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51章:洛河镇

乔岚听到外面的热闹声心中感慨,才缺了几日水,还算不上真正没水喝的日子。

南边山多河也多,情况应该会好一些。

过了这阵子最热的时候,就是秋天了,也能在林子里找吃的。

众人行了两日,还未见有人烟处,但并不灰心,继续向前走去。

谁料走过了一个小丘陵,忽瞧见了前面的宽阔的水岸。

“有河!

有一条大河!”

前去探路的人喊道。

等到一行人驾着车马翻越过丘陵时,实打实看到了岸边的河。

很宽的河,具体有多宽他们说不清楚,若拿什么比较长的东西比较,许是他们这行队伍的长队。

是一倍多一点?

不对,好像还要再宽一点儿。

瞧见眼前宽阔的河,众人感叹完这河的宽度以后立马又开始犯愁。

河这么宽,怎么过去呢?

别说游泳了,水流这么急,指不定把人都给冲走。

前几日才为缺水烦恼,今天就烦恼眼前的河水太多了,让人根本过不去。

一个高个子的汉子当即吆喝道,“诸位别着急!

我虽未曾在这条路走过,但我经常去南边跑商,知道这条河叫浊河,说是常年水流浑浊。

这河道左右会有撑船的船夫,运送行人过河。”

“只要找到有人的地方,问一问哪里有镇子就行了!”

一行人听了安静下来,能过河就好了,他们要求不高。

众人朝着河东边走了半日,寻到了河边上的小村落。

村落里的人讲着当地的方言,有些晦涩难懂,还是队里走南闯北的汉子问了问,问清楚了哪里有船。

往东再走一日半就能到那个镇子了。

虽然有些远,京城他们都走出来了,还怕这镇子吗?

浊河的水就像他的名字一般浑浊,众人已经到了河边了,自不需要跟以前那般节约用水。

为了减轻团队的重量,不少人家把自家的带着的水桶水壶清空了。

只有乔岚,不仅没清空,临了还用一些钱财跟河边的村民换了点山泉水。

村民们世世代代住在河边,知道河里的水浑浊不好吃不好吃,讲究点儿的人家都是去山里挑山泉水喝。

乔岚让家里的儿子用两文钱跟人换了四桶水,把家里的水都装得满满当当的。

是不是山泉水乔岚也不清楚,只是觉得这水比旁边河里的清澈不少,肯定会好吃一些。

果不其然,等到众人把河里的水打起来以后,纷纷抱怨着河中的水满是泥沙,一会儿的功夫还沉淀不下来。

便是把沙子沉淀下来,上面水还黄黄的,颜色看着甚是奇怪。

就这么一条河了,没其他的地方给他们打水,众人无奈,只能捏着鼻子喝了。

陈数一直密切注意着段家人的行动,在段家人买水的时候,他也跟着掏钱买了两桶。

两桶不多不少,刚刚好够车队里的人用。

众人还剩半日路程时,路边的村庄肉眼可见得多了起来。

越到靠近镇子的地方越是热闹,靠江的地方,船只也多了起来,三三两两的,有大有小。

行至县城门口,低矮的城门上挂着落沙镇三个大字,像染了沙一般灰扑扑的。

入城的地方正有不少人排队,差役一个个数人头,数好以后再按人数交银子。

段茗琛上前打听了一番,然后回来跟乔岚汇报,“娘,现在入城要按人头交钱,一个人两文钱,车子要四文,马儿不要钱。”

乔岚默默在心里算了一番,他们一行人加上飞燕十八个人,三辆车,三十六加一十二,四十八文!

不便宜啊!

乔岚想了想家中最小的孙女段思瑜,这孩子还未满周岁,也要钱吗?

答案是的!

段家人一问这话,差役理所当然要收钱,“孩子不是人吗?

再小的孩子也得要钱!”

五十文起码能买十斤粮食了,没想到入城都要交钱。

乔岚想了想,也算还好,总比都被差役拦在县城门外好。

乔岚估摸着,身后的有些城池许是非官籍不让入城,进城门栏卡得死死的。

相比之下,五十文真是小钱了。

乔岚爽快把钱一掏,直接带着家人进城了,他们要进城找船。

剩下的人家,还有还在为到底要不要交这两文钱吵得厉害。

衙役见状,拿着棍子上前驱赶,“闹什么闹?

滚一边去!

要进县衙的快点进,不然等下就关门了。”

听到要关门,本来还有些犹豫的人顿时也不犹豫,爽快交了钱朝着段家的人方向追赶去。

进城第一件事,乔岚依旧让四儿子段茗琛去打听打听城内的船只价格及其大小,必须得是大小合适的船才能把他们送过去。

段茗琛出去了一会儿不负众望带着消息回来了。

“娘,我去问了一圈,他们都说啊,能载得动马儿,摆的下马车的船只,只有王家才有!

王家在河口那边开了一间铺子,我们直接过去就行了。”

一行人又去往河口,寻找最大的那间铺子。

那铺子说大也真大,占了寻常三四个铺子的面积,招牌就直接挂上面了。

刚刚弟弟干了活,段茗敬也想表现一番,便自觉凑了上去。

“掌柜的,掌柜的在吗?”

“在的呢,这么大个人在这柜台前面站着,看不见吗?”

一个微胖的中年男人语气不耐烦道。

段茗敬一听这话,当即脸色差了几分。

有哪个行商的敢对他段家二爷这么说话?

一介商贾竟如此大胆!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冰冷的。

段茗敬想了想,这镇子上既然只有这么一家船能过去,载着他们的东西过河,他就不教训这帮人!

等以后再说!

段茗敬努力抑制住心里的怒气上前问道,“掌柜的,我们是外地来的,想要过河,听说王家有最大的船只,您看看能带我们外面的这些马儿和马车过去吗?”

中年人听罢转过头看了一眼,瞧见门口的马车和马匹。

马车不是什么好车,不过这马儿不错!

再看看眼前人的举止气度,掌柜的眼里闪着精明,应该大赚一笔。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