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零九章 价值(2/3)

“哈哈!王叔对我那么好,怎么会去告我的状呢?”陈兆军顺着王秘书的话说道,不过,后面他又忍不住加了一句:“我在这里谢谢王叔给我出的主意了!您放心吧!我一定会按照您说的去做的!保证完成任务!!好了,我还要忙,就这样?王叔,以后我有什么不懂的,再给您电话,您可一定要不吝赐教啊!拜拜!”说完,陈兆军便把电话挂了。留下电话那头的王秘书拿着电话,无奈地笑了笑。

这边的陈兆军放下电话之后,哈哈大笑了起来。虽然有部分原因是自己耍到人了,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中央对于万宁的态度。

也在陈兆军办公室的杨荣松听到陈兆军的笑声之后莫名其妙了,刚刚陈兆军讲电话的内容他是听到了,但却是一知半解的样子。只知道,好像陈兆军想要强行把万宁外来人口的户口转为万宁城市户口,或者直接把万宁市的农民全部转为万宁城市户口。但是,这就跟他说的那样,有违政策啊!而且,中央也不可能同意他这样的事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杨荣松等陈兆军笑罢,便跑上前来问他道:“小陈?你刚刚跟谁通电话?好像说是要硬凑城市人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呵呵!确实是要硬凑城市人口!”陈兆军说着,将刚刚跟三号首长秘书老王讲电话的内容跟杨荣松复述了一遍,并说道:“怎么样?这样的事可以为万宁留大量的给素质的人才,全面提升万宁的人才水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咱万宁缺了咱也一样能够继续辉煌下去啊!”

“有这样的事?”杨荣松一下来了兴趣,坐直了身子。确实,如果真这样硬凑人口的话,那万宁别说会不会因为缺了他们而没落,甚至还可以比他们在的时候更辉煌呢!不过,在杨荣松说完之后,又觉得有什么不妥一样,皱紧了眉头,问道:“不过……我说小陈啊!你那个王叔,似乎并没有怎么点明啊!这么做对吗?”

陈兆军听后笑着摇了摇头,自嘲道:“唉!

这次,我是太着急打这个电话了!

如果换成是他打给我的,我又不是那么着急乱说的话,估计他会点明的!

不过,现在已经点得很明白了!”

说着,陈兆军不住教训起杨荣松来“我说老杨啊,很多事情操作起来并不一定要合法的。

关键是合理,关键是默许!

再说,这件事并不见得不合理合法,当初深圳不就是这样干的么?

有前人在那,我们还担心什么?

还有,您也不想一想,就算是您的秘书,这么关键的事情,要是不是您授意的,他敢说么?

所以,这事肯定没事!

唉!

我说老杨,你做了那么多年官,怎么连这点都不明白?”

“这……这倒也是!你说的这些,其实我都明白!我只不过是担心罢了!不过,跟你合作这么两年来,我也被你带出脾气来了!我想,按照我们的做法,如果中央这次的回答不是这样,而是真正的撒手不理,那我们也会选择硬凑人口的!现在既然中央有那么一点表态,那当然是最值得高兴的了!呵呵!”说到这,杨荣松停顿了一下,才又说道:“只是,小陈啊!你那个坏毛病还真得改改了,不是每次都那么好运,万一得罪了什么人,有你好受的!”

“哎呀!老杨!这么开心的时候,咱就别说这些了!走!咱去市委招待所吃点喝点去,就当是庆祝!哈哈!有这个政策支持,万宁明天肯定会更好!”陈兆军一转眼便把话题扯开了。

“你这小子!”杨荣松笑着点了点头,又对着陈兆军摇了摇头叹道。

果然,万宁市大张旗鼓的扩张行为并没有引起省纪委及中纪委的重视。就算是在有人举报的情况下,也不了了之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得到了中央的意见,陈兆军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马上便联合万宁市市委下达了这个政策——万宁市农村户口拥有转城市户口的权利,而外来打工人员,大专学历一下的,需要与到万宁投资的企业签订七年及以上的劳动协议,才能够获得万宁市城市户口,而大专学历以上的,则需要签订五年及以上的劳动协议,才能够城市户口。

仅仅是一天多的时间,境外各大媒体便对此大篇幅地进行着报道。各个媒体都分别对这件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评述、分析,试图找出这件事的起因以及可能起到的效果来。反正,不管自己怎么写,万宁市都是吸引读者眼球的一个重点。

对于这件事,有的媒体因为陈兆军可能要上调至中央当部长的事件余热未尽,因此便将增加万宁市外来人口这件事当成是稳定万宁的一项政策来看,并从中分析中种种对万宁有利的结果出来。

这样的媒体占了大多数,而且它们分析出来的结果,也跟陈兆军所分析出来的差不多。

还有的媒体则将这件事当成是万宁辉煌之路上的另一个台阶,对于陈兆军是否要上调中央只字不提。

他们也同样系统地分析出种种对万宁有利的结果出来,结果也跟陈兆军离开万宁那样,差不多。

不过,他们认为,以后陈兆军还会为万宁市谋取更多更大的福利来。

有的媒体则另辟蹊径,选择了分析万宁市农民以及外来人的生活来,并将这些人之前以及目前甚至以后的生活进行着对比……

没用多少天的时间,万宁市所有本地以及外来打工的人都从各种消息途径获知了这个消息。

对于这个消息,万宁市的民众反应如意料之中那样,就是狂热!

万宁市这两年来的发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虽然现在媒体传出万宁市的陈市长很有可能上调至中央,但是这对于万宁市本地的农民来说,根本一点影响都没有,本身就是农村户口,换成城市户口有何不好?

再怎么差,也比农村户口好吧?

而对于那些外来的打工者,或许有些影响。

至少,有一部分人还在考虑当中。

但是,有一部分人并不代表绝大多数,只要有一部分人狂热就行了。

当一股风盛行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发现,自己已经身不由己了!

除此之外,为万宁这个政策狂热的还有那些本身不在万宁的高素质人才,或者说他们是因为这个狂热流的带动而关注万宁。

总之,不管怎么样,万宁这次人口问题,得到了根本的解决,并且由此而带出了不少留驻万宁的高素质人才。

如陈兆军所愿,这条政策的下达,给他提供了一个绝妙的契机。彻底说服那些投资商们,有了这个契机之后,他的说服计划终于彻底完美了!

在万宁市民众们普遍反应激烈,狂热的期间,陈兆军很适时地召集了所有来到万宁市投资的投资商们,以万宁市市长的名义,召开了这次会议。

这次会议的大多数内容,陈兆军在私底下已经劝说过这帮投资商们了,现在重提只不过是加深一下印象以及告知那些没有听过的人。而最重要的,还是陈兆军在会议期间提到的那两点。

首先,陈兆军先把这次万宁市高素质人才的条件跟在场所有的投资商们说了一遍。

其实对于这个消息,那帮投资商们都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对于他们这些投资商们来说非常有好处。

一般的知识型产业培养一个人才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完成,这一定的时间极有可能是一两年,而在这一两年时间里,企业是在亏本的。

在培养成才之后,企业才能够收回这些。

只不过,现在那些高素质人才眼光普遍都高,谁愿意绑死在你一家企业上?

签订协议的时候,一般都没有时间限制,什么时候想走就走,而企业也同样,什么时候想辞退就辞退。

现在有了万宁市城市户口这个政策,想要留住人才就简单多了。

如果不签订五年以上协议,就不可能获得万宁市的城市户口。

而目前的狂潮大家也是有眼看到的,只是几天的时间,不少企业内部、外部的人才都蜂拥而至,只为跟企业签个几年的劳动协议,好去换个万宁市城市户口。

这样一来,如果减去培训用的两年,那么这人才自己至少还能使用三年以上。

对于这个政策,那帮投资商们是很欢迎的。

陈兆军先是提出万宁市城市户口的那点,意在衬托第二点。而第二点,才是真正重要的。投资商们为什么在听到陈兆军调任中央之后那么紧张?原因就是因为陈兆军的凝聚力。有陈兆军在,万宁市才能够凝聚如此多的投资商!而因为这些投资商们,万宁市才能够有今天的发展。如果陈兆军一走,那么可以想象,会走掉的肯定不止一家两家。甚至,也会在这帮投资商们身上产生一股撤资狂潮!而现在,陈兆军要说明的就是这一点。

因为有了万宁市城市户口政策这一个机会以及有了因万宁市城市户口而产生的狂潮这个契机,陈兆军可以很轻松地引出这第二点。他是让现场所有的投资商们选择,在他自己离开万宁之后,是否还会留在万宁,是否还会像以往那样热情地投入万宁!原本,他挺担心自己这个方法会失败,就是觉得自己资本不够。而现在,有了户口狂潮这个资本,陈兆军就可以更放心地在最适合的时候选择使用这个方法了。

而结果,不出陈兆军所料,在问到是否还会留在万宁的时候,举手选择留在万宁的人逐渐增多。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举手只有大半,但那一小半都是犹豫份子,就是选择随大流的。

在见到那么多人举手之后,也自然将自己的手举了起来。

要知道,万宁以前就很有赚头,现在有了户口狂潮之后,万宁市就变得更容易赚钱了!

其他更多人都选择留在万宁,谁都不会傻到选择离开!

毕竟,他们不是笨蛋,他们也知道万宁之所以这么辉煌,正是这么一大群投资商们集中的结果,陈兆军只不过起到了一个凝聚的作用罢了。

如果缺了陈兆军,只要所有投资商们仍然凝聚在万宁,那么万宁市肯定还会继续辉煌下去。

所以,在举手的人超过大半之后,举手的人只会越来越多,直到最后没有一个不举手的。

而在之后,在问道是否还会像以往那样热情地投入万宁时,马上便举手的人更多了,只剩下极其小的一小撮人是选择随大流的。结果不用说,这个问题直到最后也同样是没有一个不举手的。

“这不就结了?你们还担心什么?”陈兆军最后非常无赖地总结了这么一句,然后什么话也没再多说,直接便宣布了散会!

关系到万宁市未来命运的,最重要的投资商们安抚下来了,陈兆军也彻底放松了下来,开始配合着中组部的审计进行着审计,一边还等待着万宁市的人口富裕起来,然后再次向国务院递交升级申请。

而外界对于陈兆军即将调任到中央去的消息也逐渐得到了确认,万宁市的民众对于陈兆军即将的离去都颇为不舍,纷纷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传达着要陈市长留下来的信息。

也确实,自从陈市长来到万宁之后,市民乃至周边城市市民的生活都是一天比一天更好,他们也能想到,这个世界首富的市长在这中间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他们也同样能够想象得到,他们的陈市长在离开之后,万宁可能会面对什么样的灾难。

至少,他们所能憧憬的一天比一天更好的日子,将会不复存在。

充其量,能够维持现状算是不错的了。

万宁市市民大多数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最后,为了这个,陈兆军终于没忍住召开了记者招待会,首先向万宁市市民致歉,然后向万宁市市民保证,在自己离开之后,万宁市一切都不会改变!

万宁市仍然会欣欣向荣,仍然可以保证市民以后的生活会越过越好!

在这次记者招待会上,陈兆军不仅像安抚万宁市的那帮干部职工以及安抚万宁市的那帮投资商们那样安抚万宁市市民,还列举了不少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所言非虚!

比如万宁市的治安环境依旧的证据,万宁市的投资环境依旧的证据,万宁市的未来发展依旧的证据……总之,用陈兆军的说法是,万宁市的天空依旧蔚蓝!

结果,因为陈兆军的这个记者招待会,彻底证实了陈兆军上调至中央的消息确实是真的。

这下,这个记者招待会是否起到应有的效果没多少人知道,但是这个消息却让全世界都震惊了!

从一个县级市市长跃升为国家部门部长,这恐怕也只有陈兆军这种善于创造奇迹的人才有可能做得到了。

因为这个消息,全世界的经济都动荡了一下,虽然最终的趋势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这中间造就了不少不应有的结果。

因为这个消息,媒体再次展开唇枪舌战,纷纷用自己的笔杆子,猜测陈兆军在离开万宁以及在上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部长之后,世界经济所可能产生的变化以及影响!

金胜传媒在这次记者招待会之后抓住了机会,马上大篇幅头版全版全版地对这件事进行报道,并对自己的消息准确而进行了一番大夸!而对于为什么当时使用那么小篇幅的报道,金胜传媒也找了个合适的理由做了解释。总之,不管其他人觉得金胜传媒消息灵通还是觉得金胜传媒运气好,结果都是一样。金胜传媒因为陈兆军的这个记者招待会,业务量再次提高了好几成。至于金胜传媒股份的股价,也随之而持续高涨!

万宁市该安抚的人都安抚遍了,而人口方面,也由于狂潮的关系,很快便达标了。陈兆军跟杨荣松再次一万宁市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向国务院递交了升级万宁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的申请。而这次,也跟之前那次一样,只用了几天的时间,便有结果了。不同的是,上次是拒绝,而这次是审批通过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