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真正的放权?(1/2)

短短一个时辰后,赵勉便被带到了太子府。

此时,他的脸色苍白,明显感到一种来自朱标那种冷静威压的沉重气息。

朱标依旧坐在书案后,目光锐利如刀,看向赵勉。

“赵勉,朝堂上有多少人的未来都掌握在你手中,但你竟然敢在北疆赈灾粮的案子上动手脚,挪用粮草,给瓦剌送去军资,你说,你的罪过能被轻饶吗?”

赵勉的身子微微一颤,随即低头不语。

过了片刻,他才缓缓开口:“太子,臣确实有失职之处,但并未与敌人勾结。

若您要追究责任,臣愿意接受惩罚,只求不要连累到无辜。”

“无辜?”

朱标冷笑一声,“赵勉,你居然敢说无辜?

你贪污的不是别人,而是大明百姓的血汗!

你不仅吞噬了百姓的粮草,还将赈灾物资送给了敌人,你究竟把百姓的死活当成什么?!”

赵勉的额头上冷汗直流,他沉默片刻后,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恼怒。

“太子,臣之所为,确有错处,但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大明江山的安稳。

辽东一带兵力薄弱,北疆一带的粮草储备早已捉襟见肘,我不过是希望能够换取一线生机。”

朱标站了起来,眼神冷如冰霜,“你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竟然做出如此背叛之事,今天我要让你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责任。”

“你若不交代清楚我这些年来如何运作这一切,你今天的结局就不止是被斩首那么简单。”

他语气愈加冷冽,“给你一次机会,立即交出背后勾结的那些人的名单,若不从速交代,便以叛国罪论。”

赵勉的身体微微颤抖,似乎在考虑是否要继续隐瞒。

空气中陷入一片死寂,片刻后,赵勉低下了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太子,臣承认,背后确实有些人参与其中。

若不是因为他们,臣也不会做出如此险恶之事。

“谁?”

朱标的目光如刀,“将他们的名字一一交出来,若敢隐瞒,今日便是你死期!”

赵勉深吸一口气,终于开口:“是......

是曹?

,和他背后的亲王派系,他们一直在暗中给我施加压力。”

朱标和朱瀚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曹?

这个名字在大明朝堂上无疑是个巨大而危险的隐患。

“把他抓来!”

朱标厉声道,“曹?

敢在朝堂上勾结外敌,背叛大明,他今天就不会再有活路。”

消息传至曹?

耳中时,他已经意识到,太子已经掌控了朝堂,而自己再也无法躲避即将到来的审判。

宫城的天色渐亮,一场更大的风暴,正悄然降临。

朱标站在窗前,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与冷静。

“曹?

的背后势力,不能再容忍。”

朱标低声自语,“父皇未必会轻易容忍我的行动,但这些人,绝不容我们再纵容他们。”

他转过身,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皇叔。”

朱标回过身,看向站在他身旁的朱瀚,眼中带着一丝沉思,“敌人的反扑虽然被暂时压制,但背后的那些派系依然没有被根除。

父皇的心思虽然深沉,但我已经不再依赖他。

接下来,我要彻底将这些隐患清除。”

朱瀚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丝毫表情,目光中透着一丝深邃,“太子,你的决心很坚决,但不能忽视父皇心中的疑虑。

你的行动虽然果断,但对于朝堂而言,依然缺少了足够的信任。”

朱标紧握着拳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愤怒,“我知道,父皇的考验并未结束,但我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依附于他的太子。

我要自己去面对一切,去掌控这片江山。”

朱瀚的眼神闪过一抹复杂的神情,“你做得很好,太子。

从昨夜开始,你已经向朝堂证明了自己的决心。

但朝堂上的权力博弈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你不能仅仅依靠力量去赢得胜利,还要赢得所有人的信任。”

朱标的目光冷峻,“我明白了,皇叔。

接下来,我要彻底清除所有威胁,只有这样,父皇才会看到我具备了独立的能力。”

“而你真正的敌人,并非只是在背后勾结的那些派系。”

朱瀚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

“太子,你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敌人,还有朝堂上那些始终徘徊在边缘,随时准备对你发起攻击的人。

你必须让他们明白,你是掌控自己命运的太子。”

几天后,朝堂上局势依然紧张。

那些与赵勉和亲王派系有联系的官员,虽表面上低调行事,但实则在暗中寻找机会,试图再次削弱太子的权威。

“殿下,朝中有几位大臣依旧在背后支持赵勉,他们近日在暗中联络,似乎有新的动作。”

顾清萍走进太子府,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太子,您打算如何应对?”

朱标正在案前整理朝堂上的政务,听到顾清萍的汇报,目光微微一凛,眼中迅速闪过一丝阴沉的光芒,“他们竟然敢在这个时候反扑。

既然如此,便让他们知道,太子的决策,不容挑战。”

“太子,若您决定出手,恐怕会引起朝堂的风波,尤其是父皇。”

顾清萍的声音透出些许忧虑,“您要小心谨慎。”

朱标的脸色如铁,“父皇的心思早已写在他的每一个决定中,若我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彻底清除威胁,父皇便永远不会放心将朝堂交给我。

既然如此,便只有亲自出手,才能让父皇看到,我不再是他手中的棋子。”

朱瀚听着,轻轻点头,“标儿,皇兄的考验就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你心头。

然而,既然你已经决定从皇兄的影子中走出,便要敢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挑战。”

“传令五军都督府,所有精锐部队立即集结,严防任何外部势力的渗透。”

朱标站在书房中央,声音冷静而有力,“ 与此同时,户部与御史台协同,立即对朝堂内所有与赵勉勾结的大臣进行审查。”

顾清萍站在一旁,眼神紧盯着太子的每个动作,语气坚定,“太子,您这样快速推进,恐怕会引发父皇的疑虑。”

“父皇会理解。”

朱标淡淡说道,“我此刻要做的,不仅仅是处理眼前的敌人,更要让所有人明白,太子的权威从此不容侵犯。”

与此同时,宫城的另一端,朱元璋依旧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目光深邃,仿佛看透了整个局势的变化。

“太子......

他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朱元璋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若他能稳住局面,便能迎来真正的掌控权力的时刻。”

“皇兄的态度,依旧未改变。”

朱瀚低声自语,目光如刀锋般锐利,“尽管太子已经表现出了出色的决策力,但皇兄的试探,仍在继续。”

“皇兄,你既然如此深谋远虑,我该如何才能让太子彻底从你的影子中走出来,真正独立?”

朱瀚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问自己,又仿佛是在向那遥远的宫城发问。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顾清萍推门而入,目光如水,静静地看着朱瀚,似乎看穿了他内心的沉思。

“皇叔,太子今天在朝堂上再度取得了胜利,但他依旧心中有忧。”

顾清萍的声音轻柔,却充满着无形的压力,“尽管父皇已经开始在暗中认可太子的能力,但他心中那份迟疑的阴影,依旧无法彻底消除。”

朱瀚静静地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深意,“是的,清萍。

太子虽然外表冷静,但内心深处,仍然渴望得到皇兄的真正信任。

这个过程,或许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顾清萍轻叹一声,“父皇的心思,实在太深。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