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新机构(2/3)

他伸手拂去镜面浮尘,一寸寸抹开,那面镜子终于映出他的身影。

影子微微颤动,似被风吹,又似被心扰。

他盯着镜中的自己,良久,缓缓开口:“我见到的,不是我。”

朱元璋眼神陡然一凝:“何解?”

朱标看向镜中:“我看见的,是天下。”

他缓缓转身,目光直视父皇:“若将来我登位,我要做的,不是如镜中之人那般只照自己,而是要照百官,照百姓,照这天下千山万水。”

朱元璋沉默,良久,忽地笑出声来。

“大丈夫,当如是。”

他起身亲手扶起那镜,递还朱标。

“此镜今日起,归东宫。”

而朱?

与朱?

站在一旁,神色难辨。

风吹过石竹林,轻枝??。

一只纸鸢忽然从夜空落下,静静停在朱标脚边。

朱标弯腰拾起,展开纸鸢下缀着的丝带,一行极细的墨字悄然露出:“今夜子时,藏春阁前。

’ 他目光沉静,低声道:“终于肯出来了。”

藏春阁位于后苑偏北,早年为先帝所设,后久无人居,久而荒废,墙角青藤蔓延,屋檐已斑驳。

朱标悄然潜入阁后,隐入一棵古槐之后,静待片刻。

月色被云层掩住,天地昏暗如墨。

片刻后,一道细瘦身影自花丛中掠出,轻若无声,身法竟带几分江湖气。

朱标唇角勾起,轻声:“你终于现身了,虞文。

那人身形微顿,停步,回身看他。

月光从云隙透出,照出来者轮廓:年轻男子,面容瘦削,眉目间隐有虞桐之神韵。

虞文拱手一礼,声音低哑:“太子殿下。”

朱标走出树后,站到他面前,眉头却未舒展:“你这些年藏身何处?”

“岭西。”

“为何不回?”

虞文目光沉静:“父亲命我蛰伏,待镜归宫,方可现身。”

朱标冷笑一声:“那他真信得过我?”

“他信的不是你。”

虞文道,“他信的是镜。”

朱标不语。

他忽然明白虞桐多年心思布设,并非托庇于东宫,也并非希冀复仕,而是单单为了这一面“照心”

之镜,为了它落在该落之人手中。

“你既归来,可有打算?”

朱标问。

虞文摇头:“我只奉父命,送一人来见殿下。”

“谁?”

“她来了。”

随着他话音落下,一道轻盈脚步声自阁内传来。

女子一袭玄衣,容貌不甚艳丽,却眉眼极清,神情冷然,步步生风。

朱标微微皱眉:“你是?”

女子垂首:“绣衣司,卫柔。”

“你父是卫?"

“正是。”

朱标目光凝住片刻,低声一叹:“卫的当年为父皇破三省密档,自断一臂,却被封闲职十年。”

卫柔声音淡漠:“家父未曾怨天,只说,殿下将来若能执笔,莫让旧臣折翼无声。”

朱标望向虞文:“虞桐将你带来,是我立密司?"

“非也。”

虞文答,“他要你看清,不是天下对你不敬,而是你如今,不足令天下敬。”

“这话说得狠了。”

朱标道,声音却极平。

“若殿下心中不怒,自会明白此言非为贬斥。”

虞文低头。

朱标静默良久,忽而低声道:“虞文,我问你,你今日肯露面,除了替你父传话,可还为自己谋一席之地?”

虞文一顿,目光第一次有了波动。

他抬头,语声如铁: “我只愿殿下登基之日,世间可有直言者不受诛。”

朱标望着他,忽而轻笑:“你父教子有方。”

说罢,他看向卫柔:“你既来此,愿为我所用?”

卫柔不言,只从袖中取出一物,双手奉上。

朱标接过一看,竟是一枚绣衣司旧令,金凤环首,背铭:“忠谏无隐”



“你要我重设绣衣司?”

“要殿下,亲设。”

卫柔冷静道,“不属六部,不从中书,不听外廷,只听东宫。

惟一规矩,心中镜。”

朱标望着那枚令牌,半晌无言。

风卷长廊,吹乱烛影。

他缓缓合上手掌,收起令牌,沉声道: “既然如此,从明日起,设‘听风司’,卫柔为首,你可愿领命?”

卫柔俯身跪地:“听命。”

朱标转身,背影沉沉,走向夜色深处。

“虞文。”

“在。”

“你随我回东宫。”

“是。”

他们三人并肩而行,消失在月光与长影之间。

数日后,东宫偏殿内,朱瀚递上一本薄册,低声道:“这是听风司呈上的第一份回报。”

朱标翻阅,神色未有太多波动,唯独看到一处时,手指微微停顿。

朱瀚注意到那一页:“是韩家?”

朱标缓缓点头:“永嘉侯与御史台中人暗有来往,不在意料之外。”

“是否处置?”

朱标合上册子:“先不动。

水深时,草才现形。”

他将册子交还:“去查另一个人??

宫中知礼监副使王起。”

朱瀚微愣:“那人......

一向无功无过。”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