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股东聚会钻井(2/3)
他所说的是否属实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两点,第一,他这二十亿美金是信手拿出来的,眼睛都没眨一下,说明二十亿美金只占他总资产的一小部分而已。
第二,他只有不到20岁,但他有多少财富?
从他的年龄以及他现在所创造出来的财富可以看出,他确实有在极短时间内重新拥有这么多财富的能力!”
谢廖沙的话在这群股东耳力,听起来就像神话一般,拿二十亿美金出来玩,恐怕国家也不会这么随便吧。但是,谢廖沙说得确实有理,不到20岁就完全凭借自己的智慧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完全有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重新拥有这些财富。而且,从陈兆军选择苏联油气田的开采,以及把他们都捆绑到一辆战车上的做法,可以看出,这个人确实很有眼光。
“我想请问一下大家,拥有那么大笔的财富,还会在乎跟你们玩玩吗?
其实,就算你们不愿意,他也完全可以用钱砸出来!
哪怕他多投资一点,也一样能够成功。
引用中国的一句俗语,叫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么玄奥的东西都能请动,更何况是人?
而且,你们说人家不重视你们,如果真不重视,为什么不去找沙特王子?
而选择给钱你们花?”
谢廖沙说着,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环视了一圈,之后又说道:“好了,我话已至此,你们谁选择退出的,马上提出来,我愿意付出双倍的价钱购买他的股份,这样你们还能赚一大笔!
我对陈兆军很有信心,我知道,陈兆军要玩也肯定能够玩出个花样来,绝对不会凭白吃亏。
所以,我不介意欠更多的钱!
站出来吧,来者不拒,不管多少都拿出来,多多益善!
欠你们的钱,我很快就能还上的!”
别说谢廖沙话已经解释到这份上了,就算谢廖沙没这么说,他们也不愿意出售自己手上哪怕零星的一丁点股份哪。而被谢廖沙这么说过之后,谁还敢尝试退出啊?只有全部退出才能够产生足够的效果,只退出自己一个的话,那地球还不照样转?因此,在谢廖沙的话音落下之后,所有股东的目光都投向了叶戈尔,毕竟刚刚那句话是他说的。
“唉,我们不过说说嘛,你又何必那么认真呢?”叶戈尔在看清楚形势之后,笑道:“不过,你们要真想出售手中的股份,我愿意出三倍的价钱购买,先欠着!嘿嘿!”
经过叶戈尔最后这句话落幕,谢廖沙的说服行动也达到了目的。
现在,在看清楚公司的实力以及未来的前景之后,这帮眼高于一切的股东们终于打算卯足劲地去闯荡一番了,他们做的怎么样,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利润。
而且,确实也如谢廖沙所说,他们并不需要做多少事,完全是依靠自己的能量让公司的运作更便利一点而已。
有了谢廖沙的说法之后,这帮股东还真觉得自己是占了天大的便宜,几乎是坐着等钱来。
别人送钱给自己,自己还嫌这嫌那的,思想觉悟性确实不够高。
而谢廖沙,在经过这次说服事件之后,对这帮股东也产生了一定的威慑力,对他未来的管理也起到了不小的帮助。
聚会在这个不伦不类的开场之后,进行得还算顺利。不过,也只有经过了这次开场,才真正彻底地消除了这帮股东心中的隔阂,能够真正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未来的运作当中去,让他们更看重能够获得的,而不是去奢望没办法得到的。
刘骏虽然俄语说得不是很好,但他能听懂,对于谢廖沙的这套说辞,刘骏可是打心里佩服。
不过,他只是得到陈兆军的通知,让他代表陈兆军出席这次聚会而已,对于他凭白拥有了百分之十的股份,他还是到谢廖沙说起的时候才知道。
不过,对于拥有多少股份,刘骏可并不上心,在他看来,只要跟着陈兆军干,以后肯定有花不完的钱,反正钱再多,也只不过是一堆数字而已。
虽然赚多点也有好处,但刘骏可没多少心思,去像那些太子哥那样,撕破脸也想多争取哪怕是一分。
刘骏现在心里头只想着帮陈兆军好好干,然后赚到足够自己花一辈子的钱,回家养安娜这个好媳妇去。
但刘骏不想,并不代表没人会这么去想。
安娜在听到刘骏凭白获得百分之十的股份之后,便开始心跳不已了。
她刚开始只知道,陈兆军投入了二十亿美金,那百分之十就是两亿美金了。
两亿美金是个多大的数?
反正足够让自己未来滋润一辈子了。
虽然她并不知道别人都是以欠债的方式获得股份的,但她也不知道陈兆军在刘骏方面搞了特殊,根本就是白送了百分之十的股份,所以她的理解也还算是正确的。
而虽然这些都是以股份的形式出现,但这家公司未来的前途,她也是有耳闻的。
特别是见到其他股东在为了哪怕是一丁点的股份在吵闹时,她更确定了自己未婚夫手中股份的价值。
原本,对于这个将刘骏带到自己身边来的陈兆军,安娜就有一定的好印象,而在经过此次白送股份之后,她对陈兆军就更感激了。
毕竟安娜的外公是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司令,她知道,早在88年的时候,太平洋舰队就开始自筹军费了,为了保证给现役军人发工资,苏联太平洋舰队甚至停止了对航空母舰的日常维护,在这家油气田公司的运作方面上,她这个太平洋舰队司令的外孙女根本帮不上什么忙。可哪怕是这样,她未婚夫获得的股份都比其他人多了好几倍。这让她从心里真正地把陈兆军摆放到一个朋友的位置,就好像刘骏对陈兆军那样。
安娜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并不影响聚会的继续进行。在安娜拉开刘骏到一边商量着什么的时候,现场的所有股东,都被大厅一旁一直在播放着的电视给吸引了过去。
电视正在播放一个美国新闻,内容是微软windows3.
0完成发布仪式之后的记者招待会。
电视台记者正用英语讲解着:“各位观众,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是一个名为陈兆军的中国籍男子,他是微软神秘的第三大股东,现在首次以微软股东的身份出席了发布会后的记者招待会。
对于他,我的了解就跟大家一样,几乎一无所知。
不过,听说这次windows3.
0中间很多项目,都有陈兆军参与。
我想,他应该跟其他两大股东一样,是靠技术起家的吧……”
谢廖沙在看到电视内容之后,乐了,直接来到电视机面前,很得意地指着坐在比尔盖茨身边的陈兆军对那些股东说道:“看看,看到了没?
这就是我们神秘的幕后股东陈兆军!
随便看个新闻都能碰到他参加什么产品发布会,是什么公司的第几大股东啥的。
大家可以瞧瞧,他是真的在乎那二十亿美元吗?
天知道他还在地球的哪个角落拥有多少黄金呢?
所以说呢,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赚自己的钱吧,陈兆军那个家伙不是我们能比的。
安于现状是最好的办法。”
在看到电视中从容回答各个记者问话的陈兆军之后,这些股东真的没话说了。不过,想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对于陈兆军,他们大部分人都有了新的认识,心里头第一次很老实地承认陈兆军是自己的老板。有了老板这个观念之后,那就是说他们已经将自己当成员工了,开始为了赚钱而努力做事,并且不会轻易就想着跳槽了。在他们心里,陈兆军已经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人了,只要跟着他干,干好了,就绝对没错!
经过了这次聚会之后,所有人都卯足了劲,投入到工作中去。
其他股东还好,毕竟这是正规企业,需要他们能量的地方不多,但谢廖沙作为公司的主管人,可就忙得一塌糊涂了。
其实,很多事情并不需要谢廖沙他自己亲力亲为,他也只不过是想做得更好,让公司运作更顺畅,获得更多利润而已。
没办法,谁让他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呢,公司的效益对于他来说至关重要,比起除了陈兆军之外的其他股东,实在是重要太多了。
不过他也有计划,只要忙过了开头最重要最困难的时期,那以后就算想忙起来都难了。
到时候,就在家里悠闲地过着自己的生活,数钱玩了。
甚至,连数钱都可能会因为太多而觉得累,那就专门请人帮忙数吧,这才是最惬意的生活啊。
有了理想就有原动力,谢廖沙即使忙得昏天暗地,也是觉得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在不断地驱使他投入进去。让他对于哪怕是极小的一个项目,也搞得非常隆重。而谢廖沙的这种拼劲,更让其他的股东们看到了希望,也都学着谢廖沙,能亲自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交给别人根本放不下心来。
由于陈兆军投入的资金数量比较大,而且还不建造炼油厂炼油的情况下,使得这公司前期的运作少了一道资金的障碍,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比如,勘探具体出油点用的各种设备、钻探油井用的各种设备、储油设施等,谢廖沙都是选择直接用现金购买,连一分钱债务都不欠。
而聘用工人方面,也都聘请那些有开采经验,有一定技术的人,在薪金方面绝对优惠,毕竟在当时,苏联的劳动力都很廉价,用最好的也花不了多少钱。
即使这样做,二十亿美金的投入也让公司的前期资金充裕。
有时候,这些股东都觉得,这些前期操作,看起来,还真像玩一般,根本没什么难度。
不过,他们的得意很快就受到了打击。油气田公司从购买各种设备设施,到聘用工人,到区域的初步建设等,都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但是,在完成勘探钻井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谢廖沙,这都钻了八个井了,怎么连一滴油都没见到啊?你不是说我们这两片都是富油区吗?随便钻钻都能出油的?还是你聘用的那些工人都是干什么的?这么大片油田,勘探具体方位都那么不正确?还是他们钻井技术不行啊?”叶戈尔跟其他股东一样,在钻第四口油井的时候,就亲赴现场进行监工。但是,这钻一口废一口,从开始投入到现在,连哪怕是一滴油都没见到,他心中早已经是焦急万分了。
“对啊!谢廖沙,我看,我们公司不如改革了吧!不应该叫‘能源公司’,而应该叫‘钻洞公司’。现在这种形势,我还真担心这两片油田根本就是贫油区,否则没理由连钻八口都不见油出的啊!”另外一个股东附声说道。
听到这个股东的话后,其他人不由地都担心了起来。
油气田公司投入那么多,为的就是能够把地底下的油挖出来卖,现在他们不是不能挖,而是担心没油挖。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前期所有的投入就将全部打水漂了,守着两片贫油区肯定不是办法,那就只能继续投标其他油田了,可现在已经投入了一大笔资金,万一陈兆军觉得继续投入太亏,干脆就这么耗着,甚至拉倒不玩了,那结果……一想到这些,这些股东心里不由地紧张起来。
好不容易,才有这么一件正经事让他们努力,让他们在别人面前增光一回,可最终结果不仅不成功,却还要倒欠别人一屁股债,这事搁谁身上都没办法接受啊。
“谢廖沙,你在刚开始的时候不是信誓旦旦地说,这两片油田绝对富有,必赚吗?可是现在,真让我们很怀疑!我们当初就是太相信你了!不行,现在你要给我们保证,签下协议,如果真不出油的话,那你必须以双倍的价格从我们手里将股份收购回去。怎么样?”叶戈尔可不是吃亏的主,在经过一番想法之后,马上便给出了这么一个无需自己承担任何风险的做法来。
叶戈尔的话很快便引起了其他股东的回应,曾经他们就是因为谢廖沙给出了十二分的保证说是富油田,才愿意加入到这个阵营来的。但是现在事实却很让他们担心,不得不选择这么一个极不人道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放心。
谢廖沙听后眉头一皱,思考了一会之后说道:“好吧,我们签订一个协议。
如果再钻两口井还不出油,我愿意以1.
5倍的价格收购大家的股份,但每个人只收三分之二。
而如果再钻两口井就有油出的话,你们签订协议的人,都必须以原价卖我三分之一的股份。
这个办法怎么样?
这样一来,真不出油了,我用1.
5倍的价格收你们三分之二股份,你们就不用欠债了。