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清点田亩(1/2)

另一名年长的农夫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小伙子,你这话没错。

可问题是,这世上有几个官是真的一心为百姓的?

你看看那些乡绅,有几家不是盘剥咱们的?

太子殿下的心意是好的,可咱们老百姓哪有本事跟那些有 权有势的人斗啊!”

茶馆另一桌,一个穿着绸缎的中年人不屑地哼了一声,显然是个乡绅。

他冷冷说道:“你们懂什么?

朝廷这点田亩的事,是冲着咱们这些守规矩的士绅来的。

你们只看到一点蝇头小利,没看到这背后的隐患。

扰乱了地方秩 序,你们的日子能好过?”

老李听了,忍不住回嘴:“秩序?

你们这些士绅吃香喝辣的时候,怎么没想过咱们这些穷人的日子?

太子殿下要是真能管管你们,我们这些种地的才会有个盼头!”

那乡绅脸色一沉,刚要反驳,旁边另一个客人劝道:“两位消消气,这都是传言,真假还不知道呢。

再说了,太子殿下办事向来讲究,未必会真搞得鸡飞狗跳。”

这话让众人稍稍安静了一些,但茶馆内的气氛仍然有些压抑。

老李喝了一口茶,低声说道:“不管怎么说,咱们还是要提防着点。

这天下的事,咱们穷人说不上话,但能不能有口饭吃,可全靠这些当官的了。”

年轻伙计看了看众人,眼中闪过一丝憧憬:“我觉得,太子殿下不像那些只会敛财的官老爷。

他要是真能帮咱们,咱们是不是该撑他一把?”

老李沉默了片刻,没有反驳,只是低头喝茶,脸上的神色复杂。

乡绅冷哼一声,不再多言,只是心里盘算着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势。

谣言迅速传开,不少地方士绅心生不安。

一些人开始联合上书朝廷,表示清点田亩虽然是好事,但涉及范围过广,可能会扰乱地方秩序,影响百姓安生。

朱棣在府中听闻这一消息,嘴角露出一抹冷笑:“很好,谣言已经开始发酵了。”

幕僚低声说道:“殿下,这次我们是否要借机施压,让朝廷出面约束太子的行动?”

朱棣摇了摇头,语气笃定:“不必直接施压。

让朝廷觉得这是地方官员和士绅的自然反应才更有效果。

我们只需暗中推动,等他们联名上书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皇上自然会出面干预。”

幕僚点头:“殿下英明。

如此一来,太子的声望不仅难以再进一步,甚至可能因为朝廷的限制而有所削弱。”

太子府内的书房中,烛光摇曳,气氛凝重。

朱标端坐主位,面前摊开的是几份从各地紧急送来的奏报。

他神情冷峻,目光扫过下方坐着的几名士子和心腹幕僚。

他开口时,语气沉稳,却带着一股威严:“诸位,这几日关于清点田亩的谣言闹得沸沸扬扬,诸位怎么看?”

众人相互对视,似乎在等人先发言。

片刻后,一名年轻的士子率先站起,他抱拳行礼,神色郑重:“殿下,谣言的本质,是针对咱们的政策和您个人的威望。

若任其发展,恐怕会动摇人心。

不如立即颁布一道告示,澄清事 实,还殿下清白!”

朱标微微摇头,目光中透出几分深思:“你说得有理,但单靠一纸告示能否挽回局势?

谣言传播的速度远胜过我们的文字,即使澄清,也未必能堵住悠悠众口。

另一名年长的幕僚捋着胡须,缓缓说道:“殿下,谣言虽恶,但百姓未必全信。

若咱们过于着急辟谣,反倒容易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不如按兵不动,以不变应万变。”

“按兵不动?”

一旁的刘庭松显然不赞同,他皱眉说道,“谣言虽不会长久,但若我们不及时反应,只会让人误以为默认了谣言中的内容。

这不仅损害殿下的威信,更会影响朝廷的治理成效。”

朱标注视着刘庭松,轻声问道:“你之见,该如何应对?”

刘庭松站起身,抱拳说道:“殿下,属下以为,既然谣言指责我们清点田亩会扰乱地方,那咱们不妨以事实回应。

继续推进清点工作,邀请百姓、地方士绅共同参与,让他们亲眼看到我们的诚意与实际成效。

如此一来,不攻 自破。”

“确实是个办法。”

一名士子点头附和,“若能通过公开透明的举措让百姓知晓,便可用事实粉碎谣言。

“但是??”

另一名幕僚犹豫片刻,提出异议,“若这些士绅本就敌视我们,他们会不会故意从中作梗,制造新的麻烦?”

朱标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随后缓缓说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

面对谣言,我们既不能仓促行动,也不能坐视不理。

庭松的提议,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他站起身,走到众人中间,语气坚定:“记住,谣言止于行动。

我们不需要费力辟谣,而是要让百姓和士绅看到,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天下苍生。

至于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若他们敢从中作梗,本宫会亲自收拾他们!”

“殿下英明!”

众人齐声拱手。

朱标点点头,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们需要分头行动。

第一,庭松,安排几名得力士子负责组织各地清点田亩的细节,但一定要确保公开透明,随时邀请百姓监督;

第二,准备一份详细的清点成果,选出最具成效的地方, 向百姓展示我们做出的成绩;

第三,针对那些关键的士绅人物,我们要主动接触,化敌为友,切勿让他们被四弟利用。”

众人纷纷应诺,刘庭松拱手道:“殿下放心,此事属下必定全力以赴。”

一旁的幕僚提出建议:“殿下,是否需要派人暗中监视那些反对者,防止他们从中捣乱?”

朱标略一思索,点头道:“可以安排,但不可打草惊蛇。

他们若安分守己,便不必理会;

若有异动,再另作处置。”

他目光环视全场,语气中带着几分冷意:“这场谣言背后必有推手,但只要我们稳扎稳打,他们的阴谋便注定失败。

诸位,这不仅仅是一场应对谣言的行动,更是一次证明朝廷实力的机会。

你们可有信心?”

“愿为殿下效死!”

士子们异口同声,声音中充满了昂扬斗志。

朱标满意地点点头,转身看向书房外那片灯火阑珊的夜色,沉声说道:“那么,就让我们用事实,给那些散布谣言之人一个响亮的回答。”

翌日清晨,刘庭松便召集了几名士子和地方官吏,在县衙中布置此次清点的具体方案。

他手执竹简,沉声说道:“殿下有令,此次田亩清点务必公开透明,凡涉及农田丈量的过程,须广邀百姓监督,切忌暗箱操作。

否 则,后果自负。

一名地方官吏有些犹豫,迟疑道:“刘大人,此事虽是好意,但百姓若不懂田亩之事,参与监督岂不是徒增混乱?”

刘庭松目光一冷,语气却不失从容:“正因如此,才需要公开透明。

百姓不懂不要紧,我们可以事先向他们说明规则,解释政策。

不做此事,反而让谣言继续发酵,岂非更糟?”

另一位年轻的士子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刘大人,若是士绅不配合,甚至带头煽动百姓,该当如何应对?”

刘庭松轻声一笑,目光中却透着笃定:“谣言止于智者。

我们要做的,是用行动争取更多支持,让那些反对者无法站稳脚跟。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