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陆苍衣(2/3)

朱标缓缓低下头,双手按在案上,久久不动。

夜深,东宫已息灯。

朱瀚步出书斋,楚凌烟不知何时立于月下,手中折扇轻摇,似等了他很久。

“你今日太露锋芒。”

她说。

“那小子需得提醒。”

朱瀚淡声。

“你真打算退?”

“若他能让天下太平,我退之何妨。”

楚凌烟望他一眼,忽而叹息:“你终究是个......

不肯为自己活的人。”

朱瀚静静看她,良久,只道一句: “我为这世间,留下一盏灯,也算值了。”

风吹动桃枝,花瓣落入他发间,他却浑然不觉。

朱标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窗外的月色上,那月亮如洗,银光洒下,清冷空灵,映照着东宫的庭院。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躲避那一步步迫近的命运。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朱标的心中微微一动,抬眼望向门口。

“殿下。”

门外,徐牧低声行礼。

“进来。”

朱标放下手中的书,语气平静。

徐牧缓缓步入,手中捧着一封信:“殿下,来自内东厂。”

朱标接过信笺,神色未曾变化。

信纸简单,一行字写得字迹刚劲有力:“昨夜宋如芷家中,突遭宵禁。

无一人知晓缘由,现已失联。”

朱标的眉头微微皱起,轻轻展开信纸,字里行间的紧张情绪犹如一根无形的弦,悄然拉紧。

“皇叔说过,身处宫中,谁能无牵挂?”

朱标低声自语,他的眼睛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可一旦踏上这条路,便不得不迎接这份孤独。

他抬起头,看向徐牧:“传令下去,立刻派人前去宋如芷家中查探,务必小心行事。”

徐牧躬身应命:“是,殿下。”

朱标抬手示意他退下,目光再一次定格在了窗外的月光上。

片刻后,他起身,步伐轻盈地走向窗边。

每一步都似是踏着他自己的心事,沉重而缓慢。

然而就在他准备转身回到书桌时,外面的阴影中,突然传来一声低沉的声音:“你以为,身后的步伐,真能让你一直走下去吗?”

这声音,带着一股莫名的压迫感,令朱标心中一震。

他迅速回身,凝视那站在门口的身影??

朱瀚,依旧是一身黑袍,背后冷月,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皇叔。”

朱标的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随即恢复了平静,“为何此时前来?”

朱瀚缓步走进,目光淡淡:“此时,已不再是你我之间的亲情与话语。

你已经走进了那条属于帝王的道路,所有的温情,都在你决定承载这份重担的一刻消失了。”

朱标站定,注视着他:“皇叔,你今日来,所为何事?”

朱瀚轻轻叹息一声,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缓缓说道:“我知道你心中未曾完全准备好,但此时此刻,或许你也该明白??

这条路不止是为了让你登上权力的巅峰,更是要你背负起这片天地的命运。”

朱标没有立即回答,双手交叠在身前,低下头,沉默片刻后才抬眼:“皇叔所言,我明白。

但你是否也该告诉我,你所期待的,是我成为一个怎样的帝王?”

朱瀚走近,停在朱标的身侧,轻轻道:“我期待你成为一个有胸怀、有担当的帝王。

你要明白,真正的帝王,绝不是仅仅依靠权力来治理天下,更是要用心去读懂百姓,用智慧去谋定未来。”

朱标转过身,看向他:“而你,为何要教我这些?"

朱瀚的眼中有一丝复杂的光芒闪烁:“因为你是我唯一认可的继位者。

我的责任,便是扶你走到那一步。”

朱标的眼神微微一动,似乎有些动容。

那一刻,他仿佛明白了什么,嘴角微微勾起:“若我真的成了帝王,你会如何?”

“我会退。”

朱瀚眼中有一抹坚定,“我不会再干涉你的决定,但我会在你背后,给你最强有力的支持。”

朱标沉默片刻,突然开口:“我该如何证明自己,才不负你的期望?”

朱瀚微微一笑:“你已经做得很好,只是有些事,不是靠自己一人就能解决的。

要学会用心去观察,用眼去看清那些暗藏的局势。

朱标深吸一口气:“我会谨记。”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声急促的敲门声。

“殿下,急报!”

徐牧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语气中带着明显的焦虑。

朱标迅速起身,朝门口走去:“何事?”

徐牧急步进入:“殿下,宋如芷家中已被搜查过,但未见任何踪迹。

然而,有人发现,昨日她在回家之前,曾与一名神秘男子有过接触。

那人身份不明,但似乎与太监李景有些关联。”

“李景?”

朱标顿时皱眉,心中隐隐升起一股不安。

朱瀚轻声道:“李景,内东厂的一位太监,素有心计。

你若对他有所怀疑,就应该采取措施了。”

朱标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立即传令,秘密调查李景的一切来往。

若真是他背后策划的阴谋,我必定亲自解决。”

“是,殿下。”

徐牧应声退出。

朱标目送徐牧离去,转身又看向朱瀚:“皇叔,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我将开始用更加谨慎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一切。”

朱瀚轻轻点头:“你开始懂得了,朱标。

帝王之路,不止是学会如何去争取,更要学会如何保持清醒。

’ “我会走下去,皇叔。”

朱标低声道,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

“我知道。”

朱瀚轻笑,“我一直在你背后。”

几日后的午后,宫城深处,乾清宫之内,朱元璋端坐于御榻之上,手中翻阅着一卷奏折,眉头紧锁。

他已许久未在朝中明言什么,但这几日心绪不宁,隐隐察觉到东宫之外,有一股暗流正悄然滋长,甚至连御前几位心腹,也屡次欲言又止。

“高力士。”

朱元璋忽而放下手中奏折,沉声道。

“奴才在。”

门外,一个身影迅速掀帘而入,正是身边贴身总管高力士。

“那内东厂的李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