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热气球海贸!在大元末年飞上天是什么体验?(3/4)

倪文俊高兴冲这名将领说道。

此人正是倪文俊手下的大将陈友谅!

作为大丞相倪文俊的最忠实手下,陈友谅在军中的威望仅次于倪文俊。

“可是,我们一旦进兵江西或者福建,那就是相当于跟朱元璋、刘福通他们开战啊。”

天完皇帝徐寿辉有些担心。

作为一名反元起家的义军。

徐寿辉虽然不喜欢霸道强横的刘福通等北派红巾军,但是也不想自相残杀。

毕竟,如今蒙元的势力还是没有被扫除干净的。

“陛下说的对啊,我们如今最好不要去招惹朱元璋兄弟,他们能够击杀蒙元皇帝,还能在高邮城下歼灭百万大军,绝对不是好对付的啊!”

太师邹普胜说道。

许多将领官员们都是齐齐点头,纷纷觉得这个判断是有道理的。

朱元璋朱瀚兄弟二人能够在不到三年内崛起成为一方强势诸侯,绝对是拥有超强实力的狠人,犯不着为了抢夺地盘去招惹他们。

“巴蜀也是富庶之地,我们占据了巴蜀,丝毫不比占据江西福建差多少,还是不要去招惹朱元璋朱瀚吧。”

天完皇帝徐寿辉一脸严肃的说道,他想要发挥最后拍板的作用。

不过,徐寿辉的这一副做派,很显然倪文俊并不想要买账。

“陛下,你这可就错了啊,巴蜀虽然富庶,但是不是什么成大事的地方,自古以来,除了一个刘邦,哪有人从巴蜀杀出来的啊?

就算是刘备诸葛亮君臣二人,还不是老死在巴蜀?

俺们没有诸葛亮的本事,陛下你也不是刘备,一进了巴蜀,那就是等死了啊。”

倪文俊大声的说道。

他的这一番话,说的很是不客气,丝毫没有把徐寿辉这个光杆皇帝放在眼里!

毕竟九成的军队在倪文俊手中掌握,他一向都是如此口无遮拦。

徐寿辉心中有气,却是也没有办法表现出来。

“我听说朱瀚已经是率军出征什么高丽了,朱元璋也还在淮西没有挪窝去江南,正是他们空虚的好时机,我们立刻率军东进,先取江西,然后再取福建,等到朱瀚他们反应过来,我们已经是把地盘吃到肚子里了,他俩若是不服,凭我们这几十万大军,难道还怕他们不成?”

倪文俊大声叫嚷道。

天完红巾军的纪律一向很好,在湖广一带拥有很强的声望。

许多人都是争相投军效力,军队规模早已经是实打实的突破了三十万!

只不过,兵马人数是实打实,具体的战斗力可就不高了。

最后,手握军权的倪文俊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当场任命手下陈友谅为东征元帅,率军十五万攻打江西。

另外为了照顾皇帝徐寿辉和太师邹普胜的面子,也分派了部将明玉珍率领一支五万人的兵马向西攻打重庆渝州。

倪文俊则是率领后备军坐镇后方。

只要前方陈友谅获胜,立刻就是率领全部家当,护送皇帝徐寿辉等人,把天完帝国迁都到江西。

到时候只要天完帝国一迁都,朱元璋兄弟二人想要再来抢夺,那就是得跟天完红巾军几十万人拼命了啊。

倪文俊还就不信了,自己吃到嘴里的江西,朱元璋兄弟能够抢走!

数日之后。

浩浩荡荡的天完红巾军在元帅陈友谅的率领下,乘坐上千大大小小的战船,从长江顺流而下,杀向了江西。

天完红巾军出征的消息,瞬间传遍了四周,各路蒙元残留实力纷纷提前投降,短短半个月,陈友谅就率军夺取鄱阳湖长江口一带的所有城池,把长江水路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福建,泉州。

陈友谅率兵攻打江西的消息很快就是传到了福建。

但是福建本地的各方势力丝毫没有人去在意这个消息,因为福建本地的局势已经是乱作一团。

不论是蒙元残留的军队兵官员,还是各路的义军。

抑或是各地自保的豪绅地主,纷纷都是慌乱不已。

他们已经是自顾不暇,因为在福建本地的泉州港已经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战乱。

泉州港作为如今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每年创造的收益几乎占据了蒙元海贸的半数以上。

这个泉州港的繁荣并不是从蒙元一场开始的,而是从唐代开始,就已经有大批的天方南洋的商人们聚集在此地,到了宋朝的时候,在此设立了市舶司,更是把这个海贸港口繁荣推向了高潮。

在南宋的时候,最有名的家族就是蒲寿庚家族,他们不仅拥有很多的税收、财务自治上的特权,而且还获得了南宋朝廷的官职任命,世世代代都被允许居住在泉州做生意传教等。

获得南宋朝廷上百年信任的蒲寿庚家族。

却在南宋与蒙元交战的时候选择了背叛。

在蒙古人兵临城下的时候,泉州的蒲寿庚家族纠结了一大批的回教徒在泉州城内作乱,不仅杀掉了当地的许多南宋宗室,官员等,还大规模屠杀平民抢劫商户。

最后开城门迎接蒙元入城,占据了泉州。

对于蒲寿庚的这种背后捅刀子的行为,蒙元朝廷却是非常的欣赏,毕竟杀的都是汉人,跟蒙古人有什么关系?

最后,蒙元朝廷给蒲氏家族加官进爵,不仅在南宋原来的特许条件下,让他们继续维持特权,还额外赠予了他们在此地编练军队和代替蒙元朝廷收取税收等权利。

在获得了练兵的权利之后,蒲氏家族算是彻底霸占了泉州。

他们从西亚的波斯、天方一带引进了大批的回教徒。

这些回教徒全都是各个地方提供的部落战士,他们来到泉州之后,帮助蒲氏家族镇压当地的汉人反抗,迅速把泉州经营成了一片东方的回教基地。

整个泉州城内的汉人,在自己祖先生活千百年的土地上,却要教向色目人缴纳税赋,就是因为他们不信奉回回教。

经过蒙元一朝的近百年经营,如今的泉州城已经变成了回回教的东方圣地。

整个城内的色目人,已经有十多万人,其中的丁壮更是人人皆兵,配备着精良兵器、火炮、铠甲等重型装备,俨然已经是一个色目人的独立王国。

当江浙行省的伯鲁等人投降红巾军的时候,福建的元军官吏和将领们,却迟迟没有表态,他们各自维持着个自己的兵力,想要为想要当墙头草。

但正在这个时候,泉州的蒲氏家族率领色目人发动了叛乱。

他们杀掉了担任元朝官吏的蒙古人,然后自己掌控了泉州的所有权力。

很快,色目人开始杀戮本地的汉人,大有要把泉州的汉人、蒙古人等其它非教徒全部斩杀殆尽的架势。

福建各地的元军残余和汉人豪强们一时之间纷纷落荒而逃,泉州附近上百里内变成了没有人烟的荒芜之地。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胆小懦弱之辈。

有几个团练,比如陈友定等人,立刻就是拉拢就不收拢残兵准备向泉州反扑。

陈友定等人都是在剿匪过程中被提拔起来的团练兵,他们势单力薄,没有什么很强的作战经验,也没有强大的装备支持,对于经营了上百年的泉州普氏家族,根本就是石头碰鸡蛋。

三翻两次的落败之后,陈友定等人也是迫不得已被迫转移进了武夷山一带的山区躲避。

如此一来,蒲氏家族向外扩张,不仅占据了泉州,更是占据了福建的其余临近各个州县,大半儿的福建落入了色目回回人的掌控之中。

福建,武夷山。

深山之中的一处缓坡平地中,一支数百人的军队正驻扎在这里。

他们甲胄单薄,没有多少马匹,也没有多少种装备。

这支军队就是从泉州退出来的陈友定等人,他们属于元军残预留的军队。

对于如何下一步如何行动,陈友定等人都是陷入了争论之中。

其中以陈友定为首的主人属于主战派,他们主张以武夷山为根基,收拢福建的元军残兵,然后准备返攻泉州,重新夺回泉州这个富庶之地,最后再封锁福建的山川险要关隘,把福建变成他们的割据地盘,继续忠于元朝。

而另外的刘三等人为首的将领们,却是有不同的意见,他们主张以武夷山为根椐地,向北联络红巾军请求援兵。

“咱们原本不过是种地的农民,都是受到朝廷的提拔,这才是吃上了皇粮,当了兵,又被大人们一路提携,当了这参将副将什么的。

现在朝廷有难,我们不能忘恩负义啊,投红巾实在是不应该!”

陈友定一身戎装,满脸通红地大声喊道。

陈友定出身农民,当初白莲教子北方起义的时候,南方各地的行省也是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叛乱。

各路盗贼等四处杀人放火,江浙行省的福建宣慰州府纷纷组织自己的兵马进行剿匪。

陈友定就是在那个时候日应征入伍,成了大元官兵的一员。

再然后他屡立战功,被提拔到了福建千户参将的职位。

陈友定的心中对于蒙元,朝廷还是感恩戴德的。

所以他不想投靠红巾军,而是一直收拢旧部残兵,想要凭借福建的崇山峻岭,阻挡红巾军进入福建。

对于陈友定的建议,刘三等将领却是根本不以为然。

刘三说道:“陈大哥,你这个想法可绝对是错了,现在朝廷皇帝都已经死了,百万大军在扬州一战全灭!

蒙古人哪还有本事返回江南,就算是他们还有兵马,恐怕也再难进兵长江以南了,咱们福建人,犯不着这个时候给蒙古人陪葬。”

刘三的话即可获得了大多数人的同意,他们都早已经觉得蒙元的气数已尽,特别是对于南方的汉人来说,对于蒙古人更是仇视,像是陈友定这种愚忠蒙元提拔之恩的人,那可是属于极少数。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