

“朱标若要控堂而不控人,便得用‘墙’把堂围住。

翌日,《东宫堂议准则》初稿送至朱标案前。

他看完全文,目光微凝。

顾清萍低声道:“此文应是蒋希远笔,背后之意.......

是王爷?”

朱标轻轻点头:“皇叔在替我设局。”

他沉吟片刻,忽而笑道:“这份“墙”

,我接。”

“但我要亲自加一道门’。”

“准则末页,加一条:“凡堂外之言,不入堂评,然东宫仍设一室,名曰“留言斋”



'”

“愿言而不愿署者,可密投其言,由我亲阅,不归堂评。

’ 顾清萍眼中微动:“您是......

设一道退路?”

朱标摇头:“是留一丝风。”

“太刚易折。”

“我若真将此堂铸成铁城,东风也吹不进来了。”

“留言斋”

设于东宫后廊一角,不署名,不设吏、不回信。

三日之内,收到简册四十九封。

其中一封,字迹圆润,语气肃正,只言一句: “东宫设堂,可也。”

“太子若能问民于微,才是真正能问政者。”

朱标看完,将那封简册缓缓置于案中。

顾清萍走来,轻声问:“写信之人,您知是谁?”

朱标点头:“知。”

“是太师旧门下一士,早年弃官归田。”

“他若愿开口,我就知????

我设堂这局,立住了。”

顾清萍凝视着他:“但也意味着,您真正入了政权之局。”

朱标望向窗外,微雨初霁,夜色澄净。

正值申时,东宫内苑。

朱标立于庭廊之侧,手中捧着一卷灰边简册,神色凝重。

顾清萍立在一旁,眉眼亦凝:“吏部送来的人事试荐册,共七十三人,三十一人来自前案举,余者为旧籍再评。”

朱标未语,只将那卷简册缓缓合上,道:“看似一纸荐名,实则已是??

布子之局。”

顾清萍轻声:“吏部尚书李崇虽无实过,但心中已有所倾。

其所荐人,多数出自南苑学舍系谱。”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